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T-2000 是为提供全球服务而设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业务能力大大增强,可以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是文全面介绍了IMT-2000 的基本要求,分析待选择的几种无线传输方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IMT-2000 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IMT-2000是为提供全球服务而设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业务能力大大增强,可以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是文全面介绍了IMT-2000的基本要求,分析街选择的几种无线传输方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的 在IMT-2000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198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ITU)首先提出的,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Future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RC)为其分配了230MHz(1885MHz-2025MHz,2110MHz-2200MHz)带宽的频段;1996年,ITU将FPLMTS更名为IMT-2000,意思是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在2000年之后商用的全球移…  相似文献   

4.
一、WcdmaOne的主要特点Wcdmaone系统将IS—95从一个话音、低速数据系统改进为一个无线多媒体系统,使之能够提供基本满足IMT—2000所要求的容量和服务,优化了话音和数据业务,能够支持高速率的电路和分组业务,提供平滑的后向兼容性(与IS—95),其网络结构和软件均从IS—95系统发展而来。实现IMT—2000基本要求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世界统一的无线频段划分问题。1992年,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WARC—92确定了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频段:带宽230MHz,上行链路占用1885—2025…  相似文献   

5.
王亮  陈霞 《中兴新通讯》1998,4(6):18-21
IMT-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ITU-T正在对IMT-2000进行标准经。文章简要介绍了IMT-2000网络标准中业务和服务能力。IMT-2000功能结构、信令协议、保密、编号与标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IMT-2000的专利争端及对策王玉,王平,马继鹏移动通信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其专利的申请、使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也正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作者在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研究时,从知识产权角度对IMT-2000方案进...  相似文献   

7.
IMT-2000的网络结构、相关规定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MT-2000是国际电联(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本文介绍了IMT-2000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ITU的标准化工作、相关规定,IMT-2000的无线技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2000(IMT-2000)的附加频谱在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WRC -2000)上获得通过 ,给全世界部署3G网络和业务的移动通信行业开了绿灯。IMT-2000准备基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规定的无线接口把高质量移动多媒体通信带到世界市场。这决定希望实施IMT-2000的陆地部分的国家提供了三段全球可用的公用频带。ITU发言人说 ,为了允许经营者根据市场和其他国内考虑向ITM -2000演进 ,在高度灵活性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每个国家将根据需要在国家层…  相似文献   

9.
由ITU-T 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FPLMTS(IMT-2000),是工作在2GHz频段上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计划2000年左右投入试验和运营的标准化。IMT—2000系统模型(图1),采用模块化概念,在交换网络与无线路入网之间定义了一个明确的无线网络接口。该接口允许未来多种无线系统连接到多种现存的核心网络和IMT—2000的核心网络。 无线接入网由无线承载公用功能(RBCF-Radio Bear Common Functionality 和无线传输特定功能(RTSF─Radio Transmission SpecificFunctionality)两个部分组成。RBCF完成控制和传输功能;RTSF完成无线接入技术功能,主要为无线传输技术( RTT─Radio TransmissionTechnology)和无线传输适配功能(RTAF─Radio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Functionality)。在交换网一侧,IMT—2000通过合适互通功能或适配功能与现有的核心网络互连。IMT—2000的竞争焦点集中在地面无线传输技术上。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  相似文献   

10.
GPRS──开启第三代移动通信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进入90年代,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应该能实现全球漫游,同时应具备宽带的数据通信能力。1996年,FPLMTS被正式更名为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工作于2000MHZ频段。IMT—2000不但要满足多速率、多环境、多业务的要求,还应能将现有的通信系统集成为统一的可替代系统。因此,它应具有以下特点:提供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能提供窄带和宽带多媒体业务;适应多种运行环境,如陆地、航空和海域;服务质量达到固定网水平,收…  相似文献   

