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5):117-122
文化"乡愁—复兴"情怀是白先勇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的驱动力。比较分析电影版与戏剧版《花桥荣记》改编之得失,探讨《花桥荣记》的改编应呈示人物在离散与怀乡主题背后的文化无依感、在文化复兴的层面理解荣记米粉店这个活动空间对于人物的意义,把握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日渐解体的担忧,为白先勇小说的改编与研究提供另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6)
清中叶,戏曲呈现出地方化的趋向。对这一趋向,文人多不屑关注。清代学者焦循所著《花部农谭》从农人观众的角度,对花部所演的剧目给予高度的评价与赞赏。特别是在具体分析花部作品时,他运用考据学方法细致分析剧目改编的方法和效果,从中体现了焦循独树一帜的戏曲观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2)
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仿米氏作品命名为《仿米芾洞庭空阔图》,经笔者查证,如此命名有待考证,故为此画正名;董其昌在仿古方面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画家,并大大地影响了明清画坛风气,其仿古的观点和技法,从该作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名著改编的兴起说起,以经典作品《阿Q正传》为文本,试图探讨其在影视创作上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名著改编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91-92
电影《一九四二》是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而成,电影忠实于原著小说,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民族灾难的再现、对乡土情怀的流露、对国民性的叩问、对生存与希望的思考、对人性与尊严的拷问等。在叙事手法上,电影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线索有所变化,情节有所增删,人物设置也有较大的突破。在改编的基础上,电影运用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和原汁原味的河南方言,增加了黑猫、风车和"圣经"等意象。电影的改编,在成功地表现灾难主题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5):96-99
《没有语言的生活》,从小说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剧,尤其从三次改编所生成的"三个不同的故事结局"来看,这一过程的前后变化更像是"聋哑瞎"这个经典人文性构架的三重奏,是东西式的人道关怀咏叹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0)
"赵氏孤儿"的故事得益于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悲剧美感,历代剧作家对它的改编和重写几未间断。电影《赵氏孤儿》也是一次对经典戏剧的现代重构,本文意图将电影文本同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为代表的故事文本进行对比以分析电影改编的得失。纯粹的艺术复制是绝对不存在的,追求艺术的适时变化,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取舍和改编必须有其精准、理性的判断,才能永久地保持"赵氏孤儿"这个经典故事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本文以小说《白鹿原》的改编版本——广播剧版、戏剧版、电影版为研究对象,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跨媒介改编的媒介选择问题,得出媒介对信息具有偏向性的结论。并认为某种媒介并不具有相对其他媒介的绝对优越性,关键是找到最佳的媒介方式来获取、呈现、交流某条信息。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9)
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道家女人形象—姚木兰。在书中,姚木兰是集美貌、贤德、聪慧、豁达包容、勇敢坚韧于一身的至美女子。本文首先浅析姚木兰的容貌之美、聪慧博学之美、现代之美以及豁达包容之美,然后探讨央视版《京华烟云》中对姚木兰人物的影视改编。  相似文献   

11.
《园冶》与《作庭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劲韬 《中国园林》2010,26(3):94-96
日本园林的基本山水框架是由中国直接继承过去的,但意境、风格却与中国园林有很大不同。《作庭记》作为东方园林史上最早的专著,反映了早期日本园林的基本风格;而《园冶》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则更多地反映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通过比较2部著作在理石、理水手法和园林意境等方面的差别,得出中国园林重品赏和文学化表达,视造园如作地上文章;日本园林则更重视具体技术手法和自然风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在如今新影视传媒文化氛围中,商业性质的影视剧文化快速崛起,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极其猛烈的文化传媒界、出版界所带来的"文艺"之风。尽管某些将原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能够迅速风靡全球,受到世人的热捧与追随。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将作品改编后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如恶搞文学作品、任意篡改名著内涵等,令原本作品中的深层次内涵价值遭到破坏,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及结果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以《红高粱》影视剧的改编为例,探究将传统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有关现代商业影视剧突出原著艺术表现力等相关结论内容,以期为研究原著改编优劣课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1)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干宝的《搜神记》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意义,而且它内涵的民间文化更是为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因此,文章以《搜神记》中的异类婚恋型故事的文化分析为主,通过其中人神鬼及人兽恋的文化解析,进一步对《搜神记》中的独特的爱情文化心态作了相应的阐释,以便能够为《搜神记》的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些许可参考性的研究阅读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春秋时代科技名著《考工记》的工艺规范、制器要素等技术理论进行论述,特别对其中运用的“道”、“气”、“阴”、“阳”等范畴作了重点论述。认为该著反映了春秋时代手工业生产内部分工的细密性、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技术理论的发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3):110-112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历经多次修改与改编,进而凸显不同阶段"时髦文化"的特质及社会影像化的需求,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本人与作品变迁的内在裂隙。侠义情感和民间文化的革命转化成为《铁道游击队》的文本修改、版本传播和艺术改变的核心内容。作者刘知侠在文化与政治的夹缝中坚守着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其潜在写作在总体上消融了革命二元对立的强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1,(1):134-136
1950年,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由柯灵改编,黄佐临为导演搬上荧幕。电影版《腐蚀》对小说原著做了诸多改编。原著的赵惠明"大女人"性格,被编成了"小女人";狱中小昭时隔三年重逢前女友赵惠明"旧情复燃"时的柔情、迷茫,被电影过滤掉,小昭被塑造成对赵惠明及其背后的特务系统嫉恶如仇的革命者形象;赵惠明和小N(电影中的安兰),摆脱特务系统后,踏上了归家、寻亲之路,电影版《腐蚀》则将其设置为在革命者小昭、顾恺(小说中的K)引导下,走入了解放区的"革命之家"。文华影业公司1950年这部改编电影《腐蚀》,既属于文华人对于市场、艺术、革命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作为考察1950年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私营电影公司适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改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3)
移植、改编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声乐曲改编为器乐曲,或者是器乐曲改编为声乐曲的这两种形式是非常普遍的。通过多年来我对二胡这件民族乐器的学习和演奏中,逐渐发现二胡独特的韵味和优势,它的音色酷似人声,不仅可以直观的表达哭诉、喜悦,激动、愤怒等各类人声才能完成的情绪。本文以《江河水》为例着重分析二胡曲改编为声乐作品后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产生的影响,从二胡曲的由来包括发展以及乐曲的演奏技巧等和声乐产生的关联,声腔化的演奏技巧和方法,给声乐演唱上提供的帮助,两者结合从而更好地将声乐作品演绎。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
小说《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作品完成后,因先在网络上拥有了大量"粉丝",才出版成小说在市面上广泛发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该故事凭借其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收到广大读者的热捧,且该小说在无意间为拍摄电影做铺陈,凭借人物形象和场景营造上优异的画面感,为以画面见长的张艺谋的电影提供了最初的触动和必要的过渡。本文将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从三个方面,分别是:改编人物的对比、改编意象的对比、改编情节的对比,来分析张艺谋电影中对于小说文本的改编艺术。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35)
《礼记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篇教育科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记述了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论述了教育、教学及为人师表之道,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6)
从莫言小说《白棉花》到电影《白棉花》的改编,文本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差异。小说《白棉花》延续莫言的整体写作风格,透露出一种激情澎湃、情感张扬的内在生命力。主人公们贫穷落后,却骄傲的拥有青春。而电影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在小说的形而上意义上作了降低。本文通过比较两个文本间的差异探讨小说《白棉花》电影改编的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