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会生  谢小英 《福建建筑》2022,(12):25-29+138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贵港地区,现存31个传统祠堂建筑。通过对以上祠堂进行调研分析,选取其中3个具有典型的建筑,分析其形制特征,以期为当地传统祠堂的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调研,对灵山县祠堂建筑进行了测绘,选取了当地建于清中后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祠堂与民居,对其建筑形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以期为广西灵山县祠堂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中山的祠堂建筑为考察对象,在对219座祠堂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现存祠堂的布局形制、头门立面样式的类型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总结归纳了祠堂的地域性特征,以期从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山地区的祠堂建筑。  相似文献   

4.
汪胤祺  陈以乐  郑亮 《城市建筑》2024,(1):205-209+229
我国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村镇,这些村镇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产,珠海唐家湾镇便是其中之一。古镇目前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如祠堂。它不仅是宗族的象征,更是宗族文化中心。祠堂既是严肃的祭祀供奉祖先的空间,也承担着族内议事的功能,同时也是传统村落内形制最高、工艺材料最考究的建筑。从祠堂的规模和构造上,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家族兴旺与否。梁柱犹如祠堂建筑的“骨架”,代表着岭南广府地区营造技艺的水平。文章以珠海唐家湾镇的祠堂建筑梁柱为例,着重分析柱身、柱础、瓜柱梁架、博古梁架、虾弓梁、雀替、梁头七大部分,希冀为后续广府乃至岭南地区同类型建筑物的修缮或翻新提供样式和形制上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汪胤祺  郑亮  陈以乐 《山西建筑》2023,(3):19-25+58
珠海市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广府地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了解唐家湾镇的建筑遗产,以祠堂建筑为例,对其空间构成元素、空间组合类型、空间营造特色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府祠堂空间元素由前堂、中堂、后堂、天井、辅助空间、交通空间、水池、地堂等构成;空间组合以一路两进三开间、二路两进三开间、二路三进三开间和三路三进三开间等组合形式为主;营造特色遵循传统祭祀礼仪,具有尊卑主次和尊者居中的空间组合特点,以及环绕式祭拜流线、虚实交替空间韵律和外封内敞的内外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类  许秋华 《华中建筑》2020,38(7):95-99
在庐陵地区34个古村落祠堂资料的基础上,整理筛选出代表宗祠—房祠—家祠的典型建筑,采用类型学原理总结出庐陵地区祠堂的一般形制规律,并基于空间句法的凸空间模型,对祠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其空间特征并解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李沁园 《建筑师》2021,(3):68-78
本文以日本长崎、京都的4座黄檗宗寺庙中的7座单体建筑为代表实例,从其实例特点出发,分析其祖型源流,指出其中五座建筑的梁架形制与中国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佛寺建筑梁架有较深的渊源,同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身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湘北、湘东、湘南、湘西、湘中5个地区的16处代表性祠堂为研究样本,从平面形制和空间特征上总结归纳湖南祠堂建筑的基本特征:在平面布局上,存在“田”字型、“日”字型、“口”字型和组合型4种布局方式,其中“田”字型、组合型多见于土地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日”字型、“口”字型常见于建筑布局紧凑的环境;在空间特征上,湖南祠堂主要由井院空间、祭祀空间和辅助空间构成,祭祀空间是祠堂建筑最核心的空间,井院空间起到各部分的联系作用,辅助空间在设置上灵活性较强。在总结湖南祠堂形制特征的基础上,发掘丘陵地区传统营建活动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岑溪市广府式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地分析了该地区广府式祠堂的平面形制与构架类型,并介绍了祠堂中各堂的构架组合特点,探讨了广府式祠堂对当地客家祠堂的影响,为该地区祠堂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石拓  程建军 《华中建筑》2020,38(1):119-123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东莞明代祠堂的开间、进、路、屋顶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广府其他地区祠堂建筑,总结东莞明代祠堂的若干特征,为东莞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琪  李坚 《华中建筑》2014,(4):131-136
