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3.
4.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马铃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5.
三偏磷酸钠制备玉米淀粉磷酸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磷酸化试剂能将玉米淀粉酯化成淀粉磷酸单酯和双酯的原理,采用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反应因素对淀粉磷酸单酯和双酯交联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分析选取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膨胀程度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三偏磷酸钠交联玉米淀粉颗粒的膨胀历程及结构特征,即随着淀粉颗粒交联程度的降低,颗粒的膨胀历程由中心脐点处爆裂膨胀方式转化为颗粒整体向外的均匀膨胀方式. 相似文献
7.
8.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并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9.
10.
依据磷酸化试剂能将小麦淀粉酯化成淀粉磷酸单酯和双酯的原理,采用化学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反应因素对淀粉磷酸单酯和双酯交联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选取最佳反应条件,即:pH值9.5,反应温度40℃,磷酸化试剂用量0.04%,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11.
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乙醇溶剂法进行羟丙基醚化改性,再采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剂和一氯乙酸进行处理而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对玉米原淀粉、羟丙基淀粉、交联羟丙基淀粉、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和交联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分析表明改性淀粉在1287 cm-1处出现羟丙基的吸收峰,同时在1328~1603 cm-1处出现了-COO-吸收峰,说明原淀粉已接入了羟丙基和羧甲基基团。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改性淀粉仍属A型衍射图,证实了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淀粉其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讨论了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交联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冻融稳定性、流变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LPA)、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退火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粒径大小、晶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退火处理会改变玉米淀粉颗粒的外貌,使其微孔增多,孔径增大;退火处理会增加玉米淀粉颗粒粒径;退火处理不涉及玉米淀粉晶体结构的变化;退火处理会使玉米淀粉糊化温度显著增高,糊化温度范围变窄;原玉米淀粉(NC)和退火处理玉米淀粉(AC)的溶解度和膨胀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退火处理玉米淀粉(AC)溶解度和膨胀率均小于原玉米淀粉(NC)。 相似文献
14.
15.
葛根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葛根淀粉颗粒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淀粉颗粒的大小、形貌、X—射线衍射图谱、α—淀粉酶的酶水解作用方式等,并与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葛根淀粉平均粒度为24.08μm,小于玉米淀粉的38.97μm;葛根淀粉和玉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接近颗粒中心,但葛根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不明显;葛根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为C型,玉米淀粉为A型,而两者的结晶度分别为18%和37%;葛根淀粉和玉米淀粉对α—淀粉酶的作用极为敏感,但在酶解方式上,葛根淀粉是在淀粉粒表面形成许多微孔并经脐心进入淀粉粒内部,而玉米淀粉则是被层层水解,在淀粉粒表面形成很少的微孔。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