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俊璋 《城市住宅》2022,29(3):94-97
为推动翠微村历史街区经济发展,提高翠微村村民的归属感、号召力和凝聚力,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和视域分析法,分析翠微村历史街区的街道尺度、空间结构、功能特征街道,得出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拓扑深度、可理解度、协同度等指标结果,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充分利用村落现有资源,打造珠海特色文化旅游和传统商业街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屯溪老街为例,梳理了老街的变迁历史及其功能空间的利用现状,以此分析老街在保护及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功能复兴理念,从以功能空间维护为前提保护传统风貌、以街区安全为基础丰富功能业态、梳理公共空间节点等三个方面探讨屯溪老街功能复兴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复兴提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梳理总结了湖州新市古镇历史街区的发展演变历程,调查分析了历史街区的现状概况,从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角度诠释了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从多元化与地域性的角度论述了历史街区文化价值,基于街区历史与价值延伸出空间形态研究逻辑;进而,对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相关方法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应用空间句法研究新市古镇历史街区形态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应用“轴线分析法”对历史街区的可理解度、协同度与深度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据此提出了街区路网可理解度低、出入口设置过于集中、传统街巷协同值高等特征与问题;应用“凸空间分析法”选取典型院落进行凸空间划分,生成空间关系图解,进行空间组构结构分析与过渡空间句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街区2个典型传统商业院落结构都为树状结构,空间渗透性高,但部分院落空间集成度较低且深度值较大。最后,提出了新市古镇历史街区形态保护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鑫田 《城市建筑》2021,(32):66-68
以济南将军庙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空间形态渗透性的特点和空间句法的研究内容,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将军庙街区的渗透性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模拟计算得出的空间特征数据,总结现有特征的特点和问题,推进历史街区空间保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李俊 《安徽消防》2000,(11):38-38
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老街”,被当代中外学者称之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她的面貌、风格仍保留着宋、明、清的遗风。199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许多影视剧导演大多钟情于屯溪老街古色古香,将她作为外景拍摄地。由于她的名气日盛,已经成为来黄山旅游的客人必览的重点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6.
李志英  汪琳  陈宁歆 《华中建筑》2020,(12):121-126
历史街区的活力是发展和传承历史街区文脉的途径;探究历史街区活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历史街区更好的发展与保护。该研究通过使用空间句法、百度热力图、各网站相关评论数据提取、Python提取店铺POI点等要素,对昆明老街街区活力进行研究。研究可知街区以文明街和光华街、人民中路与东风西路可达性较好;昆明老街内部活力街区活力不够,人流量稀少;老街商业分布主要是正义路和东风西路一带,街区内部商业组成较少;老街商业结构有待重组、特色建筑需要持续保护和适当开放、街区整体性应加强,交通连续性需要改善。该研究为昆明老街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商业街区旅游景观整治研究--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必虎  党宁  吴冬青 《规划师》2004,20(11):17-20
近年来,安徽屯溪老街面临着旅游景观走向衰败的危机。屯溪老街景观整治以地方性、保护与整治相结合、综合整治、景观实体空间一体化为原则,以达到使老街景观没有视觉污染、合理布局、与徽文化相协调、拥有统一标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作为承载城市独特文化记忆的存在,其发展在时代的更迭中逐渐滞后,急需升级改造.文章选取西安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北院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GIS核密度及空间句法理论下的轴线及视域分析方法,结合街区发展现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北院门一带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其现存问题,并以提升街区活力为目的,针对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空间句法理论分析方法,以大连青泥洼桥与西安路商圈为例,抓取两个地点的大数据信息,运用量化分析和网格化对比的方式,从空间句法的可达性,街区组合形式,POI热力分布结构,街区商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对比分析,直观地呈现出购物者的实时反馈。探寻大数据时代下,影响商业街区空间活力的因素,寻找对商家和购物者兼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具有时代特色、经济效益的商业街区组合形式,为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夜景照明设计在今日已然成为丰富场景性格、延续空间氛围、营造城市意向的重要手段.文章聚焦于黄山屯溪老街,运用实地调研、语义差异法从不同空间形态切入,对屯溪老街的夜景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研究.最终总结出其现存的3个问题:照度设计不均,文化氛围薄弱,安全性不高,并在业态配置、建筑风貌、亮化形式方面对提升街区夜景亮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之后传统商业街区夜景亮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洁晶  汪芳  刘锐 《规划师》2012,6(6):96-101
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数量化建模,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选取路网规整、用地集中布局以及路网自由、用地组团布局两类形态差异较大的城市为例,建立轴线图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共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城市的集成核形态差异较大,“自由轮轴”形式只在集中型城市中较为明显,而组团型城市自内向外整合度逐渐减小而呈现圈层分布,说明前者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联系比后者便捷,而对于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前者同样强于后者;在共性方面,两类城市的轴线网络都是无标度网络,借此能够解释城市核心区的集聚和城市形态演变存在的“惯性”.  相似文献   

12.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2009年,徐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张速度较快、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子张  邱国潮  杨哲 《华中建筑》2007,25(3):106-108,121
空间句法分析是城市形态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集成度是空间句法分析中最有效最常用的参数.该文从本岛和全市域两个空间层次,分别对厦门城市形态发展过程和两次总体规划成果进行空间句法分析,总结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的特征,并提出其城市结构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段兴平  翟辉 《华中建筑》2012,30(4):94-97
该文首先介绍了空间句法的五个句法参数变量和三种空间分割方法,然后建立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定量分析了清束时期、1953年、1982年和2009年昆明市的城市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和智能度的句法参数变量,并总结昆明市的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5.
詹庆明  徐涛  周俊 《华中建筑》2010,28(4):7-10
结合GIS技术,该文提出综合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对不断演变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计算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用地分维数,对城市空间外部形态特征和拓展方式进行分析;利用空间句法解构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其内部结构的演进规律;最后,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6.
徐浚宜  王伯伟 《华中建筑》2010,28(10):137-139
大学校园空间缺乏一套科学化与整体化的分析方法,运用空间句法可以客观地分析出空间深层结构的型态特征。本研究以芝加哥大学作为例证,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整体校园的深层结构,并且和校园表层结构的特点作比较。  相似文献   

17.
秦萧  沈山  石春艳 《规划师》2012,28(3):80-85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服务边界.这一研究过程为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城市空间增长规划调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刘英姿  宗跃光 《规划师》2010,26(2):22-27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南京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使用SPSS软件对空间句法的各项参数值和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空间内在逻辑解析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融合度不够,而广场的空间结构和周边用地性质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黔阳古城建筑群形态的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黔阳古城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以及现场调研为依据,首先分析了黔阳古城的选址、选型、空间结构及发展变化;然后,结合建筑群形态理论探讨了黔阳古城的建筑群群构模式;接下来,采用空间句法轴线地图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黔阳古城在视域轴线地图上的连接度、深度、整合度等特征值,通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了黔阳古城建筑群组构特征。最后,该文提出理性地借鉴古城已有特征,使其在博弈中有机生长,从而更好的实现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缝合。  相似文献   

20.
彭粲 《建筑与文化》2016,(3):158-159
自然条件及人文因素的限制与要求使城市T型空间存在广泛,因此,分析和总结其类型分类有助于城市T型空间研究的展开,对城市空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构成角度入手,基于城市T型空间的形态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这一概念的次级分类,并阐述了各个类别的异同点,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分类基础,并为其他城市T型空间建设提供相关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