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最近研制出三层结构、面积为10×10cm~2、转换效率为10.1%的非晶硅太阳电池。以往这么大面积的叠层非晶硅电池的效率一般为9.5%。为使非晶硅太阳电池能在电力方面得以应用,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为了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NEDO研究并开发了三层结构的太阳电  相似文献   

2.
1200厘米~2电池效率高达8.1%日本富士电机综合研究所接受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的委托,最近开发成功了30厘米×40厘米的大面积非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8.1%,打破了原来这样大小电池效率7.5%的记录,它是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大面积太阳电池。它系通过在非晶态硅的p层和i之间加入缓冲层而实现的。目前太阳电池分绪晶型和非晶态型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工业,后者主要是民用。非晶硅虽然光电转换效率较低,但由于能制成微米级薄膜,用硅量少,  相似文献   

3.
非晶硅合金太阳电池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亮  韩大星 《太阳能》1999,(1):10-11
1997年非晶硅合金太阳电池技术的研究取得两大显著进展。第一,采用光谱分离三叠层结构制备的非晶硅太阳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3%,创下新的世界纪录;第二,三叠层结构太阳电池年生产能力达5MW,并已有多种产品出售。1对太阳电池的要求开发太阳电池的两个关键问...  相似文献   

4.
李春鸿 《太阳能》1989,(4):15-15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大西及桑野,最近研制出转换效率为9.6%的10cm正方形集成结构非晶硅太阳电池。这是目前世界上大面积非晶硅太阳电池达到的最高转换效率(他们曾在1cm正方形非晶硅太阳电池上达到11.7%的效率)。该电池结构示于图1,电池特性列于表1。为了提高电池效率,他们首先分析了电池能量的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干净而无公害的能源,是人类今后寄以重大希望的理想能源。现在,美国正在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日本也在建设使用非晶硅太阳电池的试验电站。但是,真正使太阳电站能得到推广普及,关键在于太阳电池的实用化,即解决降低价格和提高效率等技术课题。当前,以NEDO(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为中心的日本科技力量,正在加紧工作,并且在非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开发方面,向实用化迈出了一大步,本文将介绍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最近研制成了转换效率高达12%的非晶硅太阳电池,而过去的世界最高纪录为11.1%。这一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值。非晶硅太阳电池成本低,然而效率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非晶硅锗三迭层电池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报道了University of Toledo近两年在三叠层非晶硅锗太阳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使用PECVD技术在不锈钢衬底上制备三结太阳电池,经过工艺优化后,电池效率达12.7%.文中研究了三结电池中的P、I层的生长条件对电池特性的影响,认为在非晶硅与微晶硅的过渡区存在着一种过渡态,可使电池的性能达到最佳.文中还研究了P、I界面的匹配和过渡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内第一家生产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中美合资企业哈尔滨——克罗拉太阳能电力公司注重新产品研制,不断推出太阳能新品种,开发了市场、赢得了用户。非晶硅太阳电池是高新技术产品,面对市场求新的需要,该公司陆续推出了多种太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1991,(1)
上面系统地介绍了太阳电池的原理、制造方法和各种应用技术,实际上都是以单晶硅太阳电池为基础的。从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硅太阳电池问世以来,光伏技术已有很大的进展。现在绝大多数长寿命的地球卫星都是采用单晶硅太阳电池供电的。地面应用的硅太阳电池要求价廉,所以不少部门用多晶硅材料制成太阳电池。从70年代开始,非晶硅太阳电池发展很快。它利用在反应室内的硅烷气体中进行辉光放电而形成非晶硅薄膜;并在放电过程中,混入磷烷或烷等气体,以形成N层和P层。整个太阳电池是由大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合太阳系统公司最近开发了光电转换效率极高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这种电池是将硅薄膜三层重叠结构。非晶硅电池与使用结晶硅相比,在价格方面有利,但性能较差。如果性能提高,这也可促进在电力供给方面的普及。目标在2年后产品化。目前开发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初期为146%,在遇到光性能下降的稳定期为13%,到目前为止的最高值已超过1个百分点以上,接近于正在产品化的单晶硅效率(15~18%)。电地结构是在不锈钢基板上重叠上二层硅、诸薄膜和一层硅薄膜。该公司继续进行这种类型太阳电池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内容是对各层进行改…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较高,一个 1 kW的太阳电源装置要耗资 1 700马克,其发电费用是普通电力的 10倍。   据悉,德国正在大力开发高效、廉价的太阳能电池。费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最近开发成功了砷化镓和锑化镓电池,其太阳能转效率达到 31.1%,远高于普通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 12%的转换率。另外,斯图加特的太阳能和氢能研究中心开发出了铜铟硒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其成本是普通非晶硅电池的一半。 德国正在开发高效廉价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12.
薄膜太阳电池的开发动向陈幼松薄膜太阳电池系指半导体层只有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太阳电池。由于半导体层薄,所以需要玻璃或高分子薄膜等作为基板;由于半导体层薄,所以有希望降低制造成本。薄膜太阳电池有非晶硅系、化合物系、结晶硅系三类。开发目标太阳能发电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方式。太阳电池从材料及制作工艺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3种。非晶硅太阳电池由于经济上的优势使之在整个太阳电池领域中的地位正在迅速升高,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能源计划的重点。柔性衬底非晶硅太阳电池作为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一个新品种,近年来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上许多公司竞相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1柔性衬底太阳电池的特点非晶硅太阳电池按衬底分为硬衬底和柔性衬底两大类。所谓柔性衬底太阳电池是指在柔性材料(如不锈钢、聚合物)上制作的非晶硅太阳电池。柔性太阳电池与…  相似文献   

