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Planning》2013,(2)
随着新闻触角日益向民众生活内部深入,民生新闻不断呈现新的形式。近几年,各省市电视台的帮忙类节目凭借其地域性、接近性的突出优势,顺应了当前电视民生类新闻进一步体现媒体服务功能的趋势而迅速兴起,内容更加宽泛,表现形式更加多元,社会影响也更为巨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了"为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办事"的倾诉平台。因此打造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各省市电视台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民生新闻的宗旨就是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以老百姓为核心"受众",确立"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作为现代媒体,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是自觉遵守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本文从民生新闻的主体、内容、语言等方面,阐释当代媒体如何确立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5)
关注质量,就是关注民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质量新闻随之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安徽日报》为例,就区域性媒体对质量新闻的取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5)
<正>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其实际上是社会新闻的发展,但比起社会新闻,在关注民众上民生新闻更进一步。纵观全国中下各大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关注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记录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矛盾或情感困惑,让新闻从重视"政治话语"回归到重视"民众话语",从宣传回归到生活信息传播,民生新闻因其内在的亲民性及广泛的情感共鸣,受到普通市民的喜爱。但同时它因报道琐碎、浅显而受人诟病。民生新闻在展示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具体新闻活动中所存在的误区,走出误区,才能创建属于自己的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2004年4月,重庆电视台开播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近十年来,这档时长为90分钟的新闻节目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最强的电视节目之一。通过对《天天630》节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与之类似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以民为本、服务民众、受民关注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表现出内容较为琐碎,易流于世俗的不足。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继续走"亲民"路线,但同时也要避免在内容的选择或角度的选取上滑向低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民生工程报道已经成了地方媒体的一个重头戏。《皖江晚报》在总结过去报道得失的基础上,民生工程报道采取"故事+快板+漫画"的模式,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小创新带来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2)
近几年来,各地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与节目相辅相成,民生新闻样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风格的特殊性。本文以近几年各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分析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风格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钱梅 《建造师》2010,(9):15-18
在“以人为本”思想和社会生产发展大环境的感染和酝酿之下,一种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型新闻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写实风格和亲民形象。“民生新闻”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与发展,选材主题的本土化,播报语气的口语化,表现形式的故事化,选题视角的平民化等,都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一系列的显著特征,但由于“民生新闻”栏目良莠不齐,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生新闻”栏目,大部分在栏目定位和报道内容上都较为相似,形成了很强的竞争趋势,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再加上新闻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和琐事,所以难免会产生世俗化甚至是低俗化的现象。在“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应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对民生问题的深度关注,体现出一种平等的精神和人类共有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电视民生新闻要优化节目内容,提高舆论引导力,打造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6)
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成为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但是近几年,民生新闻出现了公信力危机。重塑民生新闻的公信力,民生新闻才能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8)
本文主要通过对媒体联合民众力量,鼓励民众发声,积极与民众进行互动等方面的阐述来体现民生新闻传媒整合功能,使得表达和沟通民众多元诉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发挥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4)
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最知名的公益策划《映山红行动》为例,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公益策划应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爱心力量,如何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活动主题,不断推陈出新,让活动常办常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0)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本文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为例,从贴近性、服务性和本地性入手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9)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意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电视民生新闻要拓宽报道对象,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格,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责,肩负起媒体舆论导向的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点。民生新闻是“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但是随着民生新闻的日趋发展,地方台播出的民生新闻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民生新闻作为百姓与政府的话语平台,地方台如何去搭建好这个平台成为地方台的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5)
本文以《六合丛谈》"泰西近事述略"栏目为例,对《六合丛谈》所刊载的西方新闻的选材特点以及其编写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第一,《六合丛谈》所刊西方新闻主要以政治类为主,同时注重军情战事、社会民生、经济状况等内容;第二,《六合丛谈》对英国尤其重视,报道的重点、立场大多偏向英国;第三,在编写方面,《六合丛谈》注重西方思维与中国传统语汇相结合,以达到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土木建筑》2011,(4):32-32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带动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热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后,在节目形态与语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平民视角加大社会民生类新闻内容的比重,增加了新闻现场连线以及新闻评论员机制,接地气近民生,回归了"新闻本位",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观众感觉更清新,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9)
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变得更加的完全,过去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已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上。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一些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于是,电视广播的发展变成了现代社会主要的大流趋势,在电视广播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种发展的模式,像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方面的分析,这也是现在的许多电视媒体人所探讨的内容之一。那为什么电视民生的新闻在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占如此大的地位呢?这都取决于我们的社会的构成部分,人们的消费意识和关注社会的想法更加的强烈,这就导致了人们更加的关注社会的基层发展状况,这就直接衍生出了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学。今天,本文就着重的向大家介绍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发展,并且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的方向到底是怎样分析引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