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究固、液发酵方式在重组毕赤酵母单宁酶工程菌的形态、产酶量及酶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重组菌株在固、液发酵方式下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固态发酵条件下,重组菌株能够积累更多的生物量,当培养48 h后积累的生物量比液态发酵高22.3%;经电镜分析发现,固态条件下,重组菌株个体之间更容易出现聚集,并伴随着有生物膜的产生;在不同甲醇体积分数诱导下,固、液发酵的重组菌株的产酶量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诱导两者最高产酶量的甲醇体积分数却存在差异,分别是2%和3%。进一步研究发现,固、液发酵条件下,重组菌株发酵的单宁酶酶学性质也存在一定差异,固、液态发酵单宁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0 ℃和为20 ℃,且酶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其余酶学性质差异不显著。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固态发酵生产的单宁酶存在不同的修饰,这可能是造成上述性质差异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固、液发酵条件下,重组单宁酶毕赤酵母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的差异,为高效制备单宁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液态发酵食醋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液态深层发酵食醋的现状,对固态发酵食醋与液态发酵食醋在生产技术和风味上进行了对比。对提高液态发酵食醋质量和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提高原料氨基酸含量,乳酸菌、酵母菌共酵,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延长酒精发酵期,延长贮存期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人工发酵蜂粮的发酵方式,对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的蜂粮的乳酸菌活菌数、感官评分、总糖、总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液态发酵的蜂粮中的乳酸菌活菌数多于固态发酵,且其营养成分也优于固态发酵。固态发酵的蜂粮的乳酸菌活菌数最大值为1.65×107 CFU/g,感官评分为4.02分,总糖含量为45.9%,总蛋白含量为23.9%,总氨基酸含量为1.52 g/100 g。液态发酵蜂粮的活菌数达到2.12×107 CFU/g,感官评分为4.44分,总糖含量为46.8%,总蛋白含量为24.3%,总氨基酸含量为1.54 g/100 g,尤其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较高。结果表明,蜂粮液态发酵方式优于固态发酵,可以用液态发酵进行蜂粮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4.
王燕  罗茂飞  梁燕 《中国酿造》2013,32(11):55-58
针对一株用于猕猴桃及橙子果酒发酵皆较优的酿酒酵母GJ-JS1,初步探索其各项发酵特性,对其发酵条件筛选得到:初始糖度0.115g/mL,初始pH值应控制在2.8~3.4之间为宜,发酵初始菌浓度2.32×104个/mL。对GJ-JS1进行耐受实验得到:该菌株发酵时间最好控制在24h~36h内,发酵pH值不低于3.2,综合分析得发酵酸度以pH3.2~3.4为宜。酒精度可控制于6%vol左右,糖浓度不高于200g/L,有利于菌株生长。  相似文献   

5.
张聪芝  王永伟  李浩  蒲春  谭莹  朱江 《酿酒科技》2015,(4):37-40,45
通过摇瓶液态和固态麸曲单菌株发酵以及10 L罐混菌发酵研究,分析比较了11株功能性酵母菌株的发酵性能;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各菌株所产风味物质,发现各菌株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发酵互补,极大丰富了发酵产物,有效丰富了特种调味酒的风味物质及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灵芝固态发酵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和三萜含量为指标,探讨了8种灵芝菌株固态发酵菌丝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固态发酵菌丝得率、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差异较大,紫芝菌丝得率最高,达到了21.66%;云芝单位菌丝体多糖含量最高,为8.16%;赤芝和树舌灵芝单位菌丝体三萜含量最高,分别为1.13%和1.08%。8种灵芝菌株中紫芝单位培养基的多糖产量最高,达到了0.996%,赤芝单位培养基的三萜产量最高,为0.173%,因此紫芝适合于固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而赤芝适合于固态发酵生产灵芝三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液态发酵培养猴头多糖。结果种子菌龄在84 h时菌株的产多糖能力最强,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 d。结论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液态发酵培养猴头多糖.结果:种子菌龄在84h时菌株的产多糖能力最强,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d.结论: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深层发酵技术制备真菌产物 ,既要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的菌株 ,也要有合适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经对金耳 980 0菌株的培养特征研究发现该菌由 2种菌丝专一性搭配生长 ,其中一种无性生殖为酵母状出芽生殖的是金耳菌丝 ,另一种是它的伴生菌 ,金耳菌丝依赖伴生菌生存。对该菌株的培养发酵条件研究表明 :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大豆。最适培养温度为 2 0~ 2 5℃ ,初始pH为 6 2 ,发酵罐最佳通气量 0 7m3 /min ,最佳搅拌转速为10 0r/min。选定发酵产物次生代谢物比例较大的多糖为质控指标 ,正交筛选出种子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培养基配方。 3 0L发酵罐试验 ,结果稳定。发酵液经后处理制成富含多糖的营养饮料  相似文献   

10.
张应莲  黄永光 《酿酒科技》2012,(12):31-33,36
对从酱香大曲中分离的白地霉菌株Geotrichum candidum MTBD进行了鉴定,并对该菌株的固态发酵和液态条件下产蛋白酶及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及该菌株利用酿酒原料的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产较高活力的蛋白酶,发酵代谢产物包括酸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类、含氮化合物等多种成分,与茅台地区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也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主要功能菌株,对提供发酵动力和风味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醇添加量为200 mg/L时效果最佳,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对羟基苯甲醇)使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22.73%,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24%,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灰树花生长从第8天趋于稳定,葡萄糖作为碳源不断被消耗并且胞外多糖逐渐合成,到第10天二者趋于稳定。此外,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减少,部分转化为天麻素。  相似文献   

