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讯     
青岛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出台新举措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发〔2013〕12号"发布《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收取"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中可资源化利用部分"处置费用的使用办法,核心是:给出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再生利用的具体鼓励措施。该《管理办法》除规定:根据《青岛市建筑废弃物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城市道路施工中,充分利用拆迁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应用HEC固结剂并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使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此举既解决了建筑渣土外运的问题,又很好地贯彻落实了国家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为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工程范例。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垃圾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拆迁、建设、装修、修缮以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初始源头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内部构成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对建筑垃圾实行严格管理,使建筑垃圾从源头上减量化,鼓励建筑垃圾再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李瑜 《砖瓦》2018,(3):70-71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t/万m2~600相对t/万m2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正>"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用于描述建筑垃圾再合适不过。作为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废弃物。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数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新产生建筑垃圾至少50亿吨。建筑垃圾顾名思义,即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据了解,每1万平方米建筑施工就会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每  相似文献   

6.
<正>金华市将建造一个年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的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并形成集建筑垃圾处置、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再生制品于一体的资源再生产业园。以往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市区多采用填埋方式,每年"回炉"再生成各类建材的建筑垃圾数量不多。目前,市区没有一个固定的渣土储运场和专用综合处置场,3家正规建筑渣土处置运输公司会把建筑垃圾拉  相似文献   

7.
《砖瓦》2016,(5)
正建筑垃圾及余泥渣土是"城市矿藏",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即可转身为"绿色能源"。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对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创造经济价值具有重大意义,是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务院《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明确了绿色建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8,(11)
随着国内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亟待建立从建筑物设计、施工直到回收应用于建筑中的整个过程中的标准体系,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出发,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涵盖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化标准体系、建筑废弃物处置技术标准体系、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准体系和应用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绿色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另外,对于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和装修垃圾,也必须建立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由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市废弃物管理处和南京都市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加工成二灰结石作为市政道路基层材料”项目,近日通过工程试验。这一成果,使得长期以来只能填埋处理的废弃建筑混凝土,在通往循环利用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填埋建筑垃圾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不断的拆旧建新,带来了大量建筑垃圾。据了解,不仅老建筑、道路和桥梁的拆迁改造产生建筑垃圾,在房屋新建过程中,其地下室基坑支护及建筑桩基工程,同样也会产生许多废弃混凝土和渣土等建筑垃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建筑渣土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原料处理、自动化切码运、干燥与焙烧等过程,特别是"二次码烧"工艺在利用建筑渣土生产烧结砖过程中的优势。本文对建筑渣土资源化处理提出了一个技术、装备和产品的解决方案,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较全面论述了上海世博会主要场馆世博轴、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和文化中心,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一些国外展馆在建筑上采用的一系列低碳环保技术及其所起到的节能减排效果,展示了未来城市建筑低碳环保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期间上海城市路网将承受日常交通与世博交通的双重压力。为保障世博会的召开,浦东进行了大规模的路网配套建设。如何均衡路网流量,避免交通走廊出现拥挤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照世博交通组织关于世博专线车和专用道的规划,根据浦东中环线及相关路网建设情况,进行面向世博会需求的路段交通参数采集、路线行驶方案比选,路由信息发布、路由控制效果评估与反馈的路由控制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是延续和拓展世博会特定历史功能的核心载体。世博会的特定历史使命决定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主导性功能定位。政府对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价值选择直接决定规划意识、规划范围和规划的具体内容。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从"1933年之前的国家中心主义"和"1933年至1990年间的世界主义",发展到"1990年至今的公共价值导向"阶段。《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草案)》以《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为纲领,首先确立"突出公共性特征"的功能定位,是开启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重要举措。以价值分析为视角剖析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三次转变,理解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公共性特征",进而以上海世博会公共价值的具体内涵要求探讨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俊 《住宅科技》2011,31(3):46-48
世博村A地块内原上海溶剂厂的近代建筑群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建筑,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独特魅力,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保护性修缮。在此期间,进行了文物建筑勘察、抗震鉴定及修缮设计(包括功能提升)施工等,本文主要对该建筑群结构加固及建筑修缮的主要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坐落在世博会园区内。世博会期间,作为联通浦东和浦西两大场馆的专用隧道;世博会以后对社会开放。在线形设计上采纳了多出、入口的设计方案,成为上海市第一条设有多匝道的软土越江隧道。在设计技术上,以经济、合理、符合规范为原则,规避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的风险作为根本,采用了组合式通用管片、新型预埋式塑料阀栓、防水密封条、组合通风、隧道消防、新型联络通道结构、隧道监控、隧道节能、防颤动射流风机悬挂系统、防噪声型横截沟等十多项隧道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凌琳 《时代建筑》2010,(3):13-21
文章记述了对世博主要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的项目建筑师的采访,如实呈现建筑师视角下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访谈述及工程的难度和限制,以及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上海世博建筑看当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世博建筑的表皮设计进行分析,从新材料的应用、生态表皮及多层表皮几个方面展现了上海世博建筑表皮设计的多样性。探讨当代建筑表皮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左琰 《时代建筑》2010,(3):34-3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分布着大量工业厂房和历史建筑,而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建筑改造实践在上海历史上实属罕见。文章试图从最佳实践区的示范效应、工业厂房的改造模式和节能技术运用、厂房建筑的滨水特性等多维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在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建筑改造的趋向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和提升上海文化功能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浦西园区后续围绕文化交流核心功能,塑造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村甲级办公楼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世博村E地块甲级办公楼施工工期紧,施工条件受到邻近旧厂房的限制.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打钻孔灌注桩前浇筑硬化地面,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坑内2道混凝土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爆破法拆除,土方开挖时采用轻型井点预降水与深井降水相配合的方案,并及时对水位、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测.经检测,施工对邻近旧厂房的影响在控制范围内,且施工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