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及对煤泥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煤泥水的处理效果,利用粉煤灰制备了聚硅酸铝铁絮凝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制备过程中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n(Si):n(Al)(物质的量比)、n(Si):n(Fe)和熟化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i):n(Al)=1.0:0.5,n(Si):n(Fe)=1.0:0.5,熟化温度为60℃,熟化时间2h为最佳工艺条件.利用以上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了絮凝试验,当煤泥水质量浓度为8 g/L,体积为250 mL,聚硅酸铝铁添加量为1.3 mL时,其透光率可达73.9%,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复合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形貌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磷炉渣为硅源制备了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分析、比表面积分析和p H值及电导率测试分析手段对聚硅酸铝铁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自制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外观为黄绿色且透明黏稠状液体,该产品不是简单的原料复配,而是发生了螯合反应,生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复合型无机高分子铝铁硅聚合物,中位粒径为300 nm左右,比表面积3.99476 m2/g,结构呈树枝、大片状,整体呈现出立体、交迭及延伸的结构特征。该絮凝剂在滇池污染水的絮凝处理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以粉煤灰、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了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SS),确定了制备PAC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处理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由粉煤灰为原料制得的产品聚硅酸铝铁比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处理废水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用赤铁矿制备聚硅酸铁絮凝剂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浸-催化氧化-水解-聚合工艺,进行了以低品位赤铁矿、废硫酸和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铁(PSF)絮凝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5~6 mol/L,液固比4∶1,酸浸温度90 ℃,酸浸时间2~3 h,氧流量40 cm3/(min·L),Fe/Si摩尔比=2,硅酸活化pH值=3,硅酸活化时间25 min,陈化时间2 h。用所制备的PSF处理印染废水,并与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90 mg/L用量下,PSF可使废水中浊度、色度、SS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5%、87.8%、92.2%和78.5%,比相同用量下的PFS和PAC均分别高出10、24、14、18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7.
8.
9.
11.
12.
钠基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Cu2+, Zn2+,Cd2+ 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钠基膨润土对不同浓度的Cu2+,Zn2+,Cd2+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对Cu2+,Zn2+,Cd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 方程,吸附容量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平稳,通过吸附实验发现钠基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容量的大小顺序为Cu2+>Zn2+>Cd2+.研究表明,钠基膨润土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拓展微晶石墨的应用领域,将其氧化-膨胀获得膨胀微晶石墨,并用于含铅废水处理。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初始Pb2+浓度、反应时间、pH和温度等因素对膨胀微晶石墨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石墨经氧化膨胀制备的膨胀微晶石墨颗粒呈"蠕虫"状,含有丰富的网络孔隙结构,孔径集中在2~5 nm。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行为受初始浓度、时间、pH和温度的影响,吸附量与初始浓度、时间和pH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
硫酸锌生产过程中,铁锰的存在会对硫酸锌生产结晶工艺造成不利影响,降低MgSO4·7H2O的产品纯度。传统化学处理方法成本较高且易引入新的杂质离子,为获得高质量硫酸锌,开发新的铁锰去除工艺十分重要。本实验采用微纳米气泡和臭氧氧化相结合技术,探究了不同气源、温度、CaCO3投加方式与投加量等条件因素对Fe2+、Mn2+氧化效果的影响,分析该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臭氧为气源,铁锰去除率达99.5 %,远大于以空气和氧气为气源;温度升高会影响微纳米气泡稳定性与臭氧溶解度,不利于Fe2+、Mn2+的氧化,最高温度18℃时,Mn2+的处理时长相对24℃时缩短了12.5%;CaCO3的投加较大幅度提高了微纳米臭氧除铁锰效率,每15 min以0.44 g/L相对用量投加CaCO3时,CaCO3有效投加总量为17.6 g,铁锰完全去除耗时约50 min,相对于不投加CaCO3时处理时长缩短了33%。间歇式投加效果优于一次性投加,消耗的CaCO3量更少。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寻找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地解决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的方法,以提纯钠化后的蒙脱石(Na-mnt)为吸附剂,在对其进行性能表征的基础上,进行了Cu2+吸附试验,考察了Cu2+初始浓度、溶液的初始pH、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Cu2+吸附的影响,并通过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动力学方程从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Na-mnt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Na-mnt对Cu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非自发的放热反应过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19.
20.
选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利用活化能的相对变化量和钙镁离子各因素最佳值的差异,研究磁场强度、离子浓度、流速和温度对循环冷却水Ca~(2+)和Mg~(2+)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ΔE/E0达到最佳值的磁处理因素按其主次顺序依次是离子浓度为600 mg/L、流速为0.8 m/s、温度为30℃、磁场强度为0.25 T。Ca~(2+)的最佳值依次是离子浓度为900 mg/L、温度为35℃、流速为0.2 m/s、磁场强度为0.5 T。Mg~(2+)的最佳值依次是离子浓度为900 mg/L、流速为0.8 m/s、温度为30℃、磁场强度为0.5 T。另外,负离子可削弱氢键,减小活化能,降低除垢效率。Ca~(2+)和Mg~(2+)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以及二者结合生成水垢的反应程度不同,致使二者在温度和水速的最佳值出现差异,为了提高除垢效率应以Ca~(2+)的磁处理因素的最佳值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