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4)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众多的"小人物"形象,那是同一时期其他作家所没有接触的范围。从这些"小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以及那个社会制度下生存的人的庸俗、软弱与无助。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以获得对其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五四"时期,女作家们借着妇女解放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她们塑造了多维的父亲形象,并与男作家们一起书写对封建父权制度的反抗。通过对"五四"女作家笔下父亲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刻地透视出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女性的特殊遭遇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能清晰地鉴照出"五四"女性作家们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本文主要分析了贴近与还原视角下进行"走转改"报道的必要性,从"走转改"报道的内涵入手,着重探讨了"非典型"小人物报道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9)
"小人物"指的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处于社会阶层底部的人们。"小人物"是在专横野蛮的专制制度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他们天真爱幻想,是奴性意识的化身。通过对"小人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作者对人物的观点、态度,作品的意义等。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的代表有《驿站长》(普希金著)中的维林,《外套》(果戈理著)中的巴施马奇金和《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中的杰符什金。他们都具有"小人物"的典型特点,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本文将以这三人为例来研究分析"小人物"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6.
阙福和 《福建建材》2013,(9):115-116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经济工作中"小人物"廉洁从业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小人物"岗位腐败的成因和廉洁教育的困难,分析做好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措施、对策,从而加强对"小人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20世纪初期,中国女艺术家潘玉良凭借其美术作品《裸女》获得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金奖,同时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赞誉。随后,无论她所作的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画中的主角往往都是赤身裸体的女性,纤细却不乏肉感的腰部和丰满却毫不艳俗的臀部,成为其绘画作品中的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7)
《水藻行》是茅盾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水藻行》从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入手,通过描写农村生活的琐事,讲述了一个侄媳与堂叔之间的不伦之恋,以此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的农民形象。笔者认为,茅盾所要塑造的真正的农民形象是故事的主人公财喜、秀生与秀生妻三个形象的综合,即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综合在一起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7)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一直蜚声世界文坛。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塑造了众多的硬汉形象,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海明威的语言风格凝练、简洁、质朴,通过作品,海明威弘扬那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些,和海明威的生活环境和生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放到生平背景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
关于《花火》的影视评论已有太多,在众多从其叙事结构、内容意义、美学及符号学层面的探讨中要想有所突破,唯有另辟蹊径,而关于《花火》的小人物分析则是一个可涉足的视角。笔者意欲选取在电影中出现的两组小人物来探讨其在电影中所被赋予的作用,并得出结论:导演北野武通过丰富的电影技巧的运用使其电影中所出现的众多小人物担当了人物道具的作用,并由此或开启、或见证、或反衬电影主角的人生历程,在升华电影主题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
《樱桃园》是契诃夫晚年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表现了贵族阶级的没落、阶级斗争的火花以及人类的困惑和无奈。在欣赏这部名作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4)
本文以鲁迅的散文《影的告别》(选自《野草》)与梵高的《向日葵》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其相关作品对鲁迅和梵高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态度和心境进行剖析,并寻求两者在艺术中的精神相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6)
新安晚报多年来不间断地发掘报道身边的凡人善举,唱响一曲曲崇尚文明的道德歌,以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6):51-52
鲁迅曾于1927年2月到香港作了两次演讲:《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在香港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关于鲁迅这次来港经过,众说纷纭,一说是香港青年会邀请的;一说是由香港大学的黄新彦教授以香港青年会名义邀请。在上世纪90年代有第三个说法,赵今声说是他以《大光报》的名义邀请。笔者从当时香港报刊的报道和评论,认为赵今声的说法缺乏实在的证据。时任《华侨日报》副刊编辑的黄之楝先生有较为明确的可信的说法:鲁迅来港演讲是时任青年会总干事曹炎申博士及香港大学教授黄新彦博士一起邀请的。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华中建筑》1990,(3):27-31,22
建筑的外部空间形式往往是高层次的建筑理论的重要表现途径,对建筑的形体塑造的研究与讨论虽不时兴,但却值得,这将会直接地提高建筑创作实践水平。本文拟就对某些建筑形象中的“雕塑性”形式感问题及其创造作些肤浅的探索。一“雕塑感”——建筑中的美学现象在建筑评论文章中,“雕塑感”一词常被用来品评一些具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表达了品评者对建筑外的空间形象的心理感受:建筑的外形特征使他们联想到了雕塑艺术。例如: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09年中国新闻网上"90后"为标题的253个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媒体如何构建"90后"这一群体的形象,并认为"90后"被贴上了诸多负面的标签,这是媒体与社会的刻板成见,并不符合这个群体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
五四时期的鲁迅以向死而生的行动反抗了绝望,把立人的方向和人的内容贯穿于其著作与生命中,以自身的生命过程实践了"立人"。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2)
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在其众多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这些芸芸众生中,他们大多是来自底层的、被边缘化了的人物。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生存境况的描写、人生命运的走向及对其人性的全方位的探析,完成了边缘化的叙事和书写。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4)
郁达夫在《沉沦》小说集中,塑造了不同的日本男女形象,并通过对日本女人与男人的矛盾态度,向我们反映了作者在面对日本国人时复杂而纠结的情绪。通过对他者形象的描写与解读,来言说与反观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一类人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0)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喜欢的作品,也是其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在《喧哗与骚动》中,白痴"班吉"被身边的人以及评论家们看作是最傻和最愚蠢的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首先是班吉有能力进行自我情感调节,其次是班吉的镜子功能,最后是班吉在阻止凯蒂堕落时所作出的努力来分析,强调班吉其实并不傻。从而使读者从一个崭新的方面更好的把握班吉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