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优势是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论文提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缺失及原因,并提出建构人文教育的几点措施和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它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重视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针对财经类院校"重财经、轻人文"的实际,本文从促进社会和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财经类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财经类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生成,更强调自我感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但现实的语文教育却与人文教育要求尚有差距.通过时人文及人文精神的解读,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期望语文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位.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对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理工科高校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教育制度具有教育制度、科学制度、管理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多重属性,蕴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伦理规范,求真、正义、责任的伦理精神,追求公平公正、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等伦理诉求.然而,现实的教育研究制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要紧的是伦理价值缺失、教育主题性缺失和教育研究主题权益被忽略.重视和加强教育研究制度伦理建设,需要理顺教育研究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强化制度自身修复功能和自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也即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只要社会存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是不会改变和消失的,教育一方面是重塑人类的文明,一方面担负着科学和人文知识的传承.众所周知,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丰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人文科学,决定了人文性是思想品德的一个特点,在课程中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也同样成了该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国际国内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的传播,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精神、能力等"成人"教育目的.但是我国很多大学过多的注重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人文知识的讲解一带而,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本文针对大学教育中人文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人文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教兴国"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健全人格、既有科学素质又富于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完善应用型人才的人格,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传统美德,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语文教材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的人文特性,弘扬传统美德,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传递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人类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文化成果,这种特有的人文内涵,潜移默化地起着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为学生走向职业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是职教语文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旅游地理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和突出人文性,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关怀.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并不尽然,不乏应试教育和工具功利的痕迹在内,因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和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将人文精神融合在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具备高等教育要求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不仅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而且制约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职教师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构建稳定而又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以其独特的作用,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素质,制约着其发展。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断探索人文教育的途径,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其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体现人的价值和挖掘人的潜力已经被提到重要地位,尊重个性,关注人性,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现代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目标之一就是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人文精神,致力营造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人文氛围;重视人的因素,加强对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