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单层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影响因素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在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及开发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研究区块的动静态资料情况,提出了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单层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方法,并在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三次加密试验区剩余油研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经新钻检查井资料检验,单层剩余油识别符合率为81.4%,为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单层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通过对大庆油田南部杏1—3区三次加密试验区地质及剩余油的综合分析解剖,研究了各类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检查井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研究了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的动用状况、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动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类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指出了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挖潜的方向。研究认为,外前缘Ⅱ类、外前缘Ⅲ类及外前缘Ⅳ类储层剩余油相对富集,它们是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于洪文 《石油学报》1993,14(1):72-80
在油层描述和油井分层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形成剩余油的原因,各类油层剩余油的比例和分布特征,通过二次加密试验区的开采实例,说明二次加密调整开发井网是挖掘剩余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北三东是萨北开发区第一个三次加密调整工业性生产区块。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密闭取心井水洗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及综合分析方法,进一步落实了包括油水同层在内的可挖掘油层潜力,因井因层而异确定调整对象,并根据不同井、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对射孔选层、层位组合及完井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套三次加密调整井优化射孔及完井方法,对今后的三次加密井射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拟射孔技术在三次加密调整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属陆相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特别是进入高含水后期,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平面和纵向上分布零散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准确寻找剩余油的有效方法,各公司研制的预测剩余油软件均无法对空白井区进行预测,准确率比较低,只有75%左右,不能适应三次加密调整的需要。通过研制的一种模拟射孔技术,利用虚拟布井模拟射孔选层全过程,对井间空白区域进行剩余油判断,然后逐井逐层预测,最后叠加出虚拟井点的厚度,对厚度达标地区钻三次加密新井。经钻井验证,该技术预测厚度准确率达90.0%,比目前应用的其他方法准确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减少干井及低效井15%,有效地提高了三次加密井钻井的成功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胡尖山油田A21区块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期稳产难度逐年加大,因此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对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结合剩余油分布及储层发育特点,通过加密调整部署,试验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田后期的整体调整以及同类油藏的加密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三东是萨北开发区第一个三次加密调整工业性生产区块.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密闭取心井水洗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及综合分析方法,进一步落实了包括油水同层在内的可挖掘油层潜力,因井因层而异确定调整对象,并根据不同井、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对射孔选层、层位组合及完井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套三次加密调整井优化射孔及完井方法,对今后的三次加密井射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庆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7  
大庆喇萨杏油田经过二次加密调整后,各种监测资料表明仍有部分油层动用差或未动用。这部分潜力油层薄、物性差、空间分布高度零散、与水淹油层关系复杂,依靠现有井网难以有效动用。“九五”以来开始了三次加密探索性试验和研究,先后开辟了4个先导性试验区和1个工业化生产试验区,研究和形成了三次加密调整配套技术。实践证明,三次加密调整是大庆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调整措施。为此,以三次加密矿场实践为依据,分析了三次加密调整的潜力和分布特征,提出了三次加密调整方法,指出了三次加密调整对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后期单层剩余油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针对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在对测井资料和分层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利用层间干扰系数识别单层动用状况的方法。即层间干扰系统反映目的层受到其产层干扰的程度,其值越大,受到的层间干扰越严重。当它的值大于0.5时,此层动用较差或未动用,利用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单层剩余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单层含水率,为油田高含水后期寻找剩余油分布及确定剩余潜力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井网二次加密调整做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平  孙来喜 《河南石油》1998,12(A05):34-38
