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600 tex玻璃长丝束为经纱,2 000 tex玄武岩长丝束为纬纱,试织了3种不同梁高的T字形三维整体机织物,并采用VARTM(Vacuum Assistant Resin Transfer Moulding)成型工艺制备成复合材料。测试了3种T字形三维整体机织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梁高为12 mm的材料吸收能量最多,受到的冲击强度最大;梁高为0 mm的材料吸收能量最少,受到的冲击强度最小。不同梁高的T字形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型机织针织复合织物的结构特点,分别选用不同线密度的高强高模玄武岩纤维作为经纱、纬纱和针织纱编织织物,以其作为增强体,采用VARTM工艺制作玄武岩纤维/乙烯复合材料.为提供这种新型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依据,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横向、纵向和斜向拉伸性能,并对各个方向的拉伸应力与应变特征曲线及其拉伸断裂形态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试织了玄武岩长丝/芳纶双层机织间隔纱织物。双层机织间隔纱织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三维立体机织物,其潜在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纺织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增强材料,根据风机叶片对增强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选择玄武岩长丝、芳纶做基本原料,设计并试纺了玄武岩长丝/丙纶包缠纱。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包缠纱在300捻/m时断裂强力达到最大,可用于面层组织织造;选用芳纶纱线作为接结纱,以平纹作为面层组织和接结组织的基础组织。探讨了双层机织间隔纱织物结构的影响因素,形成了双层机织间隔纱织物的织造技术,丰富了三维立体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库,采用手糊法制备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沿不同方向的拉伸力学性能。复合材料以三维正交机织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基于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成型并制备试样。测试了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该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90°(纬向)的拉伸性能优于0°(经向),但断口处存在严重的纤维抽拔和界面脱粘现象;增强体结构中经纱和纬纱含量对拉伸性能影响较大,面内某一纱线含量高,则该方向拉伸性能就强。同时,Z纱有效地改善了普通层合板复合材料拉伸分层失效的缺陷,但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型的机织针织复合织物的结构特点,分别选用不同线密度的高强高模玄武岩纤维作为经纱、纬纱和针织纱编织这种织物,以其作为增强体,采用VARTM工艺制作了玄武岩纤维/乙烯复合材料。为提供该新型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依据,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弯曲性能,并对各个方向的弯曲载荷-挠度特征曲线及其弯曲断裂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轴向弯曲性能,横向和纵向的弯曲性能均优于斜向,其弯曲断裂都表现一定的塑性,弯曲能量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6.
王静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7):34-35,51
为了解决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中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和热塑基体浸入预型件这两大难题,开发了织造预型件的微编纱。此纱是将一种纤维采用编织绳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包覆在另一种纤维外部而形成,外覆纤维用丙纶,内部纤维用玻璃纤维。通过摩擦实验,表明该微编纱能有效地保护增强纤维,能满足织物组织较复杂的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条件。对微编纱的加工原理、工艺参数的选定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详细阐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结构特征、织造原理及织造工艺,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成型,制成复合材料,并分析其内部结构。结果表明:由普通织机改造的多综眼多剑杆织机可以织造三维正交机织物,成型后复合材料内的纱线形状和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树脂较好地渗透到织物内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纤维体积分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讨4种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要点及其隔声性能。以110tex的玻璃纤维复丝为经纬纱,织造了4种经密相同的平纹、斜纹、加强斜纹和纬二重织物;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成形法制备了4种织物的复合材料;计算了4种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进行了隔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种机织复合材料随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其隔声性能增强。认为:通过增加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可以提高其隔声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玻璃纤维为经、纬纱,以芳纶纤维为接结纱制备三维正交机织物,以玄武岩纤维为经、纬纱制备层压织物,再分别以上述两种织物作为增强体,乙烯基树脂为基体制备增强复合材料。对两种复合材料以310~790 m/s的子弹初始速度进行弹道冲击实弹试验,对两者的弹道冲击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比较两者的抗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值远大于玄武岩层压复合材料,子弹冲击复合材料靶板后的剩余速度与子弹冲击复合材料前的初始速度呈线性关系,弹道极限速度V_(50)与初始入射速度的关系曲线与入射速度-能量吸收的拟合曲线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0.
