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广袤的疆域内,有许许多多江河、溪涧、瀑布、水库、湖泊、急流、池潭等水域景观。它们不单能调节其周围的小气候,增强人们的环境舒适感,而且在审美情趣上也是很有价值的。当你来到江畔、湖泊、水库之间,烟波浩淼的水面,远近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顾盼小桥流水、楼台林木,怪石嶙峋,景物掩映,使人情趣盎然。 我国的江南水乡一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这里大小河流交织,风光旖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河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这个时代,社会环境略显紊乱,整体发展方向难以把握,城市化进程又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居民,或许最应当做、也是最切实的(或者说更友善的)就是重新审视我们居住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其他事物,尤其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景观设计师和非城市景观设计师(空前稀少),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3.
巴别塔是西方宗教中的一个建筑假想体,因为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几个世纪以来画家的描绘,巴别塔逐渐被众多建筑师和民众所接受,也试图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实体。现今城市中呈现的“巴别塔”景象与中国城市景观特质诸多不合。文章试图从《圣经》中巴别塔的神话人手,探讨其从绘画到建筑的演变形式,并着重深入的解析城市景观中“巴别塔”与城市传统景观特质之间该如何协调统一,以避免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破坏和流逝。  相似文献   

4.
鲁政 《山西建筑》2007,33(14):37-39
依照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定义及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发展趋向,以历史的维度,分别从景观的艺术之美、科学之美、伦理之美三个评价向量来简析当代景观设计的美学评价问题,以期澄清景观之美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5.
贺慧  余柏椿 《华中建筑》2010,28(5):21-23
在对城市景观特色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分析和推理基础上,通过对审美主体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审美主体对城市景观特色的感知中,建筑类景观具有更容易被审美主体优先感应的特点,以期为城市景观特色的定位以及城市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崔珩 《四川建筑》2003,23(3):14-15
城市化进程使当代大多数城市的空间景观失去了传统城市空间景观特有的魅力,作者从分析大多数传统城市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入手,建议以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传统城市空间景观构成手法,有区别地对待现代大、中、小城市的空间景观建设,从而为改善城市形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贺慧  余柏椿 《华中建筑》2010,28(1):130-132
该文对城市景观特色审美软化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从城市景观审美主体和景观设计师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审美时空软化和审美信息软化的倾向,并对城市景观特色审美软化的利与弊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城市景观特色的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简析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设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城市景观问题研究。文章试对城市景观的有关问题以及城市景观的有关问题以及未来城市的景观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现代城市景观的审美特征及表现.从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空间美的角度.现代城市的形态面貌和总体布局,可以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气勃勃的活力和充满美感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0.
贺慧  余柏椿 《规划师》2010,26(9):105-108
通过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人类审美创造的需要、心理旋转理论等相关心理学角度分析,揭示了审美主体对抽象形态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特色的偏好—在对城市景观,尤其是建筑类和园林小品类景观进行审美活动时,具有抽象简洁形态的景观较易受到审美主体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野生花卉资源丰富,可应用于城市景观中的种类较多。首先总结了野生花卉在城市景观应用中的五点优势,进而根据陕西省的资源、地理、人文等特点,并结合案例,对不同适用对象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野生花卉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现状、优势与建议。野生花卉在城市生态恢复、野态环境营造、本土景观营建等领域的价值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所蕴含的自然观。通过反映自然山水在体现自然观的绘画以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挖掘艺术与园林中的"山水情结"的指导价值与文化意义,以期在当今景观设计中体现这种文化思想。同时指出"山水情结"与生态理念道并行而不相悖,"山水情结"是我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财富,在当代的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中不应该忽视"山水情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联系它们的外围缓冲地带。除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之外,这一地区还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对改善北京市整体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大量的商业活动和建设活动使景观三山五园地区的景观发生了改变,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直接影响了这一区域景观的整体性,成为区域生态格局的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障碍。本文通过对这一区域2003年,2007年、2011年、2015年4个时段景观变迁和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三山五园”地区内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和内部水平差异,为三山五园地区的整体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景观大道设计缺少特色,道路沿线功能混乱,急需从生态视角对景观大道设计进行研究.安徽淮南淮河大道城市设计试图从功能性、地域性与生态性三个方面扩展现代城市景观大道的内涵,探索一种新型的中小城市新区景观大道形态,以期为其他中小城市景观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mmunity groups have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workers' struggles against plant closings. This paper compares recent labor-community campaigns in Chicago and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and emphasizes the role of local context in shaping campaign strategies. In Chicago, one company threatened to move production facilities from the area, prompting workers to organize a coalition of community groups, city officials, and union activists. The company was acquired by a British conglomerate, the Chicago plants were closed, and production was relocated to the Southwest and Mexico. Nonunion employees of the Massachusetts firm generated widespread community support to protect the company from a hostile takeover involving the same conglomerate. The workers ended their campaign when the company negotiated a friendly merger with a French conglomerate. The author shows that labor-community campaigns in cities having different employment histories and undergoing different forms and rates of restructuring are likely to adop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傅兴  董雅 《建筑与文化》2016,(2):140-141
本文从结构主义的哲学意义出发,通过与概念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含相结合,分析得出结构主义所具有的整体新、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征。通过与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提出能够影响未来城市发展面貌的概念城市规划设计。以此为基础提出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出现,新概念、新生活方式与传统城市规划概念产生越来越多的不适之处,这给城市规划领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也促使其需要不断进行内部调节,以适应这种周期越来越短、节奏变化越来越快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王凯  梁红  张炜  赵鸣 《建筑与文化》2016,(8):174-175
景石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景石艺术的特点,剖析其不同哲学思想、文化特色,总结景石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属性,为当今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航 《建筑与文化》2016,(6):125-127
“里地里山”,是对于日本乡村景观的一般性概括,包含着对于乡村景观独特的理解。另一方面,日本结合其自身国情,创造出了一套有别于一般的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社区营造”的工作方法体系,这种独特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了日本乡村景观规划工作的进程与结果。概念和工作方法本身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日本的乡村景观亦是如此。发掘和总结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本文的关注点和创新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周宏俊 《建筑与文化》2016,(11):194-196
以日本的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整理借景园林的案例,分析空间及视觉层面的群体特征,并探讨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具体选取了32个典型的借景园林案例,以及其中"背山"的布局方式,基于景观视觉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借景意识与园林及其环境的空间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园林的借景意识与借景对象的视觉尺度间存在对应关系,借景园林往往基于借景对象而得以布局,并从中总结出了"小中见大"的空间及视觉特质。  相似文献   

20.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泰山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而对泰山历史轴的研究却很少。泰山历史文化轴是连接山城一体的景观轴线,同时也是展现泰安古城"三重空间"的精华地段。文章基于景观空间要素中的点、线、面、体的概念,针对泰山历史文化轴相对应的空间要素、空间序列、空间地形以及空间意境上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其在构成山城景观空间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