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黄金珠宝》2005,(1):79-79
2003年11月,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针对个人的“纸黄金”业务,填补了国内没有黄金个人投资市场的空白,去年银行黄金理财硝烟骤起,2004年堪称中国的“黄金投资”元年。  相似文献   

2.
金石 《中国宝石》2005,14(1):126-130
随着我国黄金市场的开放.特别是在2004年金价连续第四年上涨之后.投资黄金开始日益成为国内广大投资者和机构关注的焦点.成为继股票、期货、外汇、国债(企业债券)、基金之后重要的投资领域。特别是2004年下半年以来.各大银行、大的产金单位相继推出不同的黄金投资工具.各种有关黄金品种的报道大量出现.黄金市场更加引人注目。与其它所有市场一样.黄金市场也有很大风险。特别是在市场开放初期.除了价格波动会产生风险外.市场的不成熟、投资品种的不成熟.以及投资者对市场和投资品种特性的不了解都有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泉泽 《电击高手》2006,(7):46-47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价的持续回暖和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黄金投资亦随之日趋炙热.在个人业务为主的实物黄金领域,黄金投资理财产品不断涌现,金银币作为一种兼具货币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特殊产品,更因其发行的权威性和相对广泛的市场认同度,不断进入了人们的投资视野.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角     
《中国黄金珠宝》2001,(2):79-80
2001年国内黄金收售价格首次下调 据《银珠宝信息》报道。自2001年2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国内黄全收售价格。具体为:国家标准II号黄金收购价格为每克69.55元国家标准I号黄金收购价格为每克70. 35元;未达国家II号黄金标准的黄金收购价格为每克 68. 55元。成色低于 90.00%的黄全由企业将黄金成色提纯到90. 00%以上,按每克68. 55元收购。 国家标准 II号黄金配售价为每克70. 94元国家标准 I号黄金配售价为每克71. 74元(金心) “入世”后我国珠宝市场发展方向 美国…  相似文献   

5.
张炎 《电击高手》2005,(11):14-14
现今中国内地黄金投资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放开了个人投资黄金的限制,个人炒金已可通过会员经纪商完成,但是投资门槛较高,最低资金要求在10万元以上.交易所黄金还是少数富裕阶层才能参与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叶琦 《电击高手》2003,(4):28-29
就在山东黄金忙于发行上市的同时,中国黄金第一股--中金黄金股票8月14日正式上市,意味着个人投资黄金新方式的诞生:买卖黄金股票. 在间接投资黄金的同时,市场又加大了对允许商业银行开办个人黄金投资产品的期盼.那么黄金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究竟如何,黄金股的投资价值又会怎样,黄金股上市能否走俏市场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金珠宝》2005,(4):21-21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表的季度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第1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强劲,主要由金饰消费,金条及金币投资与交易所交易黄金基金(ETFs),带动世界市场对黄金的蓬勃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黄金投资市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国内的黄金需求一直足以首饰性消费需求为主,由于历史和金融体制的原因,每年中国市场销售的黄金绝大部分都成为了黄金饰品,工业、医疗、科研等行业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很小,更不用说刚刚起步的黄金金融投资需求了。直至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才从“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全面开放,黄金投资才开始逐步走近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8日,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黄金)和世界黄金协会共同在京宣布:"中国黄金投资金条"(简称投资金条)正式上市。伴随推广的启动,两大机构的交织受人关注。世界黄金协会是国际上最著名的黄金推广组织。中金黄金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矿山企业之一,有中国黄金行业国家队之称。此次合作被誉为两大品牌的信誉携手。作为信誉携手的结晶,中国黄金投资金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它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实物黄金投资产品。随着推广区域的扩大,更多的零售品牌商也加入到"信誉携手"阵营。  相似文献   

10.
《电击高手》2006,(8):72-72
自去年以来,由于供需矛盾、美元动荡、通胀风险、地缘政治危机和对冲基金的涌入等多种因素,使得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连续上涨,国内黄金投资也持续升温.为了让客户及时分享黄金市场的丰厚收益,工商银行于2005年7月推出国内首个实物黄金投资产品——"金行家",并于今年推出了人民币黄金业务,迅速得到市场认同和客户追捧.走在市场前列的工行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再开国内商业银行风气之先,今年7月7日,"黄金频道"在工商银行中国网站(www.icbc.com.cn)隆重上线.这不仅是国内银行网站中的首个专业黄金频道,也是目前国内金融网站中资讯最丰富、服务最全面的专业黄金频道.  相似文献   

