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户在跨越本地信息系统扩展外部业务,与其他逻辑隔离的PKI/PMI信任域的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时,会出现相互信任问题和资源访问的权限问题,亟需一种更灵活、更安全的管理平台来管理跨系统身份和授权访问,以提供安全通信和信息互联共享.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PKI/PMI技术的跨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使用角色及中介角色映射和代理访问技术,能够灵活的对跨系统应用的身份和授权进行管理,本文研究了该平台的组成原理、跨系统访问的信息交互流程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论文探讨了基于PKI和PMI的数字图书馆安全易管理模型,提出基于PKI和PMI技术体系的访问控制方案。使用公钥证书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属性证书实现用户的授权访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文章所出的访问控制方案是基于PKI和PMI的技术体系。使用公钥证书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属性证书实现对用户的授权访问,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网络资源的安全访问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PKI/PMI的多域单点登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王薇  张红旗  张斌  杨智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1):150-15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和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的多域单点登录模型,该模型使用公钥证书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属性证书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并采用分布式认证方法,支持用户跨域访问应用服务器,有效实现了多域环境下的单点登录。最后,讨论了与原有应用系统的无缝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文章所出的访问控制方案是基于PKI和PMI的技术体系使用公钥证书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属性证书实现对用户的授权访问,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网络资源的安全访问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6.
PKI/PMI是新兴技术,PMI标准为移动代理的授权管理实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PKI通过方便灵活的密钥和证书管理方式,提供了在线身份认证的有效手段,为应用系统奠定了安全基础。从基本理论、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分析了PKI/PMI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单点登录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KI/PMI的单点登录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在网络科技资源应用集成环境中的应用.新模型利用公钥证书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而将授权管理任务独立出来交予属性证书完成,完全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并且能够与原有业务系统无缝结合,可实现一个安全、灵活的单点登录访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SAML单点登录安全服务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断言标记语言SAML是让互相信赖的双方可以交换安全相关信息的一个XML架构,它定义了不同系统之间安全服务交换认证和授权信息的机制,单点登录技术SSO是实现集成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的有效方法,通过对传统的SSO分析,提出一种基于SAML、利用PKI/PMI的单点登录企业级的应用系统,有效解决跨域系统和异构应用平台的一次认证、全程访问的安全信息交换;成功在“金税三期”资源整合中界面整合及门户项目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PMI授权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是目前能够解决大规模网络安全问题的可行方案,但国内的PMI应用才剐起步。文中介绍了一种PMI授权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详细论述了系统授权管理的接口设计,为PMI应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实例。该系统采用PMI/PKI技术、LDAP数据库和RBAC模型等,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通过将访问控制机制从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中分离出来,屏蔽了安全技术的复杂性,使访问控制机制与应用系统之间能灵活而方便地结合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周彦萍 《微机发展》2010,(3):167-171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是目前能够解决大规模网络安全问题的可行方案,但国内的PMI应用才剐起步。文中介绍了一种PMI授权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详细论述了系统授权管理的接口设计,为PMI应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实例。该系统采用PMI/PKI技术、LDAP数据库和RBAC模型等,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通过将访问控制机制从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中分离出来,屏蔽了安全技术的复杂性,使访问控制机制与应用系统之间能灵活而方便地结合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属性证书的PMI授权管理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钥基础设旌PKI技术通过方便灵活的数字证书与密钥管理机制,解决了可信的身份问题。但是,仅仅依靠PKI机制无法完全满足大型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授权管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需求。该文在深入研究PMI及属性证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属性证书的PMI授权管理模型,并对模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当前的数据库安全技术,并研究了PKI公钥和PMI授权管理技术,实现了PKI/PMI认证方式以及基于角色访问的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基于PKI/PMI结合的数据库安全系统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3.
PMI是一个新的信息保护基础设施,能够与PKI和目录服务紧密集成。PMI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能够系统地建立起对合法用户的特定授权。PMI通过结合授权管理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消除了PKI的弱点,提供将PKI集成到商业计算环境的应用模型,而不只是将PKI的应用限制在用户安全解决方案上,因此,基于PMI的授权应用前景很好。文中介绍数字校园及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概念,分析PMI技术的授权管理模式的特点,重点叙述PMI与PKI,URP应用系统的逻辑关系,并设计与实现URP中的授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PKI/PMI的应用安全平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文章所提出的应用安全平台是基于PKI和PMI的技术体系,它实现X.509标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安全通信协议、S/MIME邮件加密协议、PKCS#7数字签名标准等。采用高度集中的用户身份管理和访问权限设定,以及多种审计技术,为复杂网络系统和不同应用提供可管理的复合安全技术,实现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信息加密,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PMI是一个新的信息保护基础设施,能够与PKI和目录服务紧密集成.PMI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能够系统地建立起对合法用户的特定授权.PMI通过结合授权管理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消除了PKI的弱点,提供将PKI集成到商业计算环境的应用模型,而不只是将PKI的应用限制在用户安全解决方案上,因此,基于PMI的授权应用前景很好.文中介绍数字校园及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概念,分析PMI技术的授权管理模式的特点,重点叙述PMI与PKI,URP应用系统的逻辑关系,并设计与实现URP中的授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Web资源的安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技术的安全访问控制系统。该系统依据身份证书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使用权力证书为用户授予访问权限,通过角色策略控制对Web资源的访问。同时,还提出一种获取并管理Web资源信息的方案。该系统对Web资源的安全访问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提供了灵活安全管理授权机制,公钥基础设施(PKI)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认证系统,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提供了有效授权和访问控制管理。为了满足现在的安全需求,结合X.509公钥证书(PKCs)和属性证书(ACs),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PKI/PMI的数字化校园安全认证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PKI和PMI各自的优点,借助RBAC模型中的角色概念,设计了一个基于PKI/PMI的联合认证系统方案,并应用于数字化校园中。该方案由PKI、PMI及访问控制三大子系统组成,利用公钥证书和属性证书分别实现用户的身份鉴别和权限授予。介绍了访问控制子系统的详细设计。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了身份统一认证与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于Web访问控制的PMI的一种构建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日益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身份识别及授权访问问题也日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在PK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一种新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权限管理基础设施PMI。简要介绍了PMI的功能及其基本构架,详细论述了一种应用于网络的基于角色访问的PMI权限系统RBAC/Web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RBAC/Web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特权管理基础设施的实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设计用来补充公钥基础设施(PKI)的不足,它可以为PKI所认证的实体提供特权管理服务。类似于PKI的公钥证书,PMI也提供了X、509的属性证书(AC)。同时,PMI也定义了相应的一般模型。委托授权模型,角色模型,这些模型展示了PMI的工作框架。通过使用属性证书和这些模型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将PKI和PMI集成在一起,为开放系统提供与应用相关的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加解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