14.
新型非晶硅太阳电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新型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介绍了See-Through Amorton半透明太阳电池、a-Sic激活层半透明太阳电池,弱光太阳电池,不透明柔性衬底太阳电池,透明柔性衬底太阳电池及导电聚合物柔性衬底太阳电池的特性,并且介绍了国内新型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在衬底材料上依次沉积透明导电层、非晶硅层、蒸镀金属膜,最后加上保护涂层制成的. 哈尔滨—克罗拉太阳能电力公司生产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结构如图1所示,生产工艺流程为:玻璃  相似文献   

16.
太阳电池能把光能直接转变成电能,而电能又易于输送和利用,所以各国对太阳电池的研制极为重视。七十年代中期,非晶硅太阳电池问世,它具有工艺简单、原料省、耗能少、成本低以及能制成大面积等优点,为大规模应用太阳电池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太阳电池产品。非晶硅在结构、光学性质及电学性质方面与单晶硅不同。非晶硅中硅原子的排列不象单晶硅中那样有规律,但却象单晶硅中的原子伸有四只“手”(键)。然而,非晶硅中原  相似文献   

17.
光伏窗口     
德松 《太阳能》2004,(4):59-60
● 日立推出高效染料增感太阳电池大面积组件 图 1 东京消息,日立开发的色素增感有机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赶上非晶硅太阳电池。日立在3月17~19日东 京Big Sight转 换 中 心 的 “nano tech2004”纳米技术展览会上展示了这种太阳电池的大型组件。该单元组件由4块电池连接起来,边长约10cm ,实验室光电转换效率为9.3%,在同类电池中最高。这种电池是由有机染料沉积在TiO 层上, 2这是由涂层方法形成的多孔层,涂在带有透明电极的玻璃 基片 上 ,其间 植 入 正 负 金 属 电 极 , 相 距10μm 。电极之间充满碘溶液。当有…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2010,(3):40-41
日前,三菱电机试制的5mm×5mm薄膜型太阳电池在实验室的转换效率为14.8%。三菱电机此次试制的薄膜硅型太阳电池配备了三层吸收波长各不相同的发电层,各层组合使用了非晶硅类及微结晶硅类材料,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太阳光,从而提高了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9.
薄膜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制备非晶硅顶电池,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制备微晶硅底电池,初步优化研究了薄膜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顶电池与底电池的本征吸收层厚度匹配与电池电流匹配,以及氧化锌/金属复合背反射电极对电池的作用。研制出了面积为1.0cm^2效率达9.83%的薄膜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1992,(4)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最先开发出了可弯曲的薄膜非晶硅太阳电池。并在钟纺公司及富士重工业公司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使用薄膜非晶硅太阳电池作动力的太阳电池飞机“蒲公英号”。飞机在起飞时用Ni-Cd电池供电,飞行中用太阳电池供电。“蒲公英号”使用直流无刷马达,电压90V、最大输出为2000w。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