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情字井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区.经构造、沉积、储层、成藏模式等研究证实,有效烃源岩与砂体的叠合范围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三角洲前缘相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型砂体,岩性控制油气分布,储层物性、断层、低幅度构造控制油气富集高产.保康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大情字井地区向斜型的构造背景配置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使该区成为叠加连片、复合型的岩性油藏含油区.  相似文献   

2.
大情字井地区低孔、低渗型岩性油藏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情字井地区是吉林油田“十五”期间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性油藏含油区,具有上亿吨级的储量规模。其主要含油储层由于层内非均质性、沉积、压实等原因,具有薄互层(3—5m)、低孔、低渗的特点。明水组末期构造反转使砂体前缘抬起;向斜型的构造形态与西南保乾砂体前缘配置为岩性圈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青一段生油凹陷至乾安次凹与黑帝庙次凹的鞍部,油气供给充足,油气向错叠连片的岩性圈闭内聚集成藏,从而形成了大情字井地区叠加连片的大面积、低孔、低渗岩性油藏含油区。  相似文献   

3.
基底断裂对松辽南部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松辽盆地南部主要发育北东、北西和东西向3组基底断裂,受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表现为伸展、走滑和挤压多种活动性质.以长岭凹陷、英台四方坨子两个地区为例,分析了基底断裂对盆地区域构造格架、二级构造单元和次级断层形成与展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岭凹陷发育北东向的基底断裂,控制北西向次级断层带的形成;英台四方坨子地区沿嫩江存在一条北北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与北东向的哈拉海等基底断裂共同作用,使次级断层展布方向以南北向为主;北西、南北向次级断层对形成大面积断层岩性油藏有重要控制作用;北西向基底断裂呈右行走滑性质,主要起到调节北东向断裂带延伸方向的作用;北东向断裂带、近南北向的嫩江断裂带附近是下一步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储层特征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特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大情字井地区西部青山口组为低渗岩性油藏,综合运用铸体薄片、岩心砂岩薄片和压汞分析等资料,对储层物性、岩性、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青山口组储层物性总体表现为低—中孔、特低渗—低渗储层,对青山口组砂岩评价分为4类,其中以Ⅲ和Ⅳ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结合生排烃史,构造演化史及运聚条件,分析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黑帝庙构造带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过程及主要成藏期,认为明水期末-第三纪应是主要成藏期。图4参6(魏志平摘)。  相似文献   

6.
大情字井地区压裂效果试井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大情字井地区地质特点,运用理论研究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34口井115层试油资料的分析和33口井78层的压裂检验及其效果评价,探索出了适合大情字井地区压裂效果评价方法,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情字井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相与岩性油藏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大情字井地区位于长岭富油凹陷的中部,呈向斜型构造形态,以青山口组一段为主要目的层发现亿吨级油田。沉积相带研究表明,区内储集层主要发育于通榆-保康三角洲沉积体系,青一段至青三段沉积环境由“深湖型”过渡到“浅湖型”。青一段与青二段沉积环境相似,均发育“深湖型”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储集体平面展布为多个独立的、顺源窄条带状的河控坝体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且多期次储集体错叠连片分布,为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提供了条件。岩性油藏综合分析得出,该区青二段具有与青一段相似的相带展布特点,有利于形成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方式,尚具有5000万t的勘探潜力,是下一步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方向。图7表1参12  相似文献   

8.
大情字井油田岩性油层开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大情字井油田大规模产能建设区块越来越少,资源品质逐年变差.为保证优质高效的产能效果,应用沉积微相、储层预测技术揭示砂体宏观展布规律,采取多种组合技术提高砂体刻画精度,优选受单砂体岩性、物性控制的油藏,优化井网部署,使隐蔽岩性油藏得到高效开发.2005~2008年累计动用地质储量10 277×104t,新建产能237.4×104t,平均每年动用地质储量2 570×104t,建产能59.4×104t.  相似文献   

9.
大情字井地区青一段沉积微相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单井相、剖面相分析,在青山口组一段沉积时期,湖水继续扩张,自下而上湖水到青一段沉积末期扩张到最大。在本区青一段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砂岩在青山口组内广泛发育,是最重要的储层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重矿物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吉林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Ⅳ砂组和Ⅴ砂组的沉积背景、物源方向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一前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了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重力流等沉积微相,储油砂体以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微相为主。编制了Ⅳ砂组和Ⅴ砂组10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对砂体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沉积环境为以西南保康水系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砂体以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为主,其中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呈南西一北东向展布,向东逐渐减薄,河道的侧向摆动造成了砂体的叠置或切割,形成了条带状和断续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于松辽盆地油气分布有序性的研究较为薄弱,其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以该盆地油气勘探新区——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为例,从油气藏类型、储量丰度、油气相态等方面刻画了该区油气分布的有序性,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划分出S2、S203和S201等3个油气运聚单元,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进行定量评价,明确了油气分布有序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自北部洼陷带向西部构造带,该区油气分布在相态上体现为气藏—油气藏—油藏的有序变化,油气藏类型上则表现为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的渐变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上呈现出储量及其丰度逐渐增加的趋势;(2)该区油气分布有序性受控于3种因素,断—源时空配置的有效性控制了油气相态分布的有序性,不同运聚单元边界条件的差异性控制了油气藏类型分布的有序性,断—源—砂—盖配置的差异性则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的有序性。结论认为,S201运聚单元的油气成藏条件最为优越,源—断—砂—盖配置最好,勘探潜力最大,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  相似文献   

