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松辽盆地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参1井是北安地区目前钻遇下白垩纺最全的一口参数井,为建立北安地区深层标准剖面以便与松辽盆地深层地层、西北部、东北部的一些外围盆地相关层位进行时代对比,采用氢氟酸-盐酸冷处理方法对52块样品进行处理,在12块岩心样品中获得了孢粉化石。依据古生物岩性资料,北参1井深层601.5-3691.0m井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1个小层,4个组,分别为上侏罗统或下白垩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依据北参1井火石岭组岩性特征提出火石岭组二分的方案。将下部碎屑岩夹煤层划分为火石岭组一段,将上部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划分为火石岭组二段。火石岭组二分性在松辽盆地北部任11井、杜22井等许多井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2.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地质工作的基础,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区块的构造面貌、砂岩发育情况、油层分布规律。该通过对华池地区最近所钻新井与老井进行比较,确定了几个重要标志层,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沉积单元的划分和对比原则,澄清了以前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对现场录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永华  曹丽 《青海石油》2002,20(3):27-28
油泉子构造南有没有高隆起,是许多勘探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古生物介形类化石的鉴定与地层对比,阐述了对油泉水构造南部构造区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杨少勇 《青海石油》2000,18(3):15-19
通过对冷湖七号构造冷七1井所钻遇地层的岩性特征和电性特征、地层划分依据的简要总结和描述,归纳出了冷七1井的主要沉积相特征,进而对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油气显示活跃的地层与滨浅湖相地层的关系。根据冷七1井有利储层相带分布和发育层位,对冷湖七号构造的钻控的目标相带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野外地面露头地层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总结对比不同构造、不同时期蜀南地区及邻区奥陶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奥陶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下中奥陶统湄潭组,中上奥陶统十字铺组,上奥陶统宝塔组、五峰组。并对其地层特征及展布进行了详细研究,下奥陶统为陆源碎屑岩夹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中奥陶统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上奥陶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上部为海相碎屑岩。奥陶系各组地层西薄东厚、北薄南厚,整体呈西北薄、东南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江苏宁镇地区的野外剖面研究,分析了该区下古生界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特征,对该区下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5个二级层序、34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影响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层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主要受气候、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7.
南沙海域新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沙海域新生代沉积厚逾万米,目前已在第三系发现了近百个油气田,但在重要的基础工作-地层划分对比方面尚缺乏全区统一性研究,因此地域间对比可信度低,实用性差。文中综合应用岩性、古生物、地震资料,追踪对比标志特征明显、具有年代地层意义的诸多界面,建立了全区年代地层系统框架,从总体上看,所建立的纵向地层系统积叠关系在大区域上的对比可信。按地震反射波特征划分了以T7为界面的上、下两大波系和To-Tg的10个主要反射界面。通过连层对比,并应用古生物断带资料,赋予了各层序的时代内涵。研究表明,除早期断块高部位和继承性发育的隆起区外,南沙海域新生界发育完整,上古新统-第四系皆有分布,并可进行大区域追踪对比。  相似文献   

8.
轮南异1井中生代地层富含孢粉、鲎虫、叶肢介和介形类等化石,证实该井存在着下三叠统和中—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的阳霞组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卡普沙良群。三叠系与侏罗系的分界应位于井深4665m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万安盆地地震反射界面特征的描述,厘定了不整合界面;根据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的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构造运动的性质、影响范围和时限;分析了盆地基底及成盆时代,进行了地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并对部分地震层序予以命名。  相似文献   

