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赛涛 《城市住宅》2022,29(1):228-230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针对大部分传统村落日渐衰败的主要现象,从乡村振兴的视角,通过分析目前传统村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土地经济激活、生态恢复、传统资源保护、社会参与保障、发展特色保护模式和政策战略推进等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社交网站上的文本评论大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语义挖掘,探究构成传统村落目的地意象的认知意象维度和情感意象维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嵩口古镇月洲村的目的地意象可分为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历史人文等3个要素类型以及7个具体的感知主题,情感评价上游客感知以正面积极为主,对极端天气和商业因素产生一定的消极评价。研究表明在网络文本分析的基础进行聚类分析,总结意象感知要素,便于分析传统村落的整体目的地意象感知情况,为利用网络大数据研究非城市空间的目的地意象感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5)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落最为重要的功能空间和景观要素,当前村落规划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导致整体环境品质低下。该文秉持乡村特色,从自然生态要素到生产生活需求进行一系列空间场所的营造,体系化、网络化设置空间与设施,形成适宜尺度的步行生活圈和慢行系统。把握历史文化脉络,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并赋予时代特征,实现村落整体环境的提升与完善,再塑村落公共空间,振兴乡村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主流规划设计手段缺乏有效“认知”和“延续”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技术方法,导致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迅速消亡或变异的问题,本文尝试将参数化技术引入村落空间肌理分析:首先将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分解成道路、地块和建筑三大类要素;其次,为不同要素构建了能够表征对象特征的参数集,即将肌理特征解析成若干个可度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参数化重构方法,以获得与原始村落相似的空间肌理。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视角解析并反演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特征,旨在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传统村落数量急剧萎缩、村落空间特色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迅速消逝,而传统城乡规划设计手段又缺乏对乡村空间特色的识别与分析的能力等问题,引入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解析方法,构建了村落各类要素的参数集,并针对参数集中的每一个参数,提出从村落现状空间形态中提取该参数值的算法规则,从而取得能够充分、精确的描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6.
汾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作为重要的文化承载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受到河流、古驿道、地形地貌、经济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今天需要站在整体性和区域性的视角下对它们进行保护。通过在线性文化遗产视域下对流域内的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基因识别,基于GIS平台,对村庄与河流及古驿道两个线性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复杂自然地理要素下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以此构建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基因特征图谱,为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空间形态营造思想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乡村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测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拟解决在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管工作中,缺乏动态监测数据库平台的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研究视角,进行传统村落的再认知;从实践出发,明确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开展比对分析,确定空间数据库类型;构建“村域环境”监测内容;按照“人工景观”、“经营景观”、“自然景观”的景观分类,与“土地斑块”、“群体组合”、“单体要素”尺度层级,制定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动态监测数据内容体系;最终完成传统村落现代营建动态监测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可用于比对传统村落“新”、“老”乡村景观的特征,为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的动态智能监管、档案资料存储、保护规划编制、乡村景观研究等工作,提供数字平台与虚拟模型。  相似文献   

8.
刘任豪 《城市建筑》2023,(6):131-133
羌族传统村落承载着羌族文化精华,是农耕文明中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引入,羌族村落蓬勃发展,但这也带来了环境破坏、文化传承断层等问题,使得该类村寨面貌相较于以往有了较大改变。因此,以汶川县萝卜寨村为例,研究羌族传统村落的乡村意象特征,采用了图像识别、内容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索游客和村民对萝卜寨的意象感知认知差异情况。结果发现二者对村寨评价都为积极正向,但是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活”两方面感知情况差异较大,所以在萝卜寨后续发展过程中,宜着重关注这两类意象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实现传统羌族传统村落的意象营造。  相似文献   

9.
历史村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西藏吞巴乡的千年古村落吞达村为例,分析了其历史文化特色要素,包括村庄选址、布局、文化遗存、传统建筑、藏族文化及风情特色,对吞巴村的旅游现状资源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发展目标与对策,对吞巴村旅游景区规划中重点的雪域田园景区与旅游设施重要节点吞巴庄园和客栈区、吞达村入口广场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和建筑意向设计,对历史村落的旅游发展和景观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
在城乡一体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遭受着冲击和破坏,由于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保护和利用统筹不够、管理资金不足不到位、缺乏特色等原因,在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乡村振兴视角维度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开发利用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曹珊  邵珊珊 《建筑与文化》2016,(10):238-239
滇中地区属于高原地区,生态和文化特点突出,城镇化进程较为迟缓,其近郊型村庄建设中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确保近郊型村庄建设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并继承和延续滇中地区特色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因此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建设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选取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的7个村庄进行研究,结合村庄建设的实际情况,归纳了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建设在民居建筑特色、公共活动中心、景观风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总结村庄建设的基本原则,并针对7个村庄规划和建设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对策,以期对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蕴含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及乡土景观却日渐消失、衰败,在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顾家台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分析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的精华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也体现在普通乡村的一些典型民居中。在普通乡村聚落更新中,有些优秀民居正在面临着被废弃或拆毁的危险。论文以保定市冉河头村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和居民访谈,追根溯源,分析了当地民居近50年的演进特点,尝试发掘其生态营造智慧和传统技艺,并提炼出其建筑空间与形态类型,同时提出当地民居的保护策略,试图为传统住居文化的传承提供类型积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参数化技术引入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通过衢州10个样本村落的参数提取,得到表征每个村落各个空间形态特征的参数值,定量化地总结出村落空间特征,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晓燕 《建筑与文化》2016,(12):205-206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村庄规划的作用日益显著。构造理想的村庄空间网络结构,需要对其物质环境要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以固原市毛家台子村为例,通过对其村庄自然社会环境、基础设施情况、住房基本情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村庄的建设规划。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现状与规划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利用数学图形理论方法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拥有着弥足珍贵的乡土景观遗产,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土景观却日渐憔悴和衰败,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北岔口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挖掘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土景观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孔俊婷  高倩  许峰 《建筑与文化》2016,(12):140-141
对石家庄周边山区传统村落平面形态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总结了村落平面形态量化的计算方法和必要基础数据。采用三种界线尺度来设定村落界线的平面闭合图形,通过计算图形的形状指数,对村落界线宏观平面形态量化分析,以探讨村落界线形态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冯剑 《城市建筑》2014,(32):219-220
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空间一直是建筑学界关注的课题与研究对象。文章以福建中部山区永安市吉山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村落与建筑内部的行走体验,从序幕、展开、高潮及尾声四个阶段,解读了传统乡土建筑的空间序列。  相似文献   

20.
任彬彬  谢超 《建筑与文化》2016,(11):160-161
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自然及历史人文景观,其中蕴藏的生态智慧正是传统村落价值的体现,是村落文化价值认同的根基,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下去的内在驱动力。以河北省井陉于家石头村为例,分析研究冀南山区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