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Planning》2014,(21):20-22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他的剧作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正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尤其是其悲剧作品,更是不断地作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的《李尔王》,就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20世纪著名的莎剧评论家卜瑞黎(A.C.Bradley)就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此剧受到众人热烈的褒扬。可却是他四大悲剧中最不受欢迎的呢?"他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成就,却不是他最好的剧作。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李尔王》比其它三出悲剧略逊一筹。如果不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李尔王》却完全显露了莎士比亚的力量……,就如同但丁的《神曲》或贝多芬壮阔的交响曲一般,唯一的缺憾是舞台上容不下如此庞大的戏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44-45
剧作家笔下的家庭矛盾往往透视着政治风云,描写亲疏差别是要拷问世态炎凉。文章从"家庭"视角入手,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五女拜寿》与《李尔王》这两部剧作的戏剧主题和戏剧手法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1):111-112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写作日期大概是1605年末或1606年初。戏剧本身包含的故事情节与明代凌濛初(1632年)刊行的白话短篇小说《二刻拍案惊奇》第26回《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仅就这两种文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黑泽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早年的成功和晚年的多种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个人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影响艺术创作中的心理。黑泽明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乱》是对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的一次成功改编与移植,作品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也流露出许多黑泽明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黑泽明是日本20世纪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乱》是他根据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李尔王》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主要揭露了人类在贪婪和欲望驱逐下人性丑陋的一面,以及人们因傲慢而自取灭亡的愚昧无知,从而从另一角度暗示了导演黑泽明对理想而美好的人类关系充满憧憬。本文主要从人性和佛教思想角度对电影《乱》进行分析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泽明对人性、对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7)
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斯多葛主义作为古希腊四大哲学流派之一,提出了众多在西方政治文明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并一直流行到公元2世纪的罗马时期。而作为晚期斯多葛学派的古罗马悲剧家,塞内加继承并发展了"自然法和宿命论"的思想且以此影响了伊丽莎白时代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诸多诗人与戏剧家的创作。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为例,谈谈"自然法与宿命论在这两部戏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二级学院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运用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分析,发现在"双一流"建设中二级学院院长符合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类角色特质,同时存在多元角色冲突、领导角色受到挑战、角色认知不明、角色负担过重等角色困境。为更好地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院长一职应通过强化角色认知、优化选拔程序、创新考核内容、提升角色期待等途径缓解困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5)
角色性格的塑造是动画剧本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角色性格的设定和角色性格的表现来探究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全文将从角色的类型、角色的动作、剧本题材和故事情节等方面对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2)
警察自身的角色认同与其工作表现和各种心理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对警察的角色认同过程进行了探究并建立了模型,将其分为了角色期待、角色支持、角色评价和角色认同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高校学生兼职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学生兼职辅导员身份的多重性、复杂性会诱发角色冲突:不同角色期待以及自身局限引起角色内冲突,本职和兼职角色以及不同兼职角色产生角色间冲突。为此,打造高质量的学生兼职辅导员队伍,应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培训机制、拓宽就业出口、强化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4)
初入职场女大学生角色转换问题关系到她们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基于社会角色的理论视角和对初入职场女大学生的实际调查,女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存在着对职业角色认识不清、对职业角色表现不佳和角色冲突问题。通过对初入职场女大学生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职场用人单位、家庭以及自我调节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帮助初入职场女大学生走出社会角色识别不清、角色转换失败的困境,为初入职场女大学生提供参考意见,促进角色转换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3)
优秀的动画角色外形新颖、内涵深厚,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性。文章将共生美学与角色设计相结合,阐释如何设计角色外形,深入挖掘角色的内涵,为角色创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4)
夸张的表现手法在游戏角色设计中具有重要的表现力。在RPG游戏中,角色设计的夸张手法体现在很多方面,它可以使游戏角色更加生动、更有趣味。该文从RPG游戏角色设计的角度谈夸张的表现手法,从角色的形体、动作、服装和细节几个方面阐述RPG游戏角色设计中夸张表现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6)
一个成功的动画镜头与成功的色彩运用是分不开的。动画的色彩与一般的绘画色彩有所不同,必须遵循自身的运用规律。动画片中绚丽的色彩非常吸引观众,其中生动活泼的动画形象给动画片注入了生命,色彩对角色设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色彩运用得当可以传达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体现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文章从单个角色、角色与角色、角色与场景三个方面阐述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6)
角色设计是动画拍摄的第一步,选用平面的手法进行角色设计,在角色平面画稿的基础上,挑选出符合的角色,然后通过不同材料进行制作。造型简单几何化、形象夸张有特点是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9)
动画角色动作设计至关重要。动画创作者不仅要表现动画角色的动作,更要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注重研究动画角色动作这一视觉对象的特性,调动动画角色动作的视觉要素,通过求变、夸张、创新、个性化的动画角色动作,在情感上与受众进行沟通与互动,引发受众的主动关注,实现动画角色动作所要表达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7)
文章通过梳理蒂姆·波顿的早期作品、生活背景等,对其角色形象风格的形成、角色形象的塑造和故事叙述方式进行探讨,同时分析《僵尸新娘》动画中的角色风格的形成,从而剖析了蒂姆·波顿的动画角色形象风格不同于当下美国动画角色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5)
动画剧本为角色提供表演空间,角色形象设计师将剧本表述的角色通过想象创造出来,这是将抽象文字变为具体形象的过程。动画中的角色和影视作品中的演员一样有着明星效应,个性鲜明的角色是动画片的亮点,也是动漫周边产品市场的推动力。那些灵动的、洋溢着生命力的角色形象俘获了很多观众的心,因此塑造充满想象的角色形象能够题提升动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标志性——现代建筑的彷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当人们首次阅读但丁的诗,或初次聆听巴赫的四十八首序曲,或第一次从《哈姆雷特》和《李尔王》里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时,人类的每一次意识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诚然,在人类意识的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已经开创。而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随之而更新。我们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种休戚相关之感,有一种与之分享和被强化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人生所应贡献于时代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8)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进行探讨,在分析馆员角色转变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的特点,并阐述了此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