10.
地质—地震综合地层划分对比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质-地震综合地层划分对比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运用该方法,依据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分别对梨树,德惠凹陷各井的地质层位和地震层位进行了标定,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进行地层划分。从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将由于构运动的阶段性而保留在两凹陷地层中的各种地质记录,如沉积旋回,不整合面,岩性,岩相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地震反射特征),作为进行两凹陷地层对比的标志,得出了梨树,德惠凹陷的地层划分对比结果,两凹陷之间的地质层位,地震层位之间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反映两者同处于同一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对珠江口盆地PY27-2-1井进行了高分辨率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18个生物事件,划分出17个化石带(或联合带)和18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井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框架。基于对珠江口盆地39口钻井钙质超微化石NN5和NN4带厚度分布特点的分析,认为“上薄下厚”是这两个化石带在盆 内分布的一般规律,PY27-2-1等井出现“上厚下薄”则是在非正常海相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现象,中对“上薄下厚”和“上厚下薄”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构造复杂,沙河街组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为了建立该区沙河街组准确的等时地层格架,统一地层划分对比标志,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岩心、测井、试油试采及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沙三段-沙一段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沙三段下亚段、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及沙一段;由低水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4种类型的10个体系域构成,对应11个砂层组.以旋回划分为依据,以岩相旋回-厚度法为主,"等高程"法为辅的总体思路,在该区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共分出81个小层;结合油气分布规律、各小层砂层厚度和砂岩含量得出沙二段的Ⅱ砂层组、沙一段的Ⅰ和Ⅱ砂层组为主力产油层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塔里木盆地东部奥陶纪地层划分对比问题,选择地层标准井——塔东1井开展了海相几丁虫生物地层学研究。研究认为:奥陶纪的几丁虫有13属33种,自下而上可划分5个组合带,其中Ancyrochitina alaticornis-Cyathochitina dispar组合带分布在突尔沙克塔格群,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早期;Cyathochitina calix组合带分布在黑土凹组,地质时代为中奥陶世大湾期末期—达瑞威尔期初期;Cyathochitina cf.campanulaeformis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5段,地质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Acanthochitina barbata-Angochitina capillata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2段底部,地质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Cyathochitina macastyensis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2段上部,地质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地区第三系地层的地质研究 ,采用数学地质方法对微量元素进行了最优分割、逐步判别等分析研究 ,建立了判别模式 ,以解决此类“哑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廊固凹陷旧州—固安构造带沙三段(Es3)的研究发现,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的地层对比结果不同于传统“粗对粗、细对细”的岩性地层对比结果。经过重新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对旧州—固安构造带进行地层对比,改交了传统“粗对粗、细对细”的地层对比方法,并修正了原有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代河地区地层层序不完整,没有古近系潜江组(E2q)特有的盐韵律标志层,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应用震井联合分级控制技术,确定了3个对比标志层和2个辅助层,解决了代河地区地质层位认识不清的难题,并将代河地区E2q精确划分为6个油组16个砂层。通过绘制单砂层平面展布图,发现岩性圈闭10个,预测石油地质储量614×104t,其中2个圈闭经过评价,落实储量石油地质157×104t。  相似文献   

17.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黑油山油田克拉玛依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其划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综合运用标准层对比法、沉积旋回对比法、厚度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对黑油山油田三叠系克拉玛依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为黑油山油田的油藏精细描述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8.
冷科1井古近系地层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科1井是柴达木盆地一口深达5200m的科学探索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比解决了该井井下地层的划分,统一了柴达木盆地东、西部其界线的对比。把柴北缘区半美星介、南星介井深标定到赛什腾凹陷1182-1179-1199地震测线上,为该区建立大区地层框架图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古生物特征、岩性特征及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入手,对克参1井白垩系划分对比进行了详细探讨,并解释了白垩系厚度巨大及未钻遇侏罗系的原因。指出:井探2700~6150米地层归属白垩系,可划分为三个组,本井未钻遇侏罗系。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主要含气层位是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河流沉积相变快、井网稀、工区大,使用单一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法效果不好,研究之初现场存在多种认识方案.采用标志层法(引入煤层作为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厚度法(相邻井地层厚度相当)、层序地层学法、密井网解剖法(从密井网解剖入手,认识地层变化规律,进而推广到稀疏井网)4种方法相互结合、闭合对比,并应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只针对砂组)和层面建模进行校验,形成了一套沉积环境复杂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综合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统一了地层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