龙氏家祠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为祭祖所建,是云南民国时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龙氏家祠的彩绘不仅增添了雕塑和建筑构件的装饰效果,丰富了建筑的色彩,还连同其文化内涵,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该文描述了龙氏家祠彩绘的部位、形式、内容和用色特征,分析并揭示了龙氏家祠彩绘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说明了龙氏家祠的彩绘亦为云南民国时期建筑彩绘艺术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愈发重视,并且在对历史街区的文化建筑以及活力的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历史街区的文化与城市的发展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少。文章基于文化定位、文化产品、建筑空间、群众参与这四个角度上来对历史街区的活力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实例,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进行系统的研讨。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还要加强城市与历史街区的联系,使历史街区既可以保持自身的活力,还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东莞张坑村张氏宗祠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较为准确的实测数据。针对测绘结果选择通过分析斗栱等构造的微观尺度推导出建筑营造尺规格为 300mm/ 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建筑大木构的尺度及建筑平面与剖面的数理几何规律,发现建筑平面与大木构架间存在相互约束的关系,可以推测张坑村张氏宗祠应该存在一套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马琪  李坚 《华中建筑》2012,(2):178-183
龙氏家祠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为祭祖所修建,是云南民国时期云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该文通过龙氏家祠用地的外部山川概貌和周围环境的叙述,从风水形势法觅龙、查砂、观水、点穴等诸意象表述和揭示为何龙云母亲墓地和龙氏家祠选址于昭通迴龙湾这一地方,并且概要分析了龙氏家祠建筑群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亦受风水学的影响。通过该文希望重视中国建筑风水学,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太庙建筑群的修缮保护,对太庙十个单体建筑开展了木构件取样鉴定、树种配置以及选材变迁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切片制片、显微观察、特征检索等方法,对太庙 54 个试样进行树种鉴定,结果表明太庙木构件用材共有 4 个树种,分别为楠木(Phoebe spp.)、杉木 (Cunninghamia spp.)、硬木松(Picea spp.)和云杉(Picea sp.)。本研究为太庙修缮保护中树种的选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对太庙各单体建筑营造背景有了进一步认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日本都是以看重精神轻视物质的态度来对待建筑,但是两者对待建筑原真性的态度是不同的:日本着重技术与意境的原真,而中国着重文化意义上的原真。这两种态度又导致了两国保护措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淑婷 《华中建筑》2007,25(8):140-143
泰顺古村落遍布祠堂、宫庙、廊桥,其建筑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景观特色.从泰顺祠堂宫庙建筑的环境、意境、屋顶、门楼、质感、肌理、色彩等要素入手,分析其具有的景观特色,并阐释"士"、民间信仰、宗族意识与祠堂、宫庙遍布的人文背景关系,从而得出泰顺祠堂宫庙遍布特色具有景观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韦克威 《华中建筑》2004,(B07):A0026-A0027
应县木塔由于严谨的等量与微差比例控制而形成连续变化、统一协调、节奏明朗的造型。  相似文献   

19.
王力 《室内设计》2010,(4):41-48
本文在对南粤地区多处祠堂建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中山市南镇陈氏宗祠和南区功建铁城梁公祠为例,从建筑空间与装饰两方面分析了南粤地区祠堂建筑的普遍特征,进而探讨了祠堂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威  朱阳  耿威  陈春红 《新建筑》2011,(2):40-45
虽然中国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建立了一套文物维修保护理论体系,但是或出于考虑发展旅游,或对文物古迹保护原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文物保护工程实践中,设计单位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对文物古迹保护原则的把握经常出现各种分歧,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实施。以天津李纯祠堂修缮工程为例,分析了李纯祠堂自明代至修缮工程前各时期的主要历史信息,介绍了在修缮工程中为保护这些历史信息所作的努力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