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不同位置、不同荷载情况下桩顶反力、桩间土压力、桩与土分担荷载的比例以及浅圆仓在建设过程中和加载过程中沉降大小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圆仓在主体竣工和试装粮完成后地基土平均土压力只占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68.81%,没有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由桩顶应变计实测结果可知,浅圆仓在装粮荷载装粮完成后,桩基内部桩承载力不到设计值的60%,桩基内部桩需优化设计。同时,随着加载荷载的增加,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少,装粮完成时土承担上部荷载的20%。实测沉降结果表明,沉降较小且较为均匀,仓体结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可为浅圆仓的基础设计优化、施工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桩-承台-土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三维弹性有限元法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 群桩基础中桩承台土的共同作用特性, 着重研究了桩顶反力分布、承台分担比及沉降变形随s/d、L/d及EP/Es 诸因素的变化规律, 并对桩基优化设计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应用弹性半无限体的布西奈斯克应力解、明特林应力解及地基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理论.推导出桩基承台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连云港软土地区多层建筑桩基设计相关基础进行了分析,在介绍桩基础设计方法研究和桩基础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利用桩土共同作用原理处理软土地基中出现的桩基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炜举 《城市建筑》2014,(20):180-180
本文对连云港软土地区多层建筑桩基设计相关基础进行了分析,在介绍桩基础设计方法研究和桩基础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利用桩土共同作用原理处理软土地基中出现的桩基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桩土共同作用原理在某采用粉喷桩地基的住宅楼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考虑了桩土共同作用后,较单纯采用桩基础节约了相当的桩数,同时又比只采用浅基础减小了沉降。  相似文献   

7.
周峰  林树枝 《建筑结构》2012,(3):140-143
通常情况下,桩、土支承刚度差异显著,相同荷载水平下两者存在变形差,因此要实现桩土共同作用,必须要消除桩土的变形差,保证桩土的变形协调。在分析桩土共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现有桩土共同作用的实现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将其分为三大类:补偿位移法、刚度调整法以及预加位移法。其中,补偿位移法又包括摩擦桩复合桩基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刚度调整法主要为笔者提出的设置调节装置的端承桩复合桩基,预加位移法主要指桩顶设置柔性材料以及桩顶预留净空复合桩基。对上述每类所包含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各自的适用条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了桩土共同作用在桩基补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桩基承台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应用弹性半无限体的布西奈斯克应力解、明特林应力解及地基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理论,推导出桩基承台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管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侧摩阻力在各种情况的影响下变化较大,为能准确对其进行取值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侧摩阻力的机制分析推知,侧摩阻力的决定因素为桩土界面强度、土体的强度以及土体的应力状态。土体的应力状态是造成侧摩阻力变化的根本原因,它不仅会影响到桩土界面强度的取值,还会使土体在强度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抗剪能力。介绍3根预应力管桩的内力测试成果,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桩进行3个方面的分析:破坏可能发生位置、桩土界面参数的取值、桩侧土压力随土层深度及桩荷载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3根管桩的破坏均发生在界面处。对于淤泥土桩土界面力以黏着力为主;对砂质土或全风化岩桩土界面力以摩擦力为主,此时桩侧土压力的变化会对桩侧摩阻力极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假设地基为弹性体,考虑桩-土塑性滑移,建立微分方程,采用差分求解。经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较为一致。该方法可以考虑桩周土体的连续性,可以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产生的沉降。将该方法与荷载传递法、剪切位移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不是荷载传递法与弹性理论法的简单叠加;该方法在退化后可以分别取得与荷载传递法及剪切位移法比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郑刚  张慧东  刘双菊 《工业建筑》2006,36(6):65-69,5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桩顶与承台连接、桩顶与基础之间设置褥垫层、桩顶与基础之间设置不同刚度的垫块三种桩与承台(基础)间不同的构造方式,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改变垫块的刚度分析了其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地面堆载下桩与土体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地面堆载条件下桩的受力和变形机理出发 ,进行了被动桩条件下邻近桩基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分析计算 ,计算中考虑了土的非线性 ,采用了P y曲线法求解。并利用已知工程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为受堆载影响的桩的计算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桩静载试验和基础沉降实测资料表明:在设计工作荷载下超长单桩的桩顶沉降主要来自桩身压缩,且在最大加载条件下超长桩表现为端承摩擦桩性状。超长单桩侧摩阻力由上部土层到下部土层依次发挥,砂质粉土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土极限相对位移为14~18 mm,粉质黏土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土极限位移为17~19 mm,当桩土相对位移大于该极限位移后,桩侧土层会出现侧摩阻力软化现象。群桩基础的沉降随施工荷载水平的增加而增大。荷载较小(第5层以下)时,大楼沉降较小且沉降均匀;当荷载达到一定值(第30层以上)时,核心筒处沉降大于大楼周边沉降。大楼竣工时核心筒与周边沉降差较小,大楼整体变形协调。群桩效应沉降比随着荷载水平(施工层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戴冠民 《工业建筑》1998,28(3):25-30,62
针对浙沪软土地区常用的预制摩擦群桩,从群桩荷载传递机理及破坏模式、桩位布置、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固结及施工影响等方面,分析影响群桩沉降的诸因素。据此,归纳提出控制沉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非耦合分析方法模拟桩竖向振动过程中桩周产生孔压积累现象。首先基于比奥饱和多孔介质理论,考虑桩土间的非完全黏结条件,得到饱和土中弹性支承桩竖向耦合振动稳态孔压振动的解析解,通过卷积方法和数值积分逆变换得到任意次正弦激励作用下的瞬时孔压振荡半解析解。然后利用土动三轴试验得到饱和粉质黏土的残余孔压积累经验公式,以桩侧土剪应变和振次为参数建立桩周残余应变和瞬时孔压时域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桩竖向振动作用下桩周土中孔压积累的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桩土非完全黏结条件下稳态孔压分布和桩周孔压积累均小于完全黏结情况,且受桩土接触刚度和桩底支承刚度的影响显著,此外桩周稳态孔压分布与渗透系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曲线模型模拟桩侧土体的非线性,研究成层地基中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以及沉降稳定之后的桩身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力的分布情况。首先,将桩身自上而下划分为有限个单元段,采用基于行波分解的波动分析程序,推导出静荷载作用下任意时刻桩身任意位置处的位移方程;然后采用参数分析的方法,分析桩–土参数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最后模拟基桩静载荷试验的s-lgt曲线和q-s曲线,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十分明显,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单桩在静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性状。  相似文献   

18.
路堤荷载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复合地基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研制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分层沉降、土体侧向变形、超静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观测成果分析,论述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优越的工程特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后注浆抗压桩受力性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温州鹿城广场5根抗压桩静载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后注浆抗压桩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一些规律。试验表明,注浆压力时刻都在变化,但有一个大体动态变化的范围。注浆可以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改善桩的承载性能。抗压桩在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随着荷载的增加,桩端轴力逐渐增大。对持力层是卵石层的桩采用桩端后注浆技术后,桩身压缩量占单桩沉降的80%以上。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程度和桩土相对位移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桩土相对位移达到一定值后,桩上部土层会出现桩侧摩阻力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即侧摩阻力软化现象。而靠近桩端的桩侧土体,尽管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桩侧摩阻力值却会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