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2):193-198
本文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以中西现代译者间"见异求同"的阐释与对话为推手,系统梳理各类《文心雕龙》书名的英文表达,通过拨析美国译者和华裔译者的误读与悟读现象,探赜他者误读与悟读张力背后深层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诗学的入思之路。研究发现美国译者的社会性更强,他们更愿选择归化的翻译方式,更看中语言的修辞作用,而华裔译者总体在语言和结构的把握上相对更为精准,更看重译语的美学表达。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中西现代译者间"见异求同"的阐释与对话是消解中国传统文论英译误读,从而走向悟读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译是不是翻译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进行自译个案对比分析,即以张爱玲短篇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对该汉语原作及其自译文本和他译文本进行语际对比,并基于COCA语料库分别对该自译文本、他译文本以及自译者同时代英国女作家的英文原创文本进行语内类比,然后再基于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及其单语可比语料库对自译英语、文学他译英语和文学原创英语加以语内考察,从中窥探自译特性。文章指出:自译基本享有他译范畴的共同特性,但在"译者主体性"上比他译更显张扬;他译过程中"译"与"作"互动往往较为隐性,其中"译"是主宰,"作"为固有潜在;自译中"译"与"作"互动往往更直接显化,其中"译"是主导,"作"是一种显性倾向。类比他译,自译在翻译结果上仍体现为以忠实于原作为主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84-87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龙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由此引发了交流中的误读,西方媒体对龙的误读尤为普遍。误读不可避免,但若不对误读做深入客观的分析,不仅不利于沟通交流,更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龙能否翻译为"dragon"和这一翻译背后蕴含着什么,曾引来国人的争辩。本文以哲学中的"格义"和比较的方法,指出这一论争形成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0)
翻译方法是从无数的翻译作品中总结而来,受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在翻译研究中至关重要。1998年,"变译"一词由黄忠廉教授正式提出,但变译理论的使用早已体现在各种翻译作品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相较于"全译"而言,变译更能反映出时代的需求。人们不再盲目地将一本经典著作全部翻译,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学片段,或是利用改译、编译等变译手段,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本文通过对变译理论的探索,希望译者能够多角度认识变译手段,从而合理运用变译手段,并为译者打开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5)
双语水平的不对称性,引发口译中的"翻译非对称"现象,表现为译入A语时翻译速度更快,更易出现代码转译,而译入B语时反而更倾向意义翻译,加工速度较慢。本文在口译的交传情境下,运用修正层级模型对MI(口译专业硕士)和英语本科大三口译学员进行实证对比研究,发现"翻译非对称"现象在合成双语口译学员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而随着双语水平和释意意识的提高,不对称现象也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6.
"误读"是从文学到建筑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并非作者的创作初衷这一现象。从文学评论引出"误读"这一概念,从接受美学和信息论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误读现象,认为误读的产生在于两点:建筑语言的多义性与主体认知结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6)
英汉诗歌翻译中,语言以及语言之间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越大,其不可译性程度也就越高。文章探讨了应对英汉诗歌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的方法及措施。作者认为形式翻译和阐释翻译是解决英汉诗歌对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0)
隐喻是生动形象、运用频繁、富有表达效果的艺术修辞格,英语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公认的难点。近些年兴起的生态翻译学为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和翻译思想。因此,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为例探讨隐喻翻译,以期对隐喻翻译做出全新的探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170-176
翻译话语指的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有关翻译的一套认识、知识和真理。中国文学的外译催生了大量有关中译外的翻译话语,但它不论是在中国翻译话语体系还是在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里均不受重视,一直处于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因此并未被纳入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设的资源范围。当前,我们需要把握住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大趋势以及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面对来自非西方话语的挑战而引发对"西方/我族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改变的需要,详细检视中国文学外译所产生的各类翻译话语资源,提炼并建设中译外翻译话语体系,这对指导中译外实践、丰富中国翻译话语体系、突破西方翻译话语霸权并最终促进中国翻译话语的国际传播而言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139-140
张炜是中国当代产量最丰富、创作成就最高的本土作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他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小说却寥寥无几。本文基于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事实,借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资本"的概念,分析作家本人对出版社赞助/运作模式和译者翻译过程的资本介入,探究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的成因。研究发现,在"还原民族性和本土性""翻译故事还要翻译语言"等要求下,作家张炜从版权输出合同签订,到原文本甄选,再到对译者选择、译程把控直至最后的译文审校鉴定,都有绝对的操纵。这使得其作品译介迟缓,甚至相当一部分译介项目半途而废,无缘读者,因此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始终有限。以上结论可以作为审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场域的镜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议题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2)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7)
