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的码头工程,应进行防洪评价.根据2004年8月印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内容要求,进行了拟建码头工程防洪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演变分析、防洪评价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等.河演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河段多年来河势稳定,河道深槽位置及两岸的江岸基本保持稳定;码头工程附近江岸基本稳定,工程水域河床冲淤幅度相对较小,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对河道水位及流场的影响较小,码头工程的修建不会对其所在河段河势及行洪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合莒县庄科橡胶坝工程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河道管理范围内橡胶坝工程防洪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因橡胶坝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莒县庄科橡胶坝工程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河道管理范围内橡胶坝工程防洪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因橡胶坝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发布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防洪评价。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内容要求,对位于群力堤防背水坡的音乐主题公园开展防洪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河道水位无变化,河道流场无变化,河道冲刷或淤积无影响,堤防满足抗滑稳定要求,无渗透稳定破坏问题,满足渗流稳定要求及边坡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防洪评价报告制度是《防洪法》针对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一项法律规定,《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对河道管理范围内重要的建设项目应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以下简称《防洪评价报告》)。《河道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6.
傅萍 《治淮》2001,(1):6-7
为加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江河防洪安全,保障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1992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指出:“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1997年颁布实施的《防洪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河道的有效管理,维护了法律  相似文献   

7.
焦作万方电厂配套供热管网二期工程热力管道在龙源路群英河桥南侧穿越群英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建设穿河、穿河堤、邻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及其它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工程建设方案应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及有关规定,穿越河道位于焦作市城区,依据《焦作城区防洪规划》及《焦作市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群英河施工图设计》等相关规划设计成果,结合穿越处河道边界条件,河道演变情况,对热力管道穿越群英河工程建成后洪水位、冲刷、淤积以及对工程上下游其它工程设施影响进行防洪评价综合分析,并对造成影响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及补救措施,确保河势稳定与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河道管理内的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在河道上修建桥梁时,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是桥梁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对跨河桥梁进行防洪评价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工程规划批复文件要求,结合河道演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技术路线,在水文、壅水、冲淤、河势影响等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永城市G311线永城境改建工程跨河桥梁防洪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四川水力发电》2006,25(A02):20-20
2006年11月16日至18日,受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委托,扬子江工程咨询公司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成都院分别编制的四川省大渡河长河坝、泸定、瀑布沟三个水电站的《水资源论证报告》、《防洪评价报告》共六项专题报告进行了评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末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受理机关不得受理取水许可(预)申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是审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技术依据: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0.
殷卫国  陈婷  刘辉 《治淮》2011,(1):26-2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编制防洪评价报告的主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不同的穿河穿堤工程施工方法对河道行洪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近年防洪影响评价研究成果和《广州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技术指引》,提出了穿河穿堤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技术审查要点,可为穿河穿堤工程的设计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审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瑞峰  邱红  金晖 《治淮》2007,(12):23-24
山东省改建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是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标志性工程,也是2008年奥运会的配套项目。工程建成后,胶济线综合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将告别无电气化铁路的历史。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2004]109号),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并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本文即是对跨河建设项目的防洪评价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桥梁安全运行,跨河桥梁作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防洪影响评价.结合桥孔过流的实际特点,对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防洪评价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防洪评价计算从桥梁布设、桥底高程分析、河势影响分析等方面对工程做出了防洪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科学、实用,可为其他跨河桥梁的防洪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梅州市广州大桥位于梅州城区东南部,南北向横跨梅江,是连接梅州市主城区与芹黄规划区的一条交通性主干道。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7]7号文),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为此,根据河道实测资料及工程设计资料,分析广州大桥工程的河势变化、壅水程度以及防洪综合评价,并对此提出结论和建议,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仅对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格式做了一般性的规定,但未规定防洪影响评价具体的技术指标等。该文拟对防洪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辑导则》,针对涉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防洪评价报告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的主要依据文件之一,堤防是江河抵御洪水的主要工程,所以,建设项目与堤防的交叉关系是编制防洪评价报告的重点分析内容。以广州某污泥处理码头工程防洪影响分析与评价为例,介绍类似工程与堤防交叉形式的设计与减免影响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桥梁墩台对河道防洪影响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桥梁是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横跨河流、侵占河道行洪面积、壅高水位、改变局部流态,对沿河两岸堤防造成影响。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桥梁在建设时,需进行防洪影响评价,而对桥梁壅高水位及引起的冲淤变化计算是防洪影响评价计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结合东莞市莞深高速公路附城至石碣段工程东江南支流特大桥建设,利用有限元法,对桥梁建成后河流的局部水位壅高和流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珠江河口管理范围内某一涉水港口码头项目,经防洪分析与评价,该工程存在施工期临时防洪措施标准偏低、结构单薄,副码头港池工程占用规划河涌与出口挡潮闸、排涝泵站用地等防洪影响问题,防洪评价报告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以降低工程影响,并开展了专题设计.该工程是防洪评价补救的典型案例,经简要介绍供同类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丰产河定向钻穿越工程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穿河输油管道防洪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因输油管道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