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移动设备被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人们对智能移动设备的要求,适应不断发展的Web技术的应用需求,各种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应用大量涌现。本文首先从HTML5技术的新特征入手,介绍了移动应用开发的现状,进而分析HTML5在移动应用开发上的应用,最后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中小学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开发,指出了HTML5给移动学习和与开发者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Web技术以及不断提出的Web应用需求,HTML5应运而生。文中首先介绍了HTML5技术的新特性,然后分析了HTML5在移动设备应用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析比较了3个主要的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最后探讨了HTML5技术对开发者的影响,以及HTML5的发展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力求展现HTML5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并使开发人员初步了解应用HTML5技术开发移动应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HTML5在移动应用开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Web技术以及不断提出的Web应用需求,HTML5应运而生.文中首先介绍了HTML5技术的新特性,然后分析了HTML5在移动设备应用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析比较了3个主要的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最后探讨了HTML5技术对开发者的影响,以及HTML5的发展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力求展现HTML5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并使开发人员初步了解应用HTMI5技术开发移动应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HTML5技术自开发至今,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默认标准。基于HTML5的移动Web App正逐渐成为新兴的应用形式。文章首先介绍了HTML5的发展和HTML5的特点,接着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分类以及移动Web App的发展现状,最后说明了利用HTML5技术开发Web App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软件》2022,(12):146-148
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全社会范围普及,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了依赖性。面对Web技术应用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很好地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环境,建立在HTML5技术基础上的移动应用层出不穷。为了明确HTML5在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就要了解其所具备的特点以及技术应用中发挥的优势,使得Web程序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该技术合理应用,对于HTML5所具备的各种新特点合理应用,本论文着重于研究HTML5在Web前端开发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应用也在逐渐增多,HTML5就是在这种对于Web技术要求不断升级的时机下产生。目前HTML5已成为最为重要的Web开发语言,基于其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本文通过对HTML5的特性的简要介绍,对基于HTML5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HTML5的出现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业务模式,HTML5的发展与技术特点,然后对HTML5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部分案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与日俱增。iphone手机、Android系统手机中的浏览器也支持HTML5标准。HTML5是未来网页设计的新标准,目前大多数浏览器开始支持HTML5,基于HTML5的新功能开发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程序必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学习和使用HTML5标准可以开辟更大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HTML5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被誉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吸氧,深入HTML5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HTML5技术具有较好的数据存储、图像增强等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本文就基于HTML5页面设计的新媒体创新发展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师》2016,(2):41-42
在"移动互联网+"理念蓬勃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中,目前还是以Apps的开发作为其发展的主流,然而,随着HTML5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将会变得更加简洁,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HTML5的发展将会引领移动互联开发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HTML5是一项已经逐步走向完善的技术,并且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探讨了HTML5的技术特点,并且解析其为什么能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重大贡献。介绍了HTML5的发展之路、HTML5与HTML4的区别和自身的技术创新,对HTML5和移动互联网的现阶段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基于HTML5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最新平台。而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则对于移动web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较为彻底地分析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以及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中的一些较为关键的技术,以期为今后HTML5面向移动终端可以更好地进行应用而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HTML5在移动互联上的胜利刘宗凡:近两年来,炒得最火热的互联网词汇之一就是HTML5。在上期我们回顾了HTML5的历史和现状,现在请几位嘉宾来聊一聊自己的看法。谭剑仪:乔布斯在宣布苹果不支持Flash而转为支持HTML5后,iPad、iPhone等移动设备风靡一时,安卓设备后来居上,移动互联风光无限。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超出传统PC互联网的规模,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要在互联网上取胜,就必  相似文献   

14.
基于HTML5技术的网页和应用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和可用性,用户的体验也非常友好,非常适合用于移动应用程序和游戏开发中,代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归纳了HTML5的新特性,通过比较教学的方法讲述HTML5与传统的HTML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学会HTML5的新特性并掌握新特性的使用方法。同时,在课堂上结合W3School TIY平台的演示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结合科学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真正掌握HTML5的应用与开发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一种HTML5云文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HTML5云文件系统,使得HTML5应用能够像访问传统文件系统一样访问云存储。HTML5云文件系统充分利用了浏览器的HTML5特性,实现了云存储数据的本地缓存和离线操作,提高了云存储的访问效率。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和多用户、多终端访问的需求,实现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同步等功能,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HTML5和移动互联网是最前沿的Web技术,应用HTML5可以很好地进行移动应用的开发,研究HTML5进行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技术,探讨jQuery、微格式、微数据、Websocket、Web Workers、Ajax、地理定位等新技术的应用,并对针对不同的移动平台进行Web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变得愈发重要,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对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主要针对HTML5开发技术的功能类型及优势进行分析,并从页面设计、定位导航、跨平台应用以及绘图等方面,细化分析HTML5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的应用,以期为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同时缩短移动互联网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8.
颜历  沈海 《计算机教育》2013,(11):112-112,118
<正>2013年3月22日,第六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暨HTML5移动应用开发邀请赛在广州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赛积极响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以往大赛的成功经验上不断创新,鼓励参赛团队使用HTML5以及OpenWeb Platform技术进行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并引导其在面部识别、语音命令和手势控制等感  相似文献   

19.
与Native应用相比,移动web应用能很好地解决目前Native操作系统割裂的问题,将为产业链各方带来全新的平等竞争机会,引导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新模式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HTML5移动web应用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基于HTML5移动web应用相关技术标准的发展情况,随后对基于HTML5的移动web应用及终端的技术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从HTML5移动web应用、技术标准及终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HTML5的简洁、高效和良好的图形性能等新特征,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开发商使用HTML5技术进行Web移动端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对微商城的建设,采用HTML5技术实现海油电商平台推广宣传、产品信息展示、用户移动端注册、订单等信息查询、在线客服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