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平 《石材》2013,(5):10-12
对石英岩玉、透闪石、透辉石和叠层石等SiO:较高的矿物,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并用压力进行渗胶及钻孔注胶,以原构聚合方式使裂隙矿物成材,其聚合产品具有较显著的净化环境性能及较好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建平  岳建一 《石材》2011,(1):13-15
对玉石、玛瑙和水晶的成份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对裂隙大板的真空浸胶工艺和玉石聚合板的生产提出了方案;专用的电磁成型设备完成了样机试验;利用玉的养生性能制备养生型产品具有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石材》2014,(10)
<正>快干水晶胶(膏状/液体)新产品强度高,固化快,半小时完全固化,颜色稳定。适用于各类石材的工厂异型加工及工装现场使用。特别适合用于石英石、玉石等。翻新面胶(米黄—液体):固化快(半小时完全固化),强度高,抛光性好,固化后不发粘、不霉变。适用于高档米黄大理石的大板补胶,及大理石、洞石翻新整体补胶。白色在材专用胶  相似文献   

4.
李顺如  邹春林 《石材》2005,(9):18-21
针对大理石复合板的脱层问题,提出用活性碳酸钙粉改性台湾生产的饰面AB胶,自制性能稳定的胶黏剂。并对大理石和陶瓷进行了复合实验。结果明显改善了胶的粘结性能,提高了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胶凝砂砾石与砂砾石联合坝,按线性与非线性本构理论建立了联合坝体的数值分析的方法,按剪切理论建立了胶凝砂砾石与砂砾石强度破坏的判据,给出了一个联合坝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6.
以胶凝用量、细料含量、水胶比作为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配合比,采用极差法和投影寻踪回归分析(PPR)两种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影响胶凝砂石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胶凝用量、水胶比、细料含量;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抗压强度在各因素不同水平下的变化规律,即抗压强度随胶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水胶比为1.2,细料含量在25%~30%之间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当水胶比和细料含量继续变大时,抗压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冯炜  贾金生  马锋玲 《混凝土》2013,(5):35-37,41
针对胶凝砂砾石全级配试件与湿筛试件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加,强度随之下降。边长200 mm立方体抗压强度约为150 mm立方体试件的95%;边长300 mm立方体抗压强度约为150 mm立方体试件的88%;边长450 mm立方体抗压强度约为150 mm立方体试件的83%。180 d龄期边长450、300 mm立方体抗劈强度分别为标准试件的90.1%和94.5%。通过试验发现,湿筛胶凝砂砾石工作性和强度与全级配试件有联系、成规律,可以作为胶凝砂砾石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试验对象,但需进行必要的胶凝砂砾石全级配试件强度复核试验供大坝安全度溯源。  相似文献   

8.
矿物聚合材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是碱激活胶凝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由于其特殊的网络结构,使其综合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陶瓷、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其生产过程符合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环保要求,同时又可以很好地被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本文综合介绍矿物聚合材料的概念、结构与性能、合成工艺、反应机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等。  相似文献   

9.
胶液罐是顺丁橡胶装置主要设备之一。橡胶原料经聚合釜反应后进入胶液罐,反应后的物料在胶液罐产生合格的胶液,送凝聚釜进行水析凝聚,产出橡胶颗粒。胶液罐体积巨大,属超高、超宽设备,用复合钢板制造,具有焊接工艺复杂、封头制造精度高、需整体抛光等特点。介绍了胶液罐重点部位制造工艺、制造要求及制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同类型设备的制造具有参考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来,在“凝石”发明人孙恒虎教授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申请号0215819)和“凝石技术与循环经济”一文及其他资料中,称“凝石二元化湿水泥可用于取代传统水泥且比传统水泥有更广泛的用途……”及“凝石还代表一代新的建筑胶疑材料文明……即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该文称第一代为三合土时代,第二代为水泥砼时代)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其理论是“仿地成岩”,关键技术是“成岩剂”,其产品称为“凝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低分子聚丙烯酸钠,讨论了丙烯酸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链转移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并将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用于陶瓷泥浆的减水剂。结果表明,随丙烯酸单体浓度增加及引发剂浓度减少,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增加;随链转移剂浓度增加,分子量先增大后减小,反应时间越长,分子量越大并趋于稳定,反应温度越高,分子量减小。将低分子聚丙烯酸钠添加在陶瓷原料中,发现加入量0.2%~0.4%时,可以使泥浆水分控制在31%以下,具有良好的解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飞  熊伟 《广东建材》2012,(12):29-31
本文进行了不同减水剂和球磨时间对于瘠性和粘性陶瓷原料的解胶性试验。研究表明,无机减水剂对于钠石粉瘠性料的解胶都有较好的作用;三聚磷酸钠对黑泥有优良的解胶效果;三聚磷酸钠与自制减水剂的复配对于膨润土有较好的解胶效果;三聚磷酸钠、偏硅酸钠和腐钠对于赣州中温砂均有解胶效果。球磨时间对瘠性料和粘性料的影响相反,球磨时间越长,瘠性料的流动性越好,而粘性料的流动性越差。  相似文献   

