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薄板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1988年,日本铝制品的总需要量为334万吨,其中轧制材93万吨(29%),挤压材112万吨(34%),铸件及压铸件92万吨(28%),其他37万吨(9%),轧制材中用于食品包装(铝罐等)、电器、机械、运输以及土木建等方面的用量约占全部板材的90%。  相似文献   

2.
日本七家铝制品大厂(古河铝、神户制钢、三菱铝、日本轻金属、昭和铝、Sky铝、住友轻金属)1991年生产轧制铝为144.7万吨,比前年同期生产的137.4万吨增加5.3%,创历史最高记录。轧制的品种细目为:板材类108.1万吨,比前年增加5.4%,其中罐材由于啤酒罐化率上升等原因,达到了32.1万吨,比前年增加14.3%。民用和铝电容器用的箔材比前年增加6.8%,为16.4万吨;一般(电气、运输、机械)的也达到48.7万吨,比前年增长8.6%,今年啤酒罐化率估计将增加40%多,预测罐材的生产看好。另一方面,挤压类虽然以住宅与汽车的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3.
日本铝业协会(JAA)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日本铝材及铝箔出口量合计22,353吨,同比下降17.3%。其中,轧制材出口15,890吨,同比下降16.3%;挤压材出口2,128吨,同比下降33.O%,铝箔出口4,335吨,同比下降10.8%。1至7月,日本累计出口铝材及铝箔126,219吨,和2008年的198,384吨相比下降了36.4%。但是作为日本铝材出口的主要品种,轧制材出ID数量的同比下降幅度从4月份的35.0%,5月份的33.5%,6月份的25.7%,到7月份16%的水平,显现出逐月收窄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去年日本铝加工材产量下降3.2%日本铝联盟于1月28日宣布的初步统计数字表明,1993年日本铝加材产量为2155822吨,比1992年下降3.2%,而发货量为2155420吨,下降2.5%。具体数据见附表。日本1993年铝加工材产量和发货量(吨)19...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全国电解铝产量达554.08万吨,同比增长27.8%,进口原铝及铝合金88.07万吨,出口124.92万吨,净出口36.85万吨,消费原铝约517.23万吨。2003年全国再生铝产量约为210万吨(废铝净进口64.2万吨,国内回收约146万吨),因此,2003年全国铝的总消费量约为727万吨,人均消费量5kg左右。  相似文献   

6.
铝业动态     
《世界有色金属》2010,(9):15-15
JAA:日本上半年铝轧制产能利用率上升 日本铝业协会(JAA)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铝轧制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90%;铝挤压产能利用率上升18.9个百分点为73.4%。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瑞士铝业公司,简称瑞铝(Alusuisse),是世界六大铝业公司之一。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Zürich),在25个国家中共设有93个子公司。年产轧制材38万吨,挤压材6.9万吨,铸轧带3.9万吨,锻压件0.2万吨。1984年总产值83亿瑞士法朗(折合30亿美元)。其业务范围分铝业、化学工业、汽车零件和工程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近几年来铝工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全面的介绍。截止2003年底,中国热轧生产能力1700 kt/a,双辊式铸轧带坯生产能力1400 kt/a,四辊及六辊冷轧机生产能力2500 kt/a,二辊板材冷轧机生产能力约600 kt/a,铝箔生产能力约530 kt/a,挤压铝材生产能力超过3800 kt/a,管材生产能力约120 kt/a,线材生产能力约1500 kt/a,锻件生产能力约30 kt/a。2003年轧制材产量1137 kt,消费量1480 kt;挤压材产量2199 kt,消费量1980 kt。中国是一个轧制铝材净进口国,这种局面至少将延续到2010年;中国是一个挤压材、管材、线材净出口国,出口量会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
日本不锈钢协会发表了汇总的2004年不锈钢板订货量统计,共接受订货167.5万吨,比2003年减少了1.1%,内需为125.5万吨,比上年增加0.7%,达到了以往最高年度的同等规模。另外出口为42万吨,比上年度减少6.2%。按钢种分类:铬系钢为67.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4.4%(8.5万吨),与此大幅度增加的趋势相反,镍系钢仅达到100.2万吨,同比减少9.4%(10.3万吨)。2004年的订货量中出口下降的同时,镍系钢的减少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动向,本次发表了热轧卷方面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2005,(4):16-16
近几年,对铝材的需求始终保持旺盛态势,特别是受汽车制造及房地产两大产业的需求拉动,铝加工材产量持续走高。1990年我国铝材产量仅为39万吨,2002年达到了274万多吨,年均增长率为17%。专家预测,我国铝加工材消费高峰将于2005年后到来,在2002年达到最高点,年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我国铝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正在形成,而且随着我国步人工业化后期,我国铝的消费量将大于铝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日本包括国内和出口在内的铝消费量为393.50万吨,同比上升21.1%;其中,国内消费量同比上升20.9%至368.34万吨,出口同比上升24.4%至25.16万吨。汽车制造业是日本铝消费的重要领域,2010年日本汽车业出现整体强劲的复苏势头,生产和销售均有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报道     
《铝加工》2012,(6):10+15+37+50+55
山东兖矿世界首台1.5万吨铝挤压机正式投产12月10日,世界首台吨位最大、工艺最为先进的1.5万吨铝挤压机在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山东兖矿成为世界上具备生产超大直径、超大断面、硬合金能力的挤压材企业。投产后,挤压材年产量将达到13.3万吨,年销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2005年3月份中国净出口铝挤压材20545吨[安泰科讯]据海关统计,2005年3月份中国共出口铝挤压材28155吨,进口7610吨,净出口量为20545吨1-3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铝挤压材18907吨,其中铝型材15228吨、铝管材3679吨。累计出口挤压材74340吨,其中铝型材68642吨、铝管材5697吨。(王伟东)  相似文献   

