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梳理日本东京站建筑遗产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归纳总结和案例分析等,挖掘并梳理了日本东京站的历史背景、保护的基本策略和修复的过程。通过研究日本建筑遗产的保护手法、修复手段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戴路  任壮 《建筑与文化》2016,(11):219-221
建筑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对建筑而言不可或缺,对建筑遗产亦是如此。城市建筑遗产的周边环境对城市历史的保护和环境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建筑遗产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更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北京民族文化宫为例,对城市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特点和当前现状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总结和分析,同时对其保护和整治工作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邢星 《华中建筑》2011,29(9):204-208
牌坊是中国古代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随着对牌坊历史价值的重新认识,如何对现存牌坊遗产进行合理保护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该文根据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牌坊遗产保护的问题做了初步理论梳理和方法归纳.该文列举了牌坊保护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物质实体和周边环境两个主要保护内容,总结了修复、废墟式保护、恢复三种主要的保...  相似文献   

4.
该文详细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及遗产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其次,分析了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再次,分析了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探索和发展3个阶段,描述了各阶段的实践、理论研究的特点,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揭示了公众参与从被动逐渐过渡到有限参与再到积极参与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并提出促进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建议,为推动当代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结论为理解公众参与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对促进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建筑遗产保护在遗产保护数量、类型及保护成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的建筑登录制度以及高效的非营利组织为保护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立法体系的发展转变、建筑登录制度以及非营利组织进行解读,以期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的发展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谈起,综合建筑遗产保护史谈了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认识;并结合欧洲地区和中国相关方面的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16,(3)
简要说明《巴拉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澳大利亚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义,描述了澳大利亚遗产保护的执行机构、法律法规等基本情况,介绍了西澳大利亚州的遗产保护概况并列举了珀斯地区工业建筑遗存。以珀斯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实践为例,详细论述了《巴拉宪章》指导下的澳大利亚遗产保护的原则及具体方法。文章最后,论述了《巴拉宪章》及澳大利亚建筑遗产保护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靖塬  史耀华 《建筑师》2017,(4):115-118
"真实性"~([1]),是国际遗产保护遵循的重要原则,厘清其概念与内涵,有助于对建筑遗产进行科学性保护。本文在对"真实性"概念缘起基础上,对遗产相关类型的"真实性"进行整理,然后对"真实性"概念发展、内涵演进进行梳理,最后,对建筑遗产的"真实性"保护提出了相关原则,以期对未来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李亮 《华中建筑》2022,(9):24-27
该文对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文化独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研究具有从“物质”到“精神”、保护从“点”到“片”、从物理属性到大众的研究趋势。重点剖析了大众与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关系,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修订,提出了大众对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影响,这是解决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大伟  秦雷 《中国园林》2006,22(1):49-53
在当前国际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蔚为浪潮的背景下,介绍了法、意、日、英等国遗产保护的经验、理念、法律和实践;并对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价值进行全面概括,对其现有的保护法律、法规层次进行细致呈现.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外对比,指出当前中国遗产保护在城市现代化潮流中的普遍困境.  相似文献   

12.
5.12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很多学校建筑的倒塌和师生的伤亡,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长远进步,总是从反思开始的。日本作为一个对防灾和灾后重建有相当经验的国家, 对其与学校建筑抗震有关的法律、法规、抗震标准和抗震措施等进行研究, 总结其应对地震的经验和特点,可以促进建筑界人士反思,并为完善我国学校建筑标准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天津大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多次合作,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文章系统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历史,揭示了高校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阐述了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指出建筑教学科研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建筑教育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原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历史图像记录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中“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从20世纪初开始,多位外国学者对中国进行了摄影记录,其中又以日本学者的记录最具系统性和代表性,开创了专业研究者对中国建筑摄影纪录的先河。这些庞大的摄影和研究成果资料群共同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化遗产图像数据库,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建筑遗产的状况,同时也是日本从明治末期开始的对亚洲国家遗产记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日本东洋建筑史研究回顾及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图像的研究,日本对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研究概况和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在现代设计中的文化价值都不容忽视。本文从建筑装饰色彩艺术,建筑装饰纹样艺术,建筑雕刻装饰艺术三个方面阐述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选取现代设计中的经典案例,进一步探寻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发达国家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体系的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中国高校教育在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外遗产保护教育的成功经验,建议中国高校应在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培训等方面发展提高,同时对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
To make full use of Chinese na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and necessary to construct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park,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 cance of establishing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and then propose some measures.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four levels, including policy,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levels, and through such ways as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conservation system, mak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ing planning system, setting up independent and specialized regulatory agency, adopting way of franchising, innovating funding investment mechanisms and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建筑遗产病害甄别和具体保护措施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建筑院系学习的地方。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工坊(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Studio)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将该教学模式凝练后应用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徐州徐海道署照壁的具体教学案例,论证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课程体系在中国建筑学专业中的适应性情况,旨在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扬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资源,扬州市区历史建筑的认定完善了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文章梳理了狭义的历史建筑概念,并通过对扬州市区历史建筑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建筑年代、功能类型、风貌特征、建筑与环境质量等现状情况,总结了扬州市区历史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