12.
从构造格局背景、沉积层序演化背景和油气成藏石油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资源条件。其区域油气成藏耦合关系良好,复合圈闭的定型期稍早于或同步于大规模烃源成熟期,油气生排烃后就近运移至复合圈闭中而聚集成藏,断层和砂体作为输导通道与复合圈闭相互优势匹配。在一系列走向近南北的正断层与各种类型砂体圈闭的相互配置下,详细解析认为其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主要有6种成藏模式。有利成藏区带评价预测出腰英台地区西部断坡带以东区域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受构造演化格局与沉积相带叠置关系的双重控制,腰英台地区具有亿吨级大中型整装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沉积微相与砂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勘探重点已由构造油藏转为隐蔽性岩性油藏,非主力油层青二段成为今后主要勘探目标。对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重矿物、地震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对主要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主力小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规律。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呈条带状SW—NE向展布,向东逐渐减薄,受河道侧向摆动影响,砂体呈叠置或切割分布,形成复合条带状砂体和断续砂。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不同构造区带油气藏类型及规模差异较大。基于地震资料解释分析,对长岭断陷的不同构造区带的断层特征、断层形成机制及活动性质开展了研究,结合勘探实践,探讨了断层对长岭断陷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不同构造区带的重点勘探方向。长岭断陷发育断陷期、拗陷期及反转期3期不同性质的断层,断层形成机制为在北北东向左行拉张走滑的应力背景下,产生次级的北东向(P剪切)、南北向-北北西向(R剪切)以及北西向(T破裂)断层。不同构造区带的断层活动有较大差异,断层对长岭断陷烃源岩分布、相关圈闭的形成以及油气运移和调整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构造定型早、拗陷期断层活动微弱的地区,原生油气藏保存较好,要注重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原生油气藏的勘探。而在断层活动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存在反转的深大断层及走滑断层地区,次生油气藏是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天然气藏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在长岭断陷火成岩天然气成藏条件以及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关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岭断陷烃类气藏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低凸起带腰英台、达尔罕构造及东部斜坡带双龙构造,其中营城组爆发相凝灰岩和溢流相流纹岩为最有利的储集层。控制天然气富集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断陷层深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宏观上控制油气分布;②火山岩体及其有利的储集相带控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③深大断裂是油气形成的重要条件;④良好的盖层和侧向遮挡条件决定了纵向上油气的分布;⑤在基底断裂沟通良好的前提下,早期充注的烃类与晚期CO2形成有机-无机混源气藏;⑥大型继承性古隆起(古斜坡)、地层超覆尖灭、火山岩体形成的复合圈闭是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松辽盆地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不清的难题,利用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疏导体系、油水关系、油藏类型以及油藏控制因素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葡萄花油层油气来源、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葡萄花油层原油主要来自西部的三肇凹陷和东部朝阳沟阶地局部地区青一段,还有一部分来自下伏扶杨油层;区内断裂可以分为油源断裂、疏导断裂和封闭断裂,其中疏导断裂在研究区中广泛分布;西北砂体主要为内前缘河道砂,东南部主要为外前缘席状砂,西北部砂体的储集性和物性好于东南部。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油源断裂和砂体共同控制,成藏模式主要有“近源成藏”模式和“上倾成藏”模式两种。对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研究,对下一步葡萄花油层确定勘探目标和储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精细沉积体系分析和构造-古地貌恢复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对长岭凹陷坳陷期盆地发育特征和沉积过程开展了整体性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坳陷时期长岭凹陷呈现多环坡折带控制下的隆洼格局,坡折带的存在不仅分割了空间上的地理单元,而且控制了空间上的相带分异,从而造成主要目的层段古地貌形态与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以此为基础,在研究区划分出4个有利勘探区带:隆起带--平原岩相域,斜坡带--前缘近端岩相域,深坳带--前缘近端岩相域,深坳带--前缘远端岩相域,为深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成藏要素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松辽盆地南部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三大地质要素.三角洲前缘相带中砂岩、泥岩地层交互发育,控制着岩性油藏总体含油范围;与砂体分布方向近于垂直相交的北北西向断层为岩性成藏提供了有效的侧向封堵条件;湖侵过程中形成的多套湖相泥岩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盖层,是形成大面积含油的必要条件.西部、西南、东南3个大三角洲的前缘相带是下一步寻找大面积岩性油藏的主攻方向,也是近期寻找地质储量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