11.
奚建华 《中国宝石》2003,12(2):189-190
据有关部门透露,当新的《黄金管理条例》颁布,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个人黄金投资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炒金”就可进行。据了解,目前央行、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各大商业银行等有关各方都在为推出个人黄金投资业务做积极的准备。金交所及工、农、  相似文献   

12.
奚建华 《中国宝石》2003,12(1):78-79
"羊年贺岁金条"在羊年到来之前正式推向市场,这是国内黄金市场开放以后出现的第一个个人黄金投资品种.马上又有一家媒体载文说,这是媒体在炒作,羊年贺岁金条只是一般的黄金实物商品,不能称作是黄金投资,云云.由此,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什么是黄金投资?购买金饰品是不是投资?如何看待百姓的购买金饰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一水 《中国宝石》2004,13(1):63-63
对于黄金投资而言,众多投资者从去年直关注到今年,可喜的是2003年底个人投资炒金的盖头终于揭开,伴随众多银行纷纷开展的黄金业务,投资的潜力也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电击高手》2010,(2):13-13
1月24日,一场主题“2010年北京银行与您携手‘超越财富’——中国百万中产家庭财富管理系列论坛”为北京银行VIP客户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投资理财盛宴。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以及证券、黄金方面的多位专家莅临现场,从个人资产配置如何超越通胀预期、黄金、证券投资等几个方面,为北京银行VIP客户在201O年的投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全方位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信息短波     
1997年黄金工业主要工作目标等全国黄金工作会2月27日于北京降下帷幕。会议制定了1997年黄金工业的工作目标,即:黄金产量国家计划为100吨,超产计划112吨;基本建设投资10亿元,新增黄金生产能力3.75吨/年;技术改造投资6亿元,新增黄金生产能力3.5吨/年;地质勘探资金投入4亿元,新增黄金地质储量150吨;企业黄金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0.8—1%,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科技增长贡献达到15~20%;全年行业实现利润为8亿元。国家将推行“决策失误责任制”国家经贸委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金~     
正展位号:1C43~1C56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中国黄金"品牌运营的大型专业黄金珠宝生产销售企业,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和七大板块企业之一,承载着集团公司延伸产业链的重要使命。在十年多时间的经营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创新,逐步成为实物黄金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导者。从2006年"中国黄金投资金条"正式亮相,到2008年"99999至纯金"的率先推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以"中国黄金"品牌为  相似文献   

17.
《电击高手》2010,(8):119-119
民生银行将于近期推出国内商业银行领域第一款自主管理型黄金投资理财产品——“非凡资产管理黄金投资系列理财产品”。该款产品的发行也将帮助普通百姓实现黄金投资梦想,分享金价上涨收益,抵御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王立新 《中国宝石》2005,14(2):94-95
世界黄金协会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第4季全球黄金消费净需求,连续4个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与2003年第4季相比.升幅按重量计算达6%.按美元计算达18%。总结2004年的全球黄金需求.黄金价格上扬并未影响消费者购买黄金的意愿.全年黄金消费净需求较2003年按重量计算上升7%.按美元计算上升20%。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运作既为市场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和各种金融工具,也为银行自身的业务发展拓展了空间。个人黄金市场由于商业银行的参与将使交易更为活跃,市场的发展更为稳健,市场的参与者感到方便,黄金投资者感到安全。个人黄金业务的特点是交易面广、交易金额小、交易笔数多,因此决定了只有商业银行全力加入个人黄金业务市场,积极参与个人黄金业务的运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人才优势、营业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比较规范、健全、便捷的个人黄金业务市场,并使之成为黄金交易所市场的补充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金珠宝》2009,(1):23-23
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中国黄金”专卖店正式入驻沈阳兴隆大家庭黄金屋,建立其在北国的第一家旗舰店。 至此.“中国黄金”产品的全面入驻.为顾客投资、理财、选购黄金提供了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