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光伏电池为微电源并集成储能设备的微电网通常包含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等多台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系统中存在多个变换器将增加其成本,影响其稳定性,限制其应用推广.针对中小功率应用场合,将光伏变换器与储能变换器的功能集成,仅使用一台两级式变换器实现光伏组件与储能设备的接入,基于此新型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光储并一体化的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多模态控制功能,特别针对光伏接口电路应用限功率控制策略以减小系统功率平衡对储能设备的依赖性.研制了一台15 kVA光储并一体化实验样机,实验验证了光储并一体化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评估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政策及储能发展现状,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2类系统在中国发展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为促进其发展提出了建议。给定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了经济模型;以天津市光照条件为例给出光伏系统年出力曲线,区分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这2类系统,在单一电价模式下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统分时电价模式下,对2类负荷特性不同的用户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发现光伏系统和储能成本、电价模式及负荷特性均是影响用户安装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用户适合安装的系统类型不同;建议从降低系统成本、实施分时电价和对用户分类等3个角度,推广和发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种混合储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预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混合储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优化配置,加入完善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可以减少储能单元深度充放电的次数,延长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了基于趋势移动平均法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数学模型,模型以部分历史数据为输入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出预测量可提高和改进现有光伏功率预测算法的平滑效果.通过在多云天气环境下的实验,验证了该光伏功率预测算法可以达到及时跟踪并平滑光伏波动、减小储能单元容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毛有文  陈巍 《蓄电池》2013,50(2):83-87
能源日趋紧张,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必然,采用光伏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是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多种储能电池在光伏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张迎峰 《广东电力》2013,(11):72-78
天气的多变性导致光伏出力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为光伏系统配置合理的储能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平抑波动、平衡负荷的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光伏储能协调运行系统模型的动态规划算法,并以平衡负荷为目标,建立光伏储能协调运行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蓄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充放电效率、单位控制时间长短以及剩余电量等蓄电池自身运行约束.以一组光伏发电和负荷需求数据为算例进行分析,证明该动态模型有效以及将动态规划算法应用于光伏储能协调运行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宋菁  黄玮 《安徽电力》2009,26(3):49-53
文中简要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储能方式及系统结构,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受太阳光日射量的影响较大,同时还受到云层的影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需要配置储能装置才能工作,储能装置的安装使其发电曲线平滑化和技术实用化。  相似文献   

7.
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及反调峰特性,“光伏+储能” 模式特点之一是可以利用储能装置平滑光伏出 力曲线,使光伏和储能形成的“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系统需求.基于此特点,对东北地区负荷特性下的光伏+储能 出力特性耦合进行分析,研究“光伏+储能”系统运行策略,分析基于光伏+储能出力特性耦合的东北电网新能源消 纳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主要有以下划分方式。1)根据提供电力的种类,分为直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和交直流供电系统。2)根据系统是否与交流电网连接分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独立光伏发电系统。3)根据系统是否配有储能装置,分为有储能和无储能光伏发电系统。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均为有储能光伏发  相似文献   

9.
任建成  郑士海  钱加平 《蓄电池》2011,48(6):271-274,278
对于光伏储能用VRLA蓄电池的设计与开发,要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环境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配方、工艺控制参数、正负极板的设计比例等,以满足光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光储微网系统结构和光伏阵列功率模型,提出了光伏系统可靠性指标。负荷缺电率(LOLP)技术指标衡量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效果。针对储能系统(BESS)的削峰填谷的功能分析,建立了基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型,优化了储能系统配置容量。最后提出了一种用于削峰填谷功能的实时、动态储能系统控制策略,以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伏应用中的储能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维  沈辉  邓幼俊 《蓄电池》2006,43(1):21-27
在独立的光伏系统中,为了进行持续的能量供应必须使用储能装置。本文对在光伏系统中应用的蓄电池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主要使用的蓄电池是铅酸、镍镉、镍氢蓄电池,本文对他们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和比较,并且对在光伏系统中会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也介绍了两种新型储能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钒电池储能在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及电系统的开发现状以及应用市场前景,分析了钒电池储能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对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钒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系统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微网发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美国新能源实验室(NREL)开发的HOMER软件,依据南京郊区风、光自然资源水平,提出新能源混合发电系统的可选方案,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设计,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混合系统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给出了在满足给定负荷水平下以成本最优所确定混合系统的最优配置为风/蓄混合。对风速、太阳能辐射、柴油价格及其系统内某些组件的参数进行了敏感分析.适用于鉴定风能、太阳能资源水平相近地区的混合发电系统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提升光伏应用水平对于提高电力保障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西藏高原地区极端条件造成的地区电网电源供电能力不足、光伏利用小时数较低以及电网安全稳定性影响较大等问题,以海拔4700 m的西藏当雄羊易10 MW光伏电站配套储能项目为例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高海拔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储能变流器的高海拔修正策略和降容选型原则,分析了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设计方法;然后,对光储控制系统架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最后,结合政府保供政策和投资运维费用,对该项目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光伏配套储能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港口岸电系统负荷侧存在的冲击性功率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储能型电能调控装置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介绍港口岸电系统及储能型电能调控装置拓扑结构,并分析冲击性负荷运行特征;探讨负荷运行工况与功率因数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电池荷电状态与负荷运行工况,提出储能型电能调控装置多类型运行工况自适应容量设计的补偿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型电能调控装置技术-经济模型,通过在技术模型中考虑岸电系统电能质量的要求建立容量模型,经济模型提供评估寿命成本和效益的方法。基于某港口岸电负荷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光伏供电系统随着企业领导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而被越来越重视。简单介绍了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政策,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案,侧重描述了新型储能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在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并客观分析了光伏发电项目在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情况和环境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7.
Eestor电容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且使用安全无污染,是理想的储能器件。设计了一种基于Eestor电容储能的独立光伏系统的系统模型,建立其小信号模型,用Simulink仿真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光伏输入功率大幅波动以及负载突变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光伏发电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的消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构建了含有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以及需求侧响应的光伏微网系统。以光伏发电消纳量最大为首要目标,同时考虑微网系统的用电成本,并加入功率平衡、微网可靠性、储能系统功率上下限、需求侧响应以及光伏出力界限等约束条件。为了对比分析储能和需求侧响应对微网光伏消纳的影响,设立不考虑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只考虑储能系统、只考虑需求侧响应、同时考虑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4种情景,使用改进帝国竞争算法解决约束条件较多的问题。通过对比发现,借助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能够有效地提高微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消纳率,同时也保证了微网用电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钠硫电池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较大,能量成本较低,所以非常适合于削峰填谷等电力储能服务.以日本Meisei大学1 MW/8 MW.h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在日本、美国和我国的电价结构下该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日本的峰谷电价差较大,美国有较大的峰谷电价比和容量电价,因此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这2个国家提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是可以盈利的,而在我国则不能实现盈利.为了促进钠硫电池等储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储能技术的合理的电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