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点以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建设PPP项目建设为例,详细探讨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健 《建筑与文化》2021,(3):162-163
惠州北站是集高铁、城际、地铁等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文章根据项目特点及上位规划要求,在设计中采用多项创新方法对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与实践,同时采用BIM技术对设计过程和成果进行优化,总结出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的方法及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均将铁路作为核心,但其发展会对城市交通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交通体系的衔接与整合。本文从二者的发展现状入手,提出了三种有效整合策略,并以广州北站为实例,分析了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交通体系的具体整合措施,以便为其他城市开展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轨道交通出行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现代铁路客站设计对造型立意、结构选型、综合交通换乘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文章以青岛北站设计为范例,从车站设计理念出发,系统介绍了综合交通换乘、内部功能及流线、室内环境及结构选型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亮点,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车站建筑与城市空间、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如何通过设计营造换乘便捷、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的综合交通枢纽。论文对青岛北站设计思路及其技术要点的介绍对现代铁路客站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由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北进场路下穿隧道、的士巴士隧道、地铁机场北站、地铁机场南至机场北区间、城轨机场T2站等6大业态组成的大型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运用BIM技术进行各阶段施工部署,尤以错综复杂、立体交叉的地下工程为例,对凸出部、地铁区间段、下穿隧道施工进行模拟部署。利用BIM技术对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施工平面布置进行了全过程动态精细化管理。从设计、安全、质量、进度、绿色施工等多方面创新了BIM应用。  相似文献   

6.
能看海的车站:青岛北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晨  毛晓兵  秦红 《建筑创作》2012,(3):151-155
青岛北站为特大型铁路客站,并与城市交通体系组成无缝立体换乘综合交通枢纽。青岛北站造型立意海鸥在海滨展翅飞翔,展现了青岛博大的胸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突出了"海边的站房"这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苏州北站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联系虹桥商务区、协同苏浙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推进苏州北站扩容建设。对苏州北站的客运量、交通设施规模、站房规模等进行计算和规划,并将苏州北站与国内外典型枢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50年后苏州北站铁路到发量为26.9万人次/日,占比达到47.81%,枢纽对外客流日集散量约56.27万人次/日,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达1万人,属于特大型车站。扩建后,苏州北站铁路相关用房面积为10万m2,K建筑面积为20万m2,规模与国内外大型交通枢纽站台规模接近,年发送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的2个地上建筑:配套管理用房和北站房是北广场的界面与背景,共同塑造了城市新形象。通过松紧、收放的设计策略,使得这2幢房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与个性,践行了"以流为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苏州北站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交通枢纽,但是目前其规划设计以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需要进行扩建改造。以苏州北站整体规划设计和产业定位分析为例,探讨了车站在改扩建过程中整体规划设计方法、集疏运体系布局和车站产城融合定位方式。车站的规划需要整体统一考虑,根据交通网规划合理设置快速联络通道确定平台建设规模,结合城市定位需求发展高铁枢纽共性产业和城市特色产业。为新建或改扩建高铁车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塘站位于广州东部增城市新塘镇旧城区内,是广州市城市空间"东进"拓展轴和综合交通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围绕将新塘站打造成广州东部门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规划首先从现状复杂地形、规划条件制约等方面分析新塘站一体化规划设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其次通过借鉴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与经验,提出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目标与思路;最后基于人性化、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提出由水平方向三大功能模块、垂直方向五大功能层面构成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格局。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厦门北站的总体交通规划、客运站房交通流线设计和广场地下空间内部交通组织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工程交通组织设计,阐述了作为城市重要的铁路客运换乘枢纽,必须以整体交通策略和交通组织方案为前提和导向,才能保证交通枢纽内部总体布局和内外衔接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2.
张扬 《中外建筑》2013,(2):80-82
汽车北站是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在建车站,他将与已建成的北部客运站及公交站共同组成昆明北部新城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本站场地环境条件较为复杂。通过分析,提出合理的车站方案,完善枢纽内各不通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及人流组织,适应场地环境并引导周边区域城市规划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李钫  刘奕 《华中建筑》2012,30(4):77-81
从交通功能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出发,结合地域主义理念的精髓思想,阐述城市交通系统发展与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之间的关系,交通枢纽组织下的城市TOD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功能圈的构成,特定功能区域及功能内容在交通枢纽功能复合化的指导,地理位置及民族特性对形态原则构成等具体层面的反射,从而探讨地域主义理念对城市交通综合体设计的全方位影响,并且基于此多层面的理念影响,指导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道路场站的具体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武汉火车站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火车站是一座运用全新理念设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文章从城市副中心及站区规划、车站高架式立体空间布局、新型进出站流线模式、建筑形象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结构和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了车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以及车站建筑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福田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学军 《华中建筑》2011,29(6):59-62
该文全面介绍了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福田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情况;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区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基本思路、原则及采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结合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建设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城市设计的研究,探讨了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规划建设对于城市在用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整治、交通系统的整合、景观环境的塑造等综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速交通中心,长三角网络城市形成的关键性与战略性的节点。作为集空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磁悬浮、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的交通枢纽,在分析其建设机遇、战略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集疏散系统的关键问题并确定集疏运交通模式,并针对枢纽外围快速集疏运通道、本体配套交通设施及枢纽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研究,为以后类似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树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等为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介绍了地面广场和地下空间2个子项的给排水设计,包括给水、污水、雨水和废水系统设计的周边环境情况、设计原则和设备选用等;简单介绍了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灭火器设置等消防设计内容。最后,重点论述了项目中的设计难点和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深圳火车北站为京广港铁路上重要枢纽车站之一,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站房和两侧的无柱站台雨棚构成,站房结构不设永久缝,工程体量大,结构复杂。结合建筑功能,雨棚屋盖采用了四边形环索弦支空间结构体系。结合工程项目背景,介绍了该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体系、荷载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超长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分析、高架城市轻轨穿越振动影响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精心设计,能完美实现建筑;轻轨高架穿越,控制列车振动对车站的影响是关键;根据精确的整体有限元分析,予以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可有效解决超长结构的温差收缩效应问题;四边形环索弦支结构大大提高了现有弦支结构的工作效率。工程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对于其它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复杂交通枢纽建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