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为了确保煤矿塔式主井提升钢丝绳能够进行安全的更换,研究了钢丝绳更换施工安全技术,分析了施工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形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计划。研究了施工步骤,主要步骤为:新绳穿绕→分绳、提箕斗→2号箕斗临时绳头制作→新绳下放→1号箕斗永久绳头制作→通卡拆除及旧绳回收→2号箕斗永久绳头制作→施工收尾→参数校核,最后介绍了施工质量技术措施,该技术达到了主井提升钢丝绳安全更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采动影响下的采场覆岩运动,尤其是重复采动影响导致地面井断孔率较高的问题,以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工程环境为基础,通过建立平面相似模型,进行煤层的分层开挖、采场覆岩的剪切滑移和离层位移对地面井监测线的影响的连续监测,获得了地面井在重复采动影响下的变形特征:采动区地面井在重复采动影响下剪切变形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反复错动的活动特征且下分层开采后地面井剪切滑移量较上分层开采后增大了30.12%;离层拉伸变形呈现出"增大→增大→增大→增大"的持续增加的活动特征且下分层开采后地面井离层拉伸变形与采厚比较上分层开采后增大了29.8%。同时,针对地面井变形规律提出了井身强化设计的防护思路。  相似文献   

3.
兖州矿业(集团)兴隆庄煤矿调整了分配闸门的打开工序,相应地使提升周期比程序调整以前缩短了2s左右,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矿的主井运行程序在装载段为:箕斗到位→相应的分配闸门打开→并到位→定量仓门打开→开始装煤→装煤至整定的定量仓吨位→开始计量,Δt时间到→分配闸门及定量仓同时落下→分配闸门及定量仓到关位→箕斗提升→到第2减速点或井筒某一开关点→带式输送机及给煤机运行→向定量仓装煤→装至规定重量停下→箕斗到位进行下一循环。经过研究,他们把分配闸门打开的程序调整到循环的后阶段,使箕斗到位之后就能够直接作用于定量仓的…  相似文献   

4.
DYNAMOplus与C语言的混和编程──矿井采运系统模拟的新手段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吕朝晖矿井采运系统主要是指回采工作面出煤→顺槽运输→上山(或下山)运输→采区煤仓→大巷运输(矿车或皮带运输)→井底车场→井底煤仓→主井提升系统(箕斗、皮带、串车等)...  相似文献   

5.
巨厚火成岩下采动覆岩应力场-裂隙场耦合演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浩  张吉雄  张强  董祥俭  韩晓乐 《煤炭学报》2016,41(9):2173-2179
针对杨柳煤矿主采10煤层诱导上覆巨厚火成岩运移破断引发剧烈地表沉陷、瓦斯喷井以及工作面压架等动力灾害的难题,基于巨厚火成岩破断特征,采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巨厚火成岩下覆岩裂隙发育规律与采动应力分布规律,得到火成岩破断前后裂隙发育高度、支承压力峰值和应力集中区最大高度等指标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了巨厚火成岩下采动应力场-裂隙场耦合演化致灾机制,即煤层采动→应力重新分布→应力集中→裂隙发育→覆岩破断→应力转移→裂隙扩展→"弧形"离层→火成岩破断→动力灾害。从控制应力集中与裂隙发育两方面提出了"采空区充填技术—离层注浆充填技术—保护层开采技术"的防灾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活跃和人类工程活动频繁致使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坡体灾害频发,进行该类灾害防控的相关研究必要而迫切。采用原位地质详查、全域块体离散元数值模拟和工程地质力学理论分析,选择贵州纳雍张家湾普洒滑坡为研究对象,系统提出了该类“井工开采诱发型”滑坡的致灾特征、主控触发因素和动力成灾机制。结果表明:(1)该滑坡动力崩滑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陡坡体微地貌、“上硬下软”岩性组合、斜坡岩体结构和物理化学风化等主导因素和多层浅埋采空区、强降雨和采掘爆破振动等触发因素,其中前者的存在或长期作用较为明显地降低了原始坡体的稳定性,而后者的存在或短期作用急剧地劣化了坡体地质条件并最终触发了坡体的“临界崩滑”;(2)该滑坡在采空区和强降雨作用下形成的“渐进变形”具有明显的“整体下座”和“顺时针旋转”特征,其中“整体下座”为“井工开采诱发型”滑坡的典型特征,其为受区内井工开采引起的地表开采沉陷所致;(3)邻近坡体的采掘爆破振动最终触发该滑坡形成“临界崩滑”后,其后续动力响应可细化为“解体破碎→铲刮滑床→碎屑流动→堆积稳定”4个阶段。最后,基于分析驱动该滑坡各阶段动力响应的力学作用类型及其效应,即:坡体岩溶裂隙渗...  相似文献   

