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辉 《建筑技艺》2014,(3):104-106
通过院落空间的概念与早期发展(概念与原型)—考古器物中的院落空间(发展与演变)—明清院落空间的发展(特征与动因)的技术路线,归纳出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发展演变的特征与动因。  相似文献   

2.
以民国时期修建的长寿左家大院为例,对库区院落空间的一种典型类型进行分析,探索此类院落空间形态的内涵与演变规律,初步把握库区院落空间的总体意象。  相似文献   

3.
王阿慧  石铁矛 《山西建筑》2005,31(18):19-20
论述了兴城古城城市肌理保存完好,民居院落作为古城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城市肌理,分别从院落空间的构成元素、空间序列等方面,对兴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兴城民居的更新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华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山西与河北的传统民居院落,研究了其庭院空间形态与当地日照及地理条件的关系,探索并证明其中所蕴藏的空间密码,发现当今城市与建筑空间的问题,并通过空间改造把已丢失的院落空间传统文化基因找回到当今人们的生活,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丹青  李路 《华中建筑》2009,27(11):153-155
该文认为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空间不同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院落空间,文章以三个羌族民居为例,对其院落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了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的三个特征:空间具有立体流动性,界面具有动态变化性,形成具有聚落的参与性.期望本文能丰富我们对院落空间的认识,对进一步认识羌族民居、聚落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今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院落空间作为传统民居的核心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民居院落空间的生态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杜萧翔  白文博 《山西建筑》2011,37(35):15-16
介绍了晋东南地区天井关村的自然与历史背景资料,着重从民居院落一般形态、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以期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及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平江图》叙述背景作为一张表达整体的图,现代往往使用平面图或透视图,即用无穷远的高处俯瞰所得建筑正投影占去的平面尺寸或是用某一距离处某静态视点所得体量关系的投影图来表达。这种表达方法直接反应了观察者的立场:与被观察对象对立,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空间是实体即他者,在空间之外认识他者的整体。可称之为外向经验。然而,细察《平江图》,发现图上只有立面。按照苏州人对大房子纵  相似文献   

9.
何海霞  张三明 《华中建筑》2008,26(12):210-214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居都采用了院落式布局方式。不同地域的民居院落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其中气候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文通过我国不同气候区的6个典型民居院落,分析庭院面积、庭院形状、庭院周围建筑外墙、开窗、屋顶形式与气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院落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创造自然的场所空间,亦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物化体现;是阶级社会长幼尊卑等级观念的空间折射,亦是传统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与传承。文章在分析河北省蔚县典型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文化属性与哲学寓意,希望对院落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营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庭院空间的地域文化逐渐流失,很多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建筑庭院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认为传统建筑无法与高效批量生产的现代竞争,传统建筑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出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孕育了两千年的华夏传统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传统建筑庭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建筑庭院文化,从前辈们的设计中提取精髓加以分析和吸收,发展当代建筑庭院设计。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有助于提升居 民身心健康水平,社区居住院落作为居民日 常户外活动最频繁的公共空间在其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本文以成都市成华区东篱路社区 12号院为原型,基于可供性理论,运用虚拟 现实技术、生理指标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 的研究逻辑,探索了社区居住院落空间中自 然休憩型(A)、活动型(B)、自然休憩和活 动结合型(C)三种环境特征对促进居民积 极情绪和体力活动两类健康可供性的干预 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 明:1)促进积极情绪方面A>C>B,自然性 在促进居民积极情绪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 中植物数量、植物种类、植物色彩丰富度是 主要的作用因子;适量的休憩性在促进居民 积极情绪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中休憩设 施种类、休憩设施数量是主要的作用因子;2)促进体力活动方面C>A>B,自然性和活动性两个要素相结合对促进居民体力活动具有积 极作用,其中植物数量、植物遮阴和空间开敞度是主要的作用因子;3)C类环境特征的健康可 供性综合指数最高,也是居民最偏好的健康化改造模型,优先提升自然性并预留活动空间是一 种“低成本-高健康获益”的改造模式,应在今后社区改造更新中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周艺晶 《建筑与文化》2016,(10):242-243
有关空间性别问题的讨论来源于19世纪末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这个运动致力于为女性谋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一理想的诉求反映在建筑学领域的空间上,便引发出了另一种对空间属性的解读。有关空间与性别的探讨开始正式成为设计话语的一部分。通过住宅这一主要被大众使用的典型空间去回顾传统住宅中的女性空间,以及剖析现代住宅空间中女性的失语和隐匿。并以此分析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城市新区居住空间整体规划缺位的问题,从西方邻里模式在居住空间建构实践中的正反评论中获得借鉴,提出相应的规划理念,探讨加强我国城市新区居住空间整体规划的规划体系,认为系统的综合性、目标的多向性、地区的地域性决定了居住空间整体规划必须立足于多维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慧敏  吴永发 《华中建筑》2010,28(3):161-162,173
我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由来已久,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几乎是和城市的诞生同时出现的。该文主要从居住空间分布发展的几种状态来研究其分异的演化过程,并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观念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居住分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我国居住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人类及自然的作用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承认。特别是大型居住区附近的公共空间,更是对市民生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回龙观居住区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居民区内城市公共空间,得出城市公共空间在大型居住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代四个国家城市的地下空间发展历史进行7总结和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进程中所共同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地下、地上空间一体化影响城市发展;(2)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城市会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祝侃  马航  龙江 《华中建筑》2009,27(9):96-98
绿色开放空间的发展演变是城市环境漫长变迁的结果,不仅是对城镇规划本身深刻地了解,也有助于分析城市中绿色开放空间的含义.该文研究基于欧洲国家,例如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相关研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西方国家绿色开放空间与绿色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的公共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启明 《新建筑》2000,(2):36-38
否定城市居住建筑的单一功能性存在。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城市居住建筑视为与城市系统构成相关的有机构成体并对其城市系统属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邓蜀阳  张淼 《南方建筑》2013,(5):100-104
院落是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单位,它能够凝聚空间,强化生活气息,创造怡人的小环境,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分析了院落空间的特征与现代住区在传统延续方面的局限性,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将院落空间合理运用到现代住区的设计中,并提出将院落空间融入现代住区的一些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