针对双河油田前期井网不完善,厚油层层内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双河油田井网二次加密调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田正面临井网的三次加密,开采对象是一次加密和二次加密未动用的所有油层,二次加密后的剩余油决定了三次加密的不均匀性,且在层系上不具有独立性。聚合物驱的井网开发过后,还有相当一部分油层未能进行三次采油,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分析了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单独开采的缺陷,介绍二者结合的可能方法,并通过数模对各种可能的结合方法进行模拟,结果证明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是可行的,更有利于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试验区PI 1-4油层属河流-三角洲相沉积,水淹严重且极不均匀,各沉积单元水淹状况与单元的油层发育、注采完善状况紧密相连。砂体发育决定了水淹厚度具有南北条带的一致性,并且西部水淹程度比东部高,油层纵向上呈多段水淹,高中水淹部位大部分集中在各沉积单元的底部。指出试验区内有6种剩余油分布,并总结出了井网加密后对水驱的认识,为进行三元复合驱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毕传萍 《钻采工艺》2008,31(2):74-76
文章以萨南油田高台子油层加密调整实验区为例,通过在该区块开展多学科油藏综合治理研究,搞清了区块剩余油潜力大小和分布状况,实现了各沉积单元剩余油的定量化描述,为在该区块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对加密调整地区的油藏地质条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治理过程中应用多学科单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和单井生产历史拟舍曲线,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现场验证,使区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其它区块的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彩9井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低孔特低渗砂岩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低产低能阶段,即将面临废弃停产的严峻局面。对彩9井区西山窑组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油井井间剩余油富集带加密注水井以缩小注采井距、提高注采井数比以提高动用程度的调整方案,方案在先导试验井组实施并取得成功,为后续油藏全面调整开发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大量现场资料,立足于生产实际,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的稠油油藏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并重点解剖了九5试验区,运用密闭取心、生产测试、动态分析、开发地震、数值模拟、随机模拟、开发地质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稠油水淹层特征,建立了一种稠油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分析了各种剩余油研究方法的评价效果.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进一步认识了井间、平面、纵向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的调整、加密及改善注蒸汽热采效果,为同类油藏注蒸汽热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面临采油速度低、水窜快、产量递减快及采收率低等问题,且缺乏分层系开发调整经验,制约了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发。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明确了海上非均质稠油油藏分层系开发技术界限、注采井间加密模式和底水油藏水平井布井下限。结果表明:当储层原油黏度级差大于3或渗透率级差大于3时,层间干扰系数增大,实施分层系开采,且各开发层系油层厚度为4~8 m;对于强非均质性储层,不同井型、井网加密模式下体积波及系数差别较大,采用反九点转五点水平井+定向井联合井网加密模式,并将井距调整为220 m,体积波及系数显著提高;储层内部隔夹层渗透率、分布面积和分布位置均对水平井产能具有较大影响,基于隔夹层优化布井后,原油黏度为260 mPa·s的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累计产油量达到5万m3,油柱高度可由12 m下推至7 m。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纵向分层系、平面变井网、水平井挖潜”的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应用于秦皇岛32-6油田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伟 《特种油气藏》1996,3(3):39-43
以注蒸汽后稠油剩余油微观分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目的,以实取岩心进行含油薄片鉴定及室内模拟试验结果为依据,提出剩余油主要以吸附在杂基表面形式滞留于细喉道连通的孔隙内,且其分布区域及含量与岩石热物性、敏感性及孔隙类型等密切相关。通过本次试验研究,不仅从理性上掌握了注蒸汽后剩余油微观分布状态,而且为剩余油分布及提高稠油采出程度提供了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葡一组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通过天然岩心水驱油和聚合物驱油实验,应用岩心磨片荧光分析技术,利用面积法计算出了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饱和度值,同时定量地测定出水驱时存在的簇状、膜状、盲端和角隅等四种类型微观剩余油在聚驱后剩余的比例,得出水驱后不同类型的微观剩余油在聚驱后降低幅度不同的结论:膜状剩余油大幅度降低,簇状和盲端剩余油降低幅度次之,角隅剩余油降低幅度最小。给出了高、中、低不同强度水淹部位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高水淹部位四种类型剩余油均较少,中水淹部位主要以盲端和角隅剩余油构成,低水淹部位四种类型剩余油均较多,尤其是膜状和簇状剩余油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