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也呈现普遍增加的趋势,但是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消极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就是全社会反应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影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72-79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着手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也一直是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外部性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实质就是经济的负外部性问题,根据外部性原理,这一问题需要借由外部干预来进行调整,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基本法——经济法就成为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增长速度不均衡,逐年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成为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变化。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1)
关于"我国公务员收入差距",我国的文/献主要研究了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公务员收入公平性,以及解决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就基于此,整理现有的文献观点,并对以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实现社会公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就是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再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59-6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从世界居民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演变成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473。根据数据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占到了总差距的70%,最近几年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迅速扩大,且超过了农村居民的差距。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都出现了缩小的趋势,行业差距在经历25年的持续扩大以后出现了稳定趋势。各种数据显示,近年来的中国贫富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6)
城乡差距是热议的话题,在城乡差距中人力资本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逐步深入收入分配的领域,而且人力资本的参与程度与日俱增,在政策的引导下人力资本在收入分配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怎样通过人力资本这个因素对城乡差距起到调节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3)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3)
就业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它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公平价值理念,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从本质上说,经济法是适应社会经济调节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作为解决社会经济领域问题的经济法理应对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经济法的视角,揭示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性及解决机制,运用现代经济法的互动调节机理来对反就业性别歧视进行合理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7)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保护自然、力求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基础上的发展观。要想达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变革传统的经济法。经济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由社会本位向生态本位的变革,而其核心是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部门经济法绿色化变革是其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7)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观,并且是建立在力求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变革传统的经济法是达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的前提。由社会本位向生态本位的变革是经济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其核心就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这一变革。实施这一变革的重要保障是部门经济法绿色变革。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6):197-19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财富总量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均收入在某些地区达到了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然而分配问题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分配秩序是混乱的主要表现。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来看,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重要措施拉是开收入差距。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地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由原来的增量改革转而逐步过渡到存量的改革。同时,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表现出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倾向,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2)
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财政政策应通过政策引导、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重点是转换"二元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本文仅从公共财政视角提出了缩小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0)
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二者在基础知识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学,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需要法理学的支持。探寻经济法部门的存在基础,才能建构起经济法学体系。基于传统文化和当代现实问题,我国堪称经济法研究的沃土。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凝练和升华,需要朝着经济部门法理学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具体的探究经济法部门法理学建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3):236-237
本文对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其实现问题进行了探讨,从阐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国内经济法本位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社会本位思想在我国法律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中国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在此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明显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而收入分配不平衡也是这其中显现的一项重大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先富与后富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0)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有关收入分配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它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并且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进行收入分配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8)
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社会利益来说,经济法是它的本位法,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以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基础为主旨而编制的,经济法追求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化。在我国,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经济法的发展以及内涵,观察分析整个社会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4)
在实现财富总量增加的同时,减小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在分析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基础上,吸取其能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合理之处,以期缩小人民贫富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