13.
胶凝砂砾石坝是采用CSG材料的一种筑坝工艺,为改善CSG材料的力学性能,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强度特性进行室内试验。选取天然砂石料为原材料,采取等骨料级配及砂率,通过掺和纤维及选用不同胶凝材料用量、龄期等分析CSG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CSG材料强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掺和CSG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尤其是掺入12%聚丙烯纤维时,试件的抗压强度以及劈拉强度均达到最大值,为CSG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某工程为例,通过材料准备、放线、安放埋件、安装骨架、安装板块、注胶、表面处理、防锈、防雷等方面,介绍了外墙干挂大理石的施工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凝石”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凝石”发明人孙恒虎教授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申请号02158190.8)和《凝石技术与循环经济》一文及其他资料中,称“凝石二元化湿水泥可用于取代传统水泥且比传统水泥有更广泛的用途……”,及“凝石还代表一代新的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即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该文称第一代为三合土时代,第二代为水泥砼时代)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其理论是‘仿地成岩’关键技术是“成岩剂”,其产品称为“凝石”。作为多年从事水泥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看到媒体报道后,有一种责任感,促使我们深入查找有关资料,想就“凝石”,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无机聚合物的概念,分析了硅酸盐胶凝材料产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指出影响硅酸盐胶凝材料产物结构稳定性的根本因素在于硅氧四面体的聚合程度.同时,具体指出硅酸盐胶凝材料中的Ca2+、AI3+和Na+离子含量及其存在形式对其产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其中强调了Ca/Si越高,不仅使硅铝链的聚合程度显著降低,而且使可溶性Na+离子的含量增多,硅酸盐胶凝材料结构的稳定性便越差;而S6+离子的存在对硅酸盐胶凝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也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7.
温缩裂缝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分严重的沥青路面病害。采用沥青低温体积收缩测定仪,不受沥青粘滞性和蠕变性的影响,能准确测定沥青及胶浆的收缩系数。针对沥青胶浆的低温体积收缩性能,选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沥青,分别掺入矿粉和粉煤灰,制备不同粉胶比的沥青胶浆,用体积收缩测定仪,测得沥青胶浆在-10℃、-20℃下体积收缩系数,评价填料、粉胶比以及沥青种类对胶浆低温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胶浆的收缩性能与沥青、填料及粉胶比有关,且对同种沥青、不同填料的胶浆,其收缩性能随粉胶比的增大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若征  曹宗胜 《山西建筑》2012,38(28):90-91
通过对某工程细石混凝土地面空鼓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钻孔注胶技术进行空鼓处理,全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及施工要点,并给出一些安全环保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韩立炜  信行 《混凝土》2023,(7):70-74
为探究孔结构特征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渗透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在此基础上引入分形理论,借助分形维数分析孔结构特征参数与渗透系数的关联性,进行胶凝砂砾石渗透性能的机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孔隙结构得到改善,大孔隙向小孔隙演变,孔隙率逐渐减小,渗透系数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分形维数能够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使得孔隙结构趋于复杂,分形维数逐渐增大;采用孔隙率和分形维数的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回归效果较好,可为胶凝砂砾石材料渗透性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平  田源  韩林义 《石材》2022,(4):13-15
采用叶腊石为骨料配置的高聚合成石,利用较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合成适宜车床加工且硬度较小的聚合盘体;在对合盘内永磁环与旋转机构,使静磁场变为旋转设置磁场,能产生较有效的活血化瘀功效;在对合盘内设置两组倾斜的2×6个永磁环,能在手力拨动后保持较长时间的旋转,具有较理想的保健及观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