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7,(11)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在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封建社会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迂腐而又心地善良的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的扭曲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尤其是动作的描写,可谓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些重点句子中的一些重点动词,让学生自己体会,反复体验,使学生身历其境,体验一个穷酸的知识分子在那样的环境中心有不甘的抗争而又无可奈何的命运结局,从而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本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对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展开论述。《金色夜叉》被称为红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金钱和爱情纠葛的社会小说(在日本,社会小说是具有包容性题材概念的小说,特别是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比如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也被看作是社会小说),在如今的日本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独有偶的一部关于爱情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两部作品虽说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都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每位作家的爱情观,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集各种贬责与褒奖为一身的可爱的"奸雄",众多名人曾与评说,让笔者对其更加着迷,想对曹操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从曹操是伟大的诗人,曹操是有勇有谋的治世能臣这两方面重点分析了曹操形象的光辉一面;进而阐述了曹操毕竟是一个人,一个人难免会存在人性的弱点,其性格的悲剧和处事的失败,综合分析了一个《三国演义》中完整的曹操形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3)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曾描写过草原。草原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众多作家的笔下。张承志正是这些作家其中之一,在他笔下的草原,是诗意而又神秘的。本文将对他的草原书写进行细致研究,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爱情是哈代众多作品的主要线索,在《还乡》里更是组织了四条爱情线索,通过它们之间的错杂交织上演了一出有关爱情的悲喜剧。本文试图从对四条爱情线索的分析中找到导致爱情悲剧的原因以及实现美满爱情的可能性,从而摆脱现代爱情被"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
为了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教师必须对文本有着深入而准确的解读。在教学切入口的选择上,抓住文章结尾处一句看似矛盾的话,设计问题:"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引导学生先把握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再思考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能有展示和交流自己阅读体验和思考成果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3)
《木木》是屠格涅夫的一部反对农奴制为主题的小说。屠格涅夫也因为这部作品而被拘捕,这部小说中作品树立了格拉西姆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深受农奴制迫害的小人物形象。格拉西姆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0)
《复活》这部作品,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作者塑造的聂赫留朵夫,是一位灵魂忏悔的贵族形象;而玛斯洛娃却是一个社会的底层妇女形象;此外还有谢基尼娜、西蒙松等一些代表俄国黑暗教会、贫苦农民的形象。在《复活》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统治,同时,这也是作者在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一种申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5)
作为一部战地物语,《平家物语》起初是弹琵琶的说书艺人演唱的台本,后又经由他人整理编订成集的,因此雅语俗语杂陈,记述十分复杂,文章风格多姿多彩,音节铿锵,琅琅上口。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平家物语》中大量引用汉文,日文汉文交织散文韵文并列,不仅展现了中国璀璨的诗歌文化,更体现了礼仪之邦的强大魅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
徐晓在其散文集《半生为人》中讲述了关于爱情与历史的往事,这些往事倾注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通过作者这些浸透了私人话语的笔端的描述,可以窥见其对历史中饱满的人事与情感的书写,这些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强的生存姿态、感人的人文精神和至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0)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荆棘鸟》,讲述的是早期澳洲内陆开发时期,一个新西兰移民家庭,一位虔诚的神职人员拉尔夫与清纯的梅吉之间的爱情故事。然而神父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两人无法结合。面对宗教与爱情这两个灵魂信仰的挣扎,起初拉尔夫选择抛弃爱情,追求他梦寐以求的红衣主教这个神圣的职位。心灰意冷的梅吉转嫁他人。最终却在命运和内心的渴望刺激下,两人终于再次相遇,带来的却是无可抵御的悲剧。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与之相生相克的对立一面,比如水与火、灵与肉。那么宗教与爱情似乎也是遵循这种自然的二元对立定律来进行角逐的呢?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分析上采用电影本体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在镜头的分析上采用接受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影片的美感所在和隐藏在人后的黑暗的压抑成为导火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9)
本文主要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该作者的创作手法及作品的文学价值,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拾玉镯》是蒲剧传统折子戏,在短小的篇幅内,塑造了羞涩、纯真、可爱的少女孙玉姣,老练又热心的刘媒婆,狡黠又用心的书生傅朋这样三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其语言、动作、细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
夏洛蒂是詹姆斯的小说《假的》中的女主人公,她天真单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围绕一串珍珠项链是真是假的事件中,她逐步地从天真走向成熟,加深了对人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她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31)
《作女》是张抗抗的一部以都市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卓尔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系,生活的率性而随意。但实际上,卓尔的"作"的欲望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欲望,或者说,她是放大了的我们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6)
《聊斋志异》对唐传奇借鉴很多,但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变化,在很多艺术方面,《聊斋志异》都是不同于唐传奇的,尤其是在人物形象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诗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9)
在西方美术领域中,文艺复兴奠定了古典美的艺术规则和程式。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于神性中融入人性,圣母像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世古典美的标准之一。与此同时,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方绘画影响了中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靳尚谊作为中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将西方古典主义审美理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比较二者作品人物形象的异同,对于理解中西方美学理念和审美意识至关重要。文章试比较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从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拉斐尔圣母像形成的原因及特色三方面由内及外地分析拉斐尔的人物形象;其次分析靳尚谊作品的人物形象,先分析古典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再阐述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最后从美学思想、人文内涵和人物形象内涵等方面比较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4)
投射、选择、认同,不断焦虑和不断遗忘。时间、空间的轮转使一幅画、一本书、一句话带给我们的某种意义,带有诸多偶然性和瞬时性,爱情中彼此的相遇相知、相爱同样如此。文章从《小王子》出发,着眼小王子的爱情:带有偶然性和瞬时性的羁绊,决定了遗忘式的爱情中无法规避的特质。每一个生命个体所以怀旧、所以忘却,根源在于旧有经验的沉淀过程中的些许因子,反复被唤醒,反复因现实和当下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的实际需要而适时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2)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对一段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在不同的时间轨道上,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爱情和死亡。马尔克斯通过对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幸爱情描写而体现出人生不仅仅是奔向死亡的过程,而是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浓烈的爱。  相似文献   

20.
芭芭拉?金索尔弗的《毒木圣经》是现代英美文学史上的一部力作,自发表以来在国内外受到众多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本文试分析男主人公纳森?普莱斯的人物形象塑造,拟从纳森的婚姻生活和传教生涯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