7.
边军  张登岭 《矿山机械》2007,35(3):132-133
我矿主井提升系统原设计配套提升机1套,双箕斗提升(提升能力34t/斗),井下设主煤仓1个,主井装载站配置带赢送机1部,自矿井投产运行几年来,经常由于主井提升系统故障造成矿井原煤生产面停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技术研究找出影响因素并实施技术改造,进而提高主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对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鲍店煤矿成功地实现了综放开采条件下的矿井设备改造。①矿井煤炭运输连续化。对制约生产瓶颈的提升、运输和洗选系统实施技术改造后,运煤系统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顺槽可伸缩胶带→溜煤眼→集中巷带式输送机→采区煤仓→主要胶带大巷输送机→井底煤仓→主井提升箕斗→地面准备车间→选煤厂,然后或装车外运或贮煤场堆存,从系统上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到地面工艺流程的连续运输。②主要大巷胶带机提速。该矿从工作面运输巷到井底煤仓全部实现了带式输送机运输,并通过更换高速齿轮来减小  相似文献   

9.
边坡变形测量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建军  郭光明  符海华 《矿冶工程》2002,22(1):22-23,26
研究了边骨移规律,指出滑移过程为缓慢蠕变→加速蠕变→缓慢蠕变→停止蠕变或缓慢蠕变→加速蠕变→突变→停止蠕变。然后选择了适合于变形分析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方法,并辅以某边坡实测资料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0.
早期资料解释方法可处理常规试井解释方法解释不合理或无法解释的资料,塔里木油田由于油气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地层渗透率低,存在大量的常规资料无法解释的测试资料,为了提高试井资料的利用率,开展了测试资料早期解释方法和软件的研究,大大提高了试井资料的利用率和试井解释的合理性,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更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淮北煤系高岭土增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磨矿、磁选、化学漂白等工艺,对淮北新蔡煤系高岭土的增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矿→颚式破碎→对辊破碎→瓷球磨→搅拌磨→磁选→煅烧工艺,可使高岭土的白度由69.40%提高到92.61%,全Fe含量由0.71%下降到0.29%,达到各工业优级煅烧高岭土的白度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开窗侧钻技术是恢复停产井、事故井,进行老油田挖潜,提高油田开发水平的有效途径.桥口油田近几年充分应用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藏精细地质研究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落实长停井、事故井潜力,优选有利井点实施套管内开窗侧钻,有效恢复了停产井、事故井,同时使注采井网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挖掘了剩余油潜力,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3.
注浆-冻结-凿井三同时作业技术是提高建井速度的一项新技术,刘庄矿主井、副井和风井采用了具有冻结孔施工与注浆施工动态平行特点的三同时施工技术。分析了S定向孔注浆等技术要求,重点研究了注浆和冻结及其它工艺方法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钻探施工中,套管固井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井的成井质量及其使用寿命。对几种目前常用套管固井方法进行了认真比较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安全、经济实用,能提高套管固井质量的固井方法,该固井方法对今后套管固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都龙矽卡岩型锌锡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都龙高铁闪锌矿和细粒-微细粒嵌布锡石,采用“细磨入选、浮→磁→重联合、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选矿工艺,获得锌精矿品位44.21%,锌回收率74.74%,锡精矿品位44.27%,锡回收率41.44%的扩大试验指标。阐述了处理这类矿石的工艺特点,查明主要金属的分布情况,提高选矿指标存在的困难,提出选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营口滑石矿自行设计加工的简易井口盘,主要由梭式作业的盖板、滑道、行走轮等部件组成,它除了能防止从井口落杂物以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外,还是矸石的转运台。其转载过程:提升重载吊桶至井口水平面以上→借滑道、行走轮将盖板(其上有空车)推放井口上(吊桶下)→卸矸入车→  相似文献   

17.
国内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材料处理→配料→研料→组装→压机合成→毛坯清检→加工→成品检验。其中组装方式直接影响PDC的合成效果,最终也决定PDC的质量。研究PDC的生产工艺,关键在于组装方面。图1是传统的复合片生产组装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斜井具有设备简单、提升能力大、建井和营运费用低等优点,提出应进一步发展斜井施工技术,并论述了提高斜井施工水平,加快建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调整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调整井固井质量存在问题及原因,总结了针对胜利油田调整井固井配套技术措施,包括区块注采井停注、采用优质前置液、双稠化水泥浆、套管外封隔器与膨胀剂或早强剂配合使用、提高固井工程组织与管理等,通过运用各种配套技术,大大提高了调整井固井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水采矿井工作面动力供水效率(俄)B.H格鲁巴等为了提高水采矿井工作面动力供水效率,顿涅茨克工学院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制成了管网注水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必需的最少的有效注水时间,在管网与高压泵连接时还可彻底排除管网中的气体,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