多元系统认为,作为文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翻译文学应该置于译入语文化的大环境中来,而非只关注文本的信息转移,还应结合译入语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等因素。图里打破了传统的规约模式,提出了"描述性翻译研究",拓宽了翻译理论的一片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外译中术语翻译研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出现文化扭曲乃至文化误读。本研究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典籍英译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译者术语能力模型的构想,并简要探究了如何培养中国传统哲学典籍翻译工作者的核心术语翻译能力。研究指出,只有有效解决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外译中的术语翻译问题,翻译实践才能既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又促进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196-197
旅游景观文本翻译属于专业性翻译,同时包含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特点切入,在分析英汉语言被动语态结构、旅游文本中被动语态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旅游景观文本中译英的转态翻译法,从语言学视角的句法与语篇层面拓宽旅游文本翻译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22)
伊埃文·佐哈尔是当代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尽管他并不以翻译理论家著称,但他在1978年发表的"翻译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的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本人也被认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先驱之一。根据多元系统论,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可以占据不同的地位。当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时,翻译倾向于采取异化的方法,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将非常接近原文,做到充分的翻译。反之,当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占据边缘地位时,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将非常接近译入语文学系统的规范,译文会采用归化的方法,也就是说,译文为了迁就读者,会尽量使用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和结构而牺牲原文。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也是四大佛经译师之一。他的译文被称为"新译"。他翻译的佛经在数量上超过了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卷数的总和,在质量上也达到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在翻译工作的组织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玄奘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旨在在研究玄奘佛经译文的基础上,证明多元系统论有它不适用的地方。简单地说,佛经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依然占据的只是边缘的位置,玄奘的译文也是如此,应该采用归化的方法,即在形式和内容上接近译入语。但是,玄奘的译文一看就是一种"外国文学",至少和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有相当距离的,可以说玄奘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充分保留佛经原文的特点。这和多元系统论是不一致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忠实"向来被翻译界奉为第一准则,以此为评判标准,庞德的译文在译界便一直备受争议,许多评论家指责庞德误译中国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庞德的翻译在读者中间影响颇大,而且正是所谓的"误译"掀起了一场现代诗学的大变革。本文将梳理庞德的翻译思想以及他翻译的时代背景与文学背景,并总结庞德翻译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1)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译者将既有的原语内容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特征的形式进行的重写过程。本文就各个时期翻译领域特别是文学翻译领域中对文学翻译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译者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探究,得出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基于语言能力的精确,还需要译者主观的文学鉴赏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54年,梁思成针对新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他将建筑构件类比为"建筑词汇",建筑形式类比为"文章文法",并极力提倡采用传统"建筑词汇"和传统"文章文法"翻译西方建筑,替换性质功用相同的西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式,建造适合新中国的建筑。这与清末民初文学家林琴南运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的翻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剖析二者的思想渊源,而后引述古文和传统建筑的存废之争,再从"文以载道"的视角重新回望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折衷主义建筑,为传统建筑精神传承和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价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11):103-106
语料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不同语言的研究以及与其有紧密联系的翻译批评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下,通过某种翻译准则和翻译方法对翻译作品、翻译现象进行的评价。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翻译标准或标准译本对翻译作品进行衡量、分析和评价该作品翻译内容的翻译方式、翻译技术、翻译手段和翻译现象。翻译批评过程集合了翻译批评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翻译的主观性是指对翻译作品的感性表达,比如作品的可读性和整体印象都属于直观的感受。本文基于此从语料库对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作用着眼,重点分析探究了适用于翻译批评研究领域的语料库的目的、流程以及具体方法。对于语料库的相关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于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前景给予了期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文章在生态翻译学视野下,以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的字幕翻译为研究个例,对比分析央视组和字幕组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主体性的体现,指出译者的主体作用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体现为对生态要素的适应与选择。我们提出,翻译生态学的"译者中心"指翻译生态系统中译事的"中心",并非生态系统的中心。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受制于生态要素的主体性生态行为。这是"译者中心"的翻译生态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