11.
李方伟  林金朝 《数字通信》1999,26(4):34-36,45
IMT-2000是国际电联(ITU)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介绍了IMT-2000的基本概念,网络功能,接口技术、第2代向第3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方案,以及重庆邮电学院在第3代移动通信领域研究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国际电联为IMT-2000(WCDMA)安排了1885—2025MHz和2110—2200MHz的工作频段。但我国的2GHz频段中1865-1880MHz和1945-1960MHz根据国无管[1996]22号文件,已划分给蜂窝移动通信(IS95),这样在1945MHz频率处IMT-2000(WCDMA)和IS95(PCS1900)共存,因此必须对所需的保护带宽和保护距离加以研究。这里只粗略地给出PCS1900(IS95)和IMT—2000(WCDMA)之间的保护带的研究,其它业务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13.
UMTS网络结构与业务冉隆科编译目前,一个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或取代现有系统的新移动通信系统,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或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开发之中。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是开发该系统的大本营,除此之外,日本计划在2000年推出其UM...  相似文献   

14.
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 2000 的无线传输技术要求出发,分析宽带CDMA的技术特点和W- CDMA、cdma2000 等典型提案,探讨它在IMT- 2000 无线接入子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国际电联IMI-2000标准跟踪概述国际电信联盟(ITU)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开发出一套名为IMT,200(国际移动通信2000年)的灵活的无线接入标准。定义IMT-2000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已部署的和正在开发中的多种卫星、地面、固定和移动系统逐渐...  相似文献   

16.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的技术标准为IMT-2000,其含义是:在2000年后使用,工作于2000MHz频带,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2000kbit/s。目前经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可的3G无线传输技术共有3种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20及 TD-SCDMA。其中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标准由中国提出。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TDD模式的无线传输技术在频谱灵活性、提供不对称业务和低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已被国际上认可。根据我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7.
3G移动通信及2G到3G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 G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技术由2G向3G发展。早在2G系统投入运营之前,国际电联已着手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的研究,1985年就开始了对 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的标准建议。1991年国际电联成立TG8/1任务组负责标准制订。将FPLMTS改称IMT-2000,并提出了对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RTT)的最低要求。1997年国际电联征求IMT-2000的无线传输技术(RTT)方案,1999年10月ITU-RTG8/1 会议完成了3G R…  相似文献   

18.
TD—SCDMA——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提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信、计算机和娱乐业的不断融合 ,要求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在移动环境下自由地进行包括声音、数据和动态图像的多媒体通信。市场和技术的双重驱动 ,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顺利构筑提供了基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特点及目标是全球化(提供全球海陆空三维的无缝覆盖 ,支持全球漫游业务)、综合化(提供多种语音和非话业务 ,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个人化。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工作于2000MHz频段)就是应此而提出的。1999年11月召开的国际电联芬兰会议确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标准 ,是移动通信领…  相似文献   

19.
一、战略影响评价 1.对未来宽带多媒体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化与技术发展的战略影响 在此次WRC—2000大会上,围绕IMT—2000附加频带位置及所谓发展先进通信系统(AdvancedCommunication Systems)与技术的必要性与灵活性的剧烈交锋,一万面反映出各国对IMT—2000包括其全球运用频谱在内的标准确定,对3G系统与产业发展和各国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利益的实际重要性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之所以要一再强调发展所谓先进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反映出在目前的3GRTT空中接口五种全球标准及六种实施方案己成定局的前提下,美国希望以cdma One 演进至 cdma 2000—MC,以适应无线Intenet未来爆炸发展需求的可能技术途径多样化,平衡其对以 GSM——GPRS——EDGE——W-CDMA—DS 为线索的欧洲 3G 提案的市场发展前后相兼容的目前优势与潜力。甚至期望利用其雄厚的现有的技术基础与工艺基础,象全数字HDTV发展历史那样再次另辟途径创造辉煌。第三方面情况是,一些地面移动通信发展较慢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尼等,更多强调其现有系统自然演进至IMT-2000,甚至认为没有...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1月,ITU-R TG8/1第18次(最后一次)会议最终通过了第三代移动通信 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建议(IMT.RSPC)。2000年5月,ITU-R 2000年全会批准了RSPC建议,标志着该无线接口标准正式成为国际电联标准。 IMT-2000核心网标准可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基于演进的第二代两大核心网,此项标准化工作已于2000年上半年完成;第二阶段是基于全IP架构的全新核心网,人们普遍认为,其标准化工作到2002年才能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将于2002年在国际上投入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