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石化装置区内具有抗爆要求的典型建筑物,总结讨论常见爆炸类型下的结构抗爆设计采用单自由体系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设计步骤及相关要点,重点阐述爆炸荷载的特征计算,结构简化为弹塑性动力平衡的单自由体系和可靠荷载传力体系,运用时程数值积分方法解答结构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SAP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详细说明分析过程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并使用转换途径法对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给出了去柱后结构的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刚 《水泥工程》2020,33(6):4-7
为进一步了解窑尾塔架在罕遇地震下的工作性能,现以我公司设计的宁夏建材集团产业扶贫产能置换建设5000 t/d项目窑尾塔架进行在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简述操作流程,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类似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森  朱海明 《散装水泥》2021,(4):114-116
静力弹塑性分析是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当建筑结构在达到其性能的交点时,分析其所含结构件塑性铰的塑性度、数量和分布,并对其薄弱部位进行评价,从而得出该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文章运用MIDAS/building方法,以某超高限层混凝土结构设计为例,对该建筑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钢-混凝土组合柱自90年代兴起以来,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展现出了抗压能力强、抗震性能优越等一系列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式高层超高层建筑中。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一种针对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其相较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而言简便易行,对软硬件都没有过高的要求,可大幅节省工作量,因此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现应用YJK计算软件,以安顺市某酒店南塔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种结构方案。在各结构方案中分别使用钢筋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对各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各方案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出铰顺序,进一步分析各方案结构的屈服及破坏机制,最终确定几种钢-混凝土组合柱对提高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建设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生活各方面的建设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生活的稳定性。在此种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较为迅速。但是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的出现始终是影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面对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唯有预防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的出现,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对于装配式框架结构适用高度的规范及相关研究较少,为推动高层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发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式框架结构六种不同层数的工况进行自振周期、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最大位移及经济性进行讨论对比。结果表明:在7度设防烈度地区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为18层(64.8 m),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适用高度为17层(61.2 m),对超限的18层(64.8 m)装配式建筑增设支撑时,可使结构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层间位移要求,进一步提升适用高度。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工艺功能需求,转运站经常为单跨结构,高度有时会超过24 m,相关规范指出该类结构不宜采用单跨结构。由于抗震冗余度较小,按规范本意宜增设支撑或剪力墙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以此提高结构耗能能力,否则应进行充分的抗震性能分析。在案例工程中,采用PKPM软件对单跨高层转运站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以及“中震不屈服”性能化设计,结果表明:单跨高层转运站质量小、周期长、地震作用小,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在设防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的变形满足“轻微损坏”的性能目标;整个结构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可以不设置支撑或剪力墙。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是由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动力响应、结构吸收和耗散能量的多寡共同决定的。结构塑性变形的能力及耗散能量能力的大小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大小,而保证结构的延性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3000m3LNG单容式储罐结构特点,使用ANSYS软件分别对内罐和外罐不同工况进行了应力分析,根据应力分布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展示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在解决此类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土木工程结构,其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多种病害,从而提前退出使用.研究各种病害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对于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受的各种病害(包括: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化学侵蚀、冻融破坏、碱集料反应、疲劳破坏、开裂等)归结为几种病症,以此来分析各种病害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劣化机理,为减轻混凝土病害的影响,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复合材料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初步分析了材料体系、粘接强度、耐久性及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纤维掺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宏、微观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与微观气孔结构分析仪对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数据回归建立了纤维掺量与平均峰值应力之间关系,给出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表达式;结合微观孔结构,建立了平均峰值应力与含气量、平均气泡弦长、气孔间距、比表面积相关公式,同时采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微观孔结构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能够提高混凝土平均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对试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升段改变不明显;玄武岩纤维的加入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缺陷,降低混凝土含气量、减小平均气泡弦长,使混凝土内部孔结构得到优化,孔隙分布较为均匀,抗压强度提高,割线模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损伤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关于FRP加固混凝土性能的广泛研究。分析总结了FRP外贴加固混凝土、FRP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现有技术水平、FRP索在桥梁中的应用现状以及FRP加固材料树脂基体的现状,并阐述关于FRP在温度、湿度、干湿循环、化学侵蚀、自然老化等各种环境条件下耐久性的研究进展,指出FRP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截面折算方法,推导了复合管应力解析计算公式;建立了分离式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钢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的应力、变形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复合管网状应力分布规律。通过静液压爆破实验证实了所提出的理论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可用于管道在应力和承载力等方面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材料(CFRP)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施工简便、工期较短等优点。介绍了CFRP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时,受弯、受剪、抗震的计算要则和施工工艺,以及在高浓度磷复肥工厂厂房加固后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段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抵抗干缩变形,同时通过温差应力计算,确保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温差应力不超过抗拉强度,实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原因,介绍了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涂料涂装,阐明了采用涂层防护对提高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FRP管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轴压极限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组合结构轴心受压后期强化阶段力学特征及组分材料相互约束条件的研究,归纳出FRP管与核心混凝土的轴压极限应力预测公式;运用合成法得到FRP管混凝土的轴压极限强度;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组合结构轴压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缠绕角与组合结构轴压极限强度之间呈非线性变化状态,且在不同的缠绕角范围内,轴压极限强度的变化趋势不同,组合结构达到强度极值点的纤维最佳缠绕角为72°。而约束管含量比与轴压极限强度之间近似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机理,进而分析了工程实例,并从选用水泥、控制水灰比、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