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旧城传统街区的居民往往被归为一类行为主体,成为旧城保护更新的研究与实践的对象,在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的社会调查表明1,传统街区的居民在职业、职位、居住形态等特征上具有较大相似性,这与以往很多相关调查研究的结论基本相同.但进一步的社会调查揭示了当地居民的分化状况亦十分严重,在居住形态、经济能力、改造意愿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这成为改善当地居住环境过程中难以形成集体行动或者导致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居民分化的现象,从一个侧面为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的政策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展开关于解决北京旧城居住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回顾了90年代以来北京旧城居住区危旧房改造的发展历史,并对目前大规模旧城改造所带 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北京西城区丰盛街坊的更新改造规划为研究实例,通过对几个研究方案的 多方面比较,提出“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改造模式,旨在为进一步探讨北京市旧城居住区的更新发展提供一个 实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析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弊端:探索旧城有机更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弊端──探索旧城有机更新之路魏科(一)当前,北京旧城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迫切。但是,危旧房改造工作进展缓慢,大规模改造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资金方面大规模...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在我国目前开展的旧城更新活动对更新的主要目标认识不明确,并认为旧城更新的主要目标是承担旧城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而承担这两个责任需要保持旧城原有居住主体的稳定。同时指出大规模改造方式无法保证旧城原有居住主体的稳定,并导致旧城的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旧城更新需要小规模的更新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这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城市史等学科知识,对现行的大规模改造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框架.同时,论文也以北京旧城为一个例子,进一步发掘了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实践从规划方法角度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论文共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5,(Z2)
南锣鼓巷是北京重要的历史街区之一,它的改造和发展对于北京旧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南锣鼓巷周边4条胡同的48个公产院落作为研究对象,从公产院落居民的人口结构、居住条件、行为方式和改造意愿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和分析,发现公产院落存在人口结构老龄化、低收入阶层人口多、居住条件较差及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发现院落中邻里关系好,居民对于胡同和"老北京"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旧城整治和改造的意愿也很强烈。调研结果显示,公产房的使用者才是此次旧城更新的主体,希望能以此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对北京旧城更新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半个世纪以来的旧城改造之路,反思造成以往旧城改造实践效果偏差的原因,并基于对"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思考,提出了北京传统居住街区的更新模式应当回归"日常生活"的观点。在北京现阶段"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旧城更新模式基本原则,并以北京前门东区以及"未来城南"的设计实践为例,探索日常生活视角下旧城更新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以期为日后北京旧城居住街区的发展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建筑的逐渐增加,旧城改造项目也已经成为了一项新的建筑项目,我国对旧城改造的设计和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外观还是质量的需求,都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和居民的生活和居住需要,保证城市的美观和居住要求,本人主要针对我国旧城改造的设计策略加以研究和探讨,希望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价值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旧城整治的“有机更新”吴民镛一、对过去北京旧城改建学术思想的反思(一)对旧城居住区的保护未加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随着近代城市的急剧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导致了大量历史环境的消失和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今天北京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四十多...  相似文献   

10.
旧城改造与居住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查世旭 《华中建筑》2004,22(1):93-95
将旧城改造作为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加以探讨,分别论述了在北京旧城改造中保护居住环境文化价值的意义,以及由现行改造和保护方式所引发的对传统文化造成危害的种种因素,并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北京旧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生态环境品质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建筑成为利用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的新型建筑类型。其中,低技术生态建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类型。本文即对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形态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将结低技术生态建筑分为景多种不同的形态模式,并对对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予以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与居住质量改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晓鸣 《城市规划》2003,27(12):24-29,34
采用社会学、经济学和住区规划综合研究方法 ,研究了城市社区弱势居住群体的概念及特征 ,讨论了旧城社区阶层化演变进程 ;分析了旧城社区阶层化动力机制 ;对旧城社区如寿里居住状况和居民改善意愿进行了实态调查 ,提出了以经济能力、居住条件和社区服务改善为重点的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改善领域 ,建立了基于住房社会保障、旧城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目标的我国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可持续改善系统  相似文献   

13.
姜海玉 《山西建筑》2010,36(24):29-30
对当前北京旧城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以祈年大街路西危改工程为例,从现状分析,保护原则,规划布局及保护区高度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旧城保护应遵循“有机更新”的方法,进而对北京旧城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老城的街巷空间从发生到发展,均由生活于其间人们的需求而成就。当代老城街巷的空间更新和品质提升,建设的规则与逻辑亦当如此。就北京老城的物质空间而言,其保护与更新从整体到合院有多个层级,各层级涉及到的价值和内涵又存在差异,由此落实到空间更新中所聚焦的关注点就各有侧重,并使得老城空间更新在方法上有了类型乃至流程的差别。北京老城的保护与空间更新,在街巷和合院层级与人群日常生活的对应最为紧密。基于此,在这两个层级的空间更新中,将关注点从硬环境的“器物”转向软环境的“人群”,即从器物空间更新转向对基层居民需求的关注,以延续老城空间在街巷和合院建造上的规则。老城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层级不同,关注点和类型的多样,利于形成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完善老城空间更新的规则逻辑和持续管控。  相似文献   

15.
罗丹 《建筑与文化》2016,(4):139-141
以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为切入点,讨论了旧城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历史风貌的丢失,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以及公共空间监管机制的非系统化,指出公共空间更新是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的、孤立静态的保护方式向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动态发展的保护转变的方法,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和旧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是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将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城市更新视角,通过大量实地调研、理论研究、数据统计等定量科学的计算方法,结合北京市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进行综合评估实...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2)
Urban renew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eet space form in the old city, and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et space form with a view to exploring streets whose space forms are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Shijia Hutong, the White Stupa Temple area, and Dashilan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streets in these areas with different space forms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expressed in urban space form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treet space form were explored in terms of the scale, function, building type, and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novation of the Old City.  相似文献   

18.
廉租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低收入市民住房条件的利民措施。本文研究了北京市廉租房住区景观的建设现状,指出了北京市廉住房住区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绿地后期养护缺失等现实问题。为了应对上述廉租房住区建设的难题,应该将模块化设计策略引入廉租房住区景观设计中。模块化景观设计有高效、经济、通用等优点,能使得廉租房住区景观的设计和建设科学化、高效化、经济化。  相似文献   

19.
旧城住区更新是目前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分析其理论沿革和现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了无锡惠峰新村支撑体住宅和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台院在基本原理和方法上的异同,期对旧城住区更新的探索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王正阳  柯熙泰 《工业建筑》2014,(Z1):110-113,56
将城市工业厂区与住宅区相混合的老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兰州市灯泡厂社区为例,讨论在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以及人居环境的要求下,这种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居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工厂——住宅区结合的老社区究竟应该走向何方。同时尝试将"层"论,这一全新的理论体系应用在整个问题的分析、归纳、回答、解决环节之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路,提出该类城市老社区的更新改造方向,赋予其全新的功能,使其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实现复兴与再生,继而以此为据,进一步分析城市的建设发展与老社区更新间的关系,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以此探索一条新的工业社区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旧工业社区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