王静 《江苏纺织》2005,(5):37-41
为了解决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中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和热塑基体浸入预型件这两大难题,开发了制备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即微编纱的编织——用微编纱织造三维机织预型件——复合固化成型。该工艺的创新点是利用微编纱来织造三维机织预型件,然后复合成型。对微编纱的性能做了基本的介绍,主要探讨了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及复合成型工艺,这为日后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特细号苎麻嵌入式复合纱的开发要点。阐述了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原理,通过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及使用长丝卷绕设备,利用苎麻短纤维与水溶性维纶长丝成功纺制出12.7 tex嵌入式复合纱,并与同号传统环锭纺苎麻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伴纺纱进行了质量对比。由该纱织制的织物经退维处理后,可得到的4.9 tex苎麻纱轻薄织物。认为:苎麻水溶性维纶嵌入式复合纱结构稳定、强力较高、条干均匀、毛羽少、纱体光洁,提高了苎麻纱的服用性能,为开发高档麻类面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探讨棉海藻纤维氨纶赛络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及工艺优化。棉与海藻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方式,选取5种混纺比,即75∶25、70∶30、65∶35、60∶40、55∶45进行混和,分别对氨纶丝预牵伸倍数、喇叭口间距、细纱捻度进行正交试验,并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各试验方案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棉海藻纤维混纺比60∶40,喇叭口间距1 mm,氨纶丝预牵伸为3倍时,细纱捻度56.6捻/10 cm或氨纶丝预牵伸为3.25倍时,细纱捻度61.6捻/10 cm是32 tex棉海藻纤维氨纶赛络包芯纱的较优工艺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3.
UHMWPE fiber ha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specific modulus, hut poor moisture absorption.In the paper, with viscose staple fiber as the outer fiber, and UHMWFE staple fiber yarn( 14.75 tex) and filament( 16.67 tex) as the core yarn, 34 tex core-spun yarn was spun.With viscose staple fiber as the intermediate fiber, and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 14.75 tex) and filainent( 16.67 tex) as wrapping fiber, 34 tex Sirofil yarn was spun.The performance of Sirofil yarn was optimized by changing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or filament and the fiber stra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yams with the same linear density, except for elongation at break, core-spun yams and Sirofil yams with UHMWFE filament as the core yam or wrapping fiber were better than core-spun yams and Sirofil yarns with UHMWFE staple fiber yarn as the (tore yarn or wrapping fiber in strength, evenness and hairiness.When Sirofil yams are spun,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and fiber strand is preferably 8 mm, and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filament and fiber strand is preferably 6 mm. © 2021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
采用9.8 tex(60S)的茶花油纤维、艾草纤维、德绒纤维混纺纱(25∶25∶50)和2.2 tex(20 D)氨纶交织,在32针/25.4 mm的日本福原双面机上,开发茶花油弹力棉毛面料和茶花油抽针棉毛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设计思路、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提出编织过程中要注意氨纶丝翻丝问题,并采用复合茶皂素前处理工艺,简化染整工艺路线,缩短面料高温湿热过程。同时,对面料的抗菌性、保湿性、保暖性、透气性等功能性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茶花油功能针织面料具有显著的保暖及天然抗菌亲肤效果,是开发功能性健康内衣休闲产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聚酯(PET)长丝/棉复合纱斜纹织物的保形性及服用性能,利用PET长丝与纯棉纱开发了3种线密度为9.8 tex的纱线,并以二上二下斜纹组织织造了4种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折皱回复性、免烫性、尺寸稳定性、悬垂性等保形性能,强伸性、拉伸弹性、顶破性等抗变形性测试,以及手感风格、透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纯棉纱织物与复合纱织物的保形性与服用性能。结果表明:PET长丝/棉复合纱可改善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提高免烫等级,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包芯纱织物比包缠纱织物有更好的保形性,更高的免烫等级,是免烫衬衫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其存在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陷。文章采用物理抗皱技术,将大豆蛋白纤维和超细特涤纶进行混纺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超细涤纶高档特高细号抗皱纱线,详尽地探讨了其纺纱工艺,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纺制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40/30/30 18.4 tex混纺针织纱,根据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合理选择三种纤维混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组分纤维优势;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优化梳棉、粗纱及细纱工艺配置,控制好各工序车间温湿度,最终解决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散湿严重、纤维间抱合力差、可纺性差等技术难题,顺利纺制了合金锗纤维混纺针织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桑皮纤维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及性能。采用微波-酶-化学辅助技术制备桑皮纤维,利用转杯纺生产工艺流程纺制桑皮纤维棉混纺转杯纱,通过对桑皮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合理选择原料混纺比、正确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最终使纺纱顺利进行;同时对所纺混纺纱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的抗菌性、条干均匀度以及毛羽水平均明显优于苎麻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虽然其拉伸断裂性能较差,但可满足织造需要。  相似文献   

19.
腈氯纶是一种具有阻燃作用的改性腈纶纤维,利用腈氯纶和玻璃纤维长丝生产的喷气纺包芯纱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以27.8tex腈氯纶玻璃纤维包芯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配置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14.69 tex(40S)黏胶基罗布麻与黏胶混纺纱(30∶70)、14.62 tex黏胶基羊毛蛋白与精梳棉混纺纱(60∶40)和14.58 tex精梳棉纱,在28针/25.4 mm的PL-KD型双面针织机上,开发复合抗菌保暖功能的双罗纹针织面料。详细介绍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测试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服用性能及抗菌、吸湿发热保暖、抗静电、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吸湿发热、蓄热保暖、透气、透湿、抗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可广泛用于秋冬季薄型保暖服饰,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