14.
《世界有色金属》2011,(9):62-63
2008年美国资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的增速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尽管一些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等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但2009年全球基本金属(铜、铝、铅、锌、锡、镍)的消费量仍从2008年的7716.15万吨下降到了7444.67万吨,同比降幅3.52%。其中,中国的消费量却从2561.31万吨增至3085.23万吨,同比增长20.4%,占全球基本金属总消费量的41.4%。  相似文献   

15.
《铝加工》2001,(4)
(本刊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铝材生产大国,位居世界第三位。1999年底,我国共有5000余家铝制品企业:铝材加工企业1480家,日用铝制品企业1200家,电线电缆企业(铝制)250家,铝铸造企业1800家,再生铝企业320家。产能达到700万吨/年,其中:板带材171万吨/年,箔材23万吨/年,型材216万吨/年,锻件3万吨/年,焊管1.5万吨/年,粉材2万吨/年,电线电缆40万吨/年,铸件250万吨/年。我国铝材产能现状与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世界最大的铝挤压材生产商萨帕公司(Sapa)曾表示,公司将通过极具活力的亚洲市场来解决公司销售量下降的问题。这是所有公司推行的一项战略;目前看来,这也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虽然,美国、欧洲和日本2010年铝型材的表观消费量比2009年有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铝加工》2006,(3):24-24
国内铝加工业正处于集中投资的热点中。目前,新建、扩建、技改的铝加工项目达60多个,其中铝轧制和铝挤压项目各占30个以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将可在2008年前后新增铝加工产能近500万吨。  相似文献   

18.
【安泰科讯】2009年,国际锡研究协会对部分锡消费企业进行了调研,被调查的企业锡消费量大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5%。调查结果显示,该年度全球共消费精锡30.72万吨,同比下降了9%,为四年来最低。这主要是由于用于焊料生产的锡消费同比下降了11%,为17.81万吨(约占总消费的58%),焊料为锡金属最主要的消费领域。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要铝消费国家对铝的市场需求迄今还没有任何恢复迹象。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市场情况不景气,铝加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生产能力。原铝生产厂商以接近自由市场的价格出售金属。日本国内1983年1季度交货价格为1080~1090美元/吨(它们的原标价为1892美元/吨);意大利冶炼厂的亏损总数上升到了2500万美元/月;西德联合铝公司不得不将其托根冶炼厂的产能削减了3.3万吨/年。铝加工材的市场情况也并未好转。英国1982年9月出售的轧制簿板价格为880~890英磅/吨,而5—6月份为910~920英磅  相似文献   

20.
行业简讯     
《世界有色金属》2014,(1):12-15
2013年全球10月铝库存达214.4万吨 日前,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10月铝库存环比增加1.1万吨,同比减少20.7万吨,至214.4万吨,全球9月铝库存为213.3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