12.
海藻糖在灰树花深层发酵中的积累及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索了灰树花深层发酵与多糖提取的工艺 ,并对海藻糖与多糖产生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土豆 6 %、麸皮浸汁 2 %、葡萄糖 1%为培养基 ,在 2 5℃下培养为灰树花适宜的培养条件 ;灰树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 :加水倍数 2 5,醇沉浓度 90 % ;海藻糖累积于快速生长期之后的稳定期 ,用 37 5℃处理灰树花菌丝体可获较高的产量 ;灰树花胞内多糖含量与海藻糖含量同时在稳定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灰树花的液态深层发酵条件,并考察不同发酵罐类型对灰 树花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50 L发酵罐进行了扩大培养。 结果表明,利用7 L搅拌式发酵罐,灰树花的最优液体深层发酵条件为培 养温度23 ℃,搅拌速度120 r/min,通气量3 L/min。 在此优化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1.659 g/L和3.658 g/L, 且高于气升式发酵罐。 在50 L搅拌式发酵罐中成功实现了扩大培养,其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3.238 g/L和3.178 g/L。  相似文献   

14.
在灰树花深层发酵系统中加入天麻提取物,以灰树花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量为指标,对天麻提取物添加量进行优选;利用HPLC对天麻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天麻提取物灭菌前后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及巴利森甙)含量的变化,并研究其促进灰树花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的关键成分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7%(体积分数)天麻提取物可以促进灰树花菌丝体生长和胞外蛋白的合成,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量在发酵第11天时达到最大值;在天麻提取物灭菌后,巴利森甙含量明显减少,天麻素含量明显增加;天麻提取物加入灰树花发酵体系14d后,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含量均降低,但巴利森甙含量增加了161.11%。  相似文献   

15.
灰树花多糖是灰树花中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之一,通过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天麻,可以提高灰树花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产量。基于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方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得到了天麻醇提液浓度为7%(v/v)时,灰树花菌体生长、EPS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天麻醇提液浓度为7%(v/v)时,灰树花发酵产胞外多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徐利  周丽伟  郭文强  张亚萍  陈彦 《食品科学》2016,37(11):143-146
对食用药用真菌灰树花发酵进行建模,获得使目标发酵产物达到最大产量的培养条件。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并采用遗传算法预测优化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预测灰树花发酵过程。运用此方法可在灰树花发酵生产过程中根据所需产物控制发酵条件与时间,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是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可用液体深沉发酵大规模生产。对锌含量、马铃薯、葡萄糖、麸皮、接种量等对灰树花的影响以及对灰树花深沉发酵富集锌元素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马铃薯含量为250 g/L,葡萄糖为30 g/L,麸皮为20 g/L,锌含量50 mg/kg且接种量为20%时菌丝体生长较好。当锌含量大于1 000 mg/kg时,菌丝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当锌含量达到1 500 mg/kg时,菌丝体生长极其缓慢。总之,锌含量对菌丝体的生长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大。另外,从灰树花的富锌能力来看,当锌含量为50 mg/kg~1 500 mg/kg时,菌丝体的富锌能力为124 mg/kg~2 555 mg/kg。所以,综合考虑生长情况和富集情况,选择马铃薯为200 g/L,葡萄糖为24 g/L,麸皮为30 g/L,锌含量为500 mg/kg,接种量为5%时,菌丝体的富锌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食药用真菌灰树花的耐锗和富锗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灰树花的耐锗能力和富锗能力都很强 .在锗质量分数为 1 0 0~ 3 0 0 0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 ,菌丝均能生长 ,当锗质量分数超过 2 50 0mg/kg时 ,菌丝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 ,在锗质量分数为 1 0 0~ 1 50 0mg/kg范围内 ,菌丝体富集锗的范围为 2 96~ 3 74 6mg/kg(以干菌丝计 ) ,当锗质量分数为 50 0mg/kg时 ,菌丝体对锗的吸收率最高 ,达 3 .58% .适当的锗还能促进菌丝体对培养液中还原糖的利用并提高菌丝干收率及胞外多糖分泌量 ,但对发酵液 pH值、发酵周期及菌丝体胞内多糖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  相似文献   

19.
为高效利用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并拟在固态发酵设备中发酵生产多糖保健食品,以米糠为基础培养基,对灰树花固态发酵米糠产多糖条件进行探索。针对定量米糠,选取水分、蛋白胨、葡萄糖和pH 值影响因素,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按L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得到优化培养基,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得到较优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原始米糠(水分为65%,按原始米糠质量计)、蛋白胨0.5%、葡萄糖4%、pH5.5、装样量20g/250mL 三角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11d,多糖得率以米糠为标准计算,可达4.52%。用SPSS 软件处理数据,得到表征多糖产量和培养基成分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功能的改变以及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与EPC功能的关系。方法 招募高血压亚急症患者13例,血压正常者20例(对照组),取外周血提取原代EPC培养后以Transwell小室和CCK-8法评估EPC的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通过检测FMD、血浆和EPC分泌的N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高血压亚急症组与对照组相比,EPC细胞功能(包括迁移、增殖和黏附能力)明显下降(P<0.05);血浆及EPC分泌的NO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及EPC分泌NO水平均与EPC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FMD与EPC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血浆和EPC分泌的GM-CSF、VEGF、IL-6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对血压正常者,高血压亚急症人群的EPC功能(迁移、黏附和增殖)明显下降,且NO水平和FMD均与EPC功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