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哈尔滨"一五"时期建设的工人新村具有显著的历史及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经过几十年岁月洗礼的工人新村已呈现出破败的景象,面临全面更新的社会需求。本文在调研哈尔滨工人新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尝试提出适当的更新发展目标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乡村规划的"无根"现象,通过分析现状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及其与传统之间的差异,建议从院落空间的引入、外部空间设计的活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度松绑三方面来构建新型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提出了"回归乡村、回归院落"的乡村住居空间设计策略,以此来尝试建构顺应乡村特色的乡村住居空间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克蓝本皇家植物园为例,通过对以上三个植物园的现场踏查,对植物园的建设和更新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植物园可以在相地选址的环节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规划设计中应突出趣味性景观的主题园;建设实施中应进行合理的更新改造以适应社会发展:从而使得植物园成为人们亲近自然进而认识风景园林专业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鲁涵岳  秦莉雯  宗轩 《建筑技艺》2021,27(5):116-117
铁西区地处沈阳市中心偏西南,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工业文明的老城区,其中的工人村社区更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区集群.以微更新视角调研沈阳铁西工人村社区空间失能、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及工业文化流失等问题,以探索工人村社区微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整齐划一的新城镇风貌不断侵蚀本该充满活力的街区外部空间,导致其生命力正在逐渐消亡.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示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了成都市犀浦镇新区龙吟村街区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功能、交通、节奏、界面以及生态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并论述,旨在探索新城镇街区的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为出发点,探讨老城区更新策略,旨在提出解决老城区更新问题的对策。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下,老城区更新面临着老城区产权状况不清和新旧城区功能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多种解决策略,包括推进老城区产权调查,加快产权归属确认,加强新旧城区规划衔接,优化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本文旨在为老城区更新提供参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生问题是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试图将两者结合,探索两者间的契机,并提出适老化为导向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兴衰荣辱。以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更新设计,提出了基于文脉传承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邵望格  刘峰 《城市建筑》2023,(17):97-101
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大部分老旧小区均产生了物质环境较差、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提升城市形象,老旧小区的更新成为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运用SWOT分析法,对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遇因素及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乡村住居常由居住者自发行为所产生,与住居行为具有强关联性。针对这一特性,研究引入住居学理论,从居住者角度解析乡村住居。基于住居学中的行为分层,对滨州沿黄乡村风土人文要素影响下的住居行为进行共时性需求分析,归纳出生存、生活和精神3个层次中的9个主要需求。结合调研实例推演出滨州沿黄乡村住居以行为需求为导向的反应体系。滨州沿黄乡村住居以环境要素为起点,以住居反应为终点,反映了“环境要素—住居行为需求—住居反应”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海松  孙桦 《华中建筑》2008,26(8):59-62
该文依托实地调研,对苏州东山镇三山岛的民居营建模式做了系统分析,归纳了三山岛传统民居在选址、空间布局、选材、施工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并对新建民居的不足之处做了剖析,以期对太湖地区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已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大 量城市老旧社区亟待更新。但以往的城市老 旧社区更新多以物质环境改造为单一目标, 对公众参与、社区归属感营造等问题缺乏整 体性、综合性的深入思考。论文分析了目前 城市老旧社区改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 生命周期社区等理念指导下,构建了涵盖社 区物质环境、社区服务、社区韧性、社区邻里 以及社区认同等层面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 多目标体系。并基于多目标协同,遵循城市老 旧社区更新改造步骤,从需求探知、方案形 成、实施运作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城市老 旧社区更新改造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老旧 社区更新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梅山岛概念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浩 《规划师》2003,19(8):25-27,32
概念规划是意念型、研究型规划,其核心问题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定位。综合分析梅山岛的优、劣势,将梅山岛区域定位为以旅游、居住为主导的“生态”岛。在实践中以框架性的规划结构替代终极蓝图模式,提出“点状-指状-网状”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多聚焦于老 城区、老厂区等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存量空间,对 上一阶段增长主义造成的非城市中心区低效蔓 延空间研究较少。由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政府 财政能力有限,非城市中心区往往公私产权复 杂、边界模糊、空间破碎、功能混杂,法定规划 常常失效,街头摊贩等非正规经济活跃,空间侵 占和违建现象屡禁不止。非城市中心区具有城 市更新的特殊性:一方面,非城市中心区作为城 乡之间的“中介场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庇护 空间,降低了弱势群体落脚城市的成本,在更新 中应关注该类群体的发展诉求,改善人居环境, 体现包容性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针对监管不 严、建设不全而滋生的消极空间,有必要通过正 规力量建构发展秩序,提升空间品质。而正规力 量的介入往往会引发空间剥夺和功能绅士化, 导致外来劳动力的生存困境,削弱原有的街区 活力,破坏原有的生长秩序。本文基于中部地区 非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逻辑和特征,结合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当下腾退空间短期无法连续成片、土地权属复杂多方利益博弈、政府决策和弱治理 绩效并存、以及后期空间功能释放不确定的情况,建立非城市中心区发展框架:利益聚合、生态 整合、生活缝合、时空叠合和社会融合。并提出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利益聚合、以生态整合引导 基底完善、以日常生活实践建立时空共处原则、以空间设施融合实现共享发展、以渐进性改造实 现社会融合,尝试寻找一种非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协作路径和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姚佳丽  刘煜  韩晓娟 《华中建筑》2008,26(12):258-262
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它既节能、节地,又冬暖夏凉,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然而,一项中国建设部课题的实地调查表明,这种传统建筑形式正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以陕北延安的两个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传统窑洞民居如何通过在建筑设计中改善采光、通风和功能分区、在住区规划中变分散为集中等手段,在延续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更加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武汉市解放路商业街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商业街在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更新的具体解决对策和设计方法,藉此探讨旧城商业街改造更新的适宜之路.  相似文献   

17.
陈静  李岳岩 《建筑师》2020,(2):31-39
社会住宅是关乎民生的基本问题,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苏黎世政府公租房已有逾百年的建设历史,是苏黎世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苏黎世政府公租房应对城市发展、城市社会文化传承,以及面向"2000W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挑战的更新改造策略,为我国保障住宅的更新改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转型与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传统商业业态的内涵及其运营模式,也为城市商业空间更新与延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城市整体的视野,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分析当前国内城市中心区商业街区更新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分析了北京小城镇住宅建设的优势和特点,指出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