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主跨590m的徐浦大桥主桥成桥的施工状态的动力特性,颤振稳定性及边跨设多个辅助墩对动力特性,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江龙 《特种结构》2012,29(3):78-80,103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桥梁,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可以给定一个拉索的初拉力,这个拉力会改变整个斜拉桥结构体系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各个部件的受力,但是影响斜拉桥内力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说辅助墩。对于斜拉桥这样的大跨度超静定体系,地震、台风以及车辆移动荷载等动力激励的作用下动力反应较为敏感,所以研究斜拉桥的动力响应对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某斜拉桥为例分析了辅助墩对斜拉桥活载响应的影响,活载作用下辅助墩设置的合理位置,以及辅助墩对斜拉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岔-梁-墩一体化模型,分析了多种方案伸缩力和制动力作用下钢轨强度、断缝值、道岔联结部件强度、尖轨与心轨位移、轨道稳定性、道岔转辙器与桥梁的相对位移及辙叉与桥梁的相对位移。根据站场布置要求和道岔结构各部件受力特性,完成了南溪河四线桥上无缝道岔群与钢轨伸缩调节器合理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研究墩高对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建立了4座不同墩高的桥梁有限元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结果表明:4座桥梁的一阶周期远大于其他阶周期,其基本周期随桥梁墩高增加而明显增大;桥梁纵横向位移在墩高20~60 m范围内随墩高增加逐渐增大,抗震性能逐渐提升;墩高80 m桥梁的纵向位移小于墩高60 m桥梁,其桥墩纵向位移沿墩身明显呈反"S"型增加;桥梁中墩较边墩更易遭受破坏,墩底较墩顶更易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5.
以某山区高低混合墩连续梁桥为依托,提出了常规抗震措施,设置固定墩,铅芯橡胶支座,液体粘滞阻尼器4种抗震措施。通过4种抗震措施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于山区高低混合墩桥梁,设置铅芯橡胶支座或阻尼器抗震效果明显,建议高低混合墩桥梁抗震设计时可优先采用该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辅助墩对铁路悬索桥抗震性能及列车走行性的影响,以主跨828m的某单线铁路悬索桥方案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辅助墩对铁路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比较了不同位置辅助墩对桥梁和列车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辅助墩后,加劲梁的竖向地震反应明显减小,而桥塔的地震响应增大;车辆通过桥梁时,设置辅助墩后梁端竖向转角、车辆竖向加速度和轮重减载率均减小;当辅助墩位置向梁端移动时,梁端竖向转角、车辆竖向加速度及轮重减载率均逐渐减小,车辆响应对辅助墩纵向位置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河南甄坟沟大桥支座更换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支座损坏后进行全部更换的河南甄坟沟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具有较大纵坡和较高桥墩的四跨先简支后连续分体式组合小箱梁桥的静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比选了两种支座更换布置方案:对称的2号墩同定支座方案和非对称的3号墩固定支座方案.根据该桥梁静力计算、自振特性计算和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计算,得出3号墩固定支座方案为支座更换合理布置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某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反应时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设置辅助墩对上部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认为设置辅助墩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利于减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对大桥的抗风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陈伏立 《市政技术》2010,28(5):56-57,60
利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Y形墩刚构桥的三维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其结果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及检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铁路T构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该桥空间模型,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该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别对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矮墩T构桥梁进行抗震分析验算,总结双薄壁矮墩T构桥梁的动力特性。计算表明:双肢薄壁墩在矮墩T构桥梁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主墩虽进入延性状态,但满足规范大震不倒的要求。这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了钢—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探讨了该类桥梁的动力特性结构行为及规律;在一定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墩高、边界约束条件、曲线形式、曲线半径和横向连接系等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为该类桥梁的抗风、抗震设计研究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跨径无背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一座跨径为223.1m的无背索斜拉桥方案,初步探讨了三座大跨径无背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并分析了斜拉索、主梁、桥塔的刚度变化及辅助措施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为以后同类桥梁的动力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高速公路上1座连续刚构桥为例,分别采用等截面、变截面箱墩研究其动力性能。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和反应谱分析后结果表明:箱型薄壁墩自身刚度大;桥梁以桥面系振动为主;变截面高桥墩能增加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在高烈度地区采用变截面高桥墩可减弱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4.
钟加峰 《山西建筑》2012,38(14):210-211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混合梁独塔斜拉桥的空间模型,分析了混合梁独塔斜拉桥在有、无辅助墩情况下的非线性静动力特性的异同,讨论了在有、无辅助墩情况下对混合梁独塔斜拉桥非线性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长江三桥南墩为分析对象基于附加质量法对地震动水压力下大跨度桥梁深水基础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墩自振特性的研究、墩顶部位移和加速度时程分析以及动水压力沿深水桥墩高程的分布情况,并将结果与南京长江三桥南墩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为验证附加质量法的计算结果,建立包含水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动水压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动水压力对桥梁的动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从动水压力数值上看,随着水深增大动水压力值呈二次抛物线形式增加;就动水压力对墩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而言,附加质量法与有限元模拟方法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沿黄一级公路某座在建桥梁为工程背景,借助通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MIDAS/Civil建立该桥动力分析模型,采用动态时程理论对其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并探讨了同类桥梁不同桥墩型式在相同地震波组合情况下桥墩墩顶位移、墩底轴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双肢薄壁空心墩地震响应比双肢薄壁实心墩小,更适合作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墩。  相似文献   

17.
詹黎明 《山西建筑》2006,32(12):284-285
通过对轻型墩铁路桥梁车桥振动的现场检测,得到了轻型墩桥梁横向振动特性,分析了造成横向振动幅值过大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轻型墩桥梁的横向振动机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主跨530 m大跨度斜拉桥——银洲湖特大桥较佳气动性能的主梁,文章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案的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对三种Π型主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气动参数,计算了该大跨度桥梁的静风稳定性和颤振稳定性,对比了三种方案中主梁的静动力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方案桥梁结构的主梁基频基本一致;主梁的静力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均远大于静力失稳检验风速,其静风稳定性均满足要求;三种方案的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颤振检验风速,其颤振稳定性满足要求,其中,钢箱梁主梁的颤振临界风速相对最大,叠合梁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9.
尹永兵 《四川建筑》2007,27(5):130-132
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建模分析,研究两不同墩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弹塑性地震特性,并对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比较,加深对地震动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和破坏方式的认识,为桥梁设计中弹塑性计算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顶升技术及其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用于增设辅助墩加固法。增设辅助墩法需要通过桥梁顶升托换实现,但是,顶升托换是一种复杂的体系转换过程,必须通过仿真分析方法对桥梁顶升前、顶升过程及顶升后桥梁状况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合理确定设计与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通过对某三跨连续梁桥的加固过程的计算分析,确定同步顶升的设计控制值,指导了顶升实际施工过程。经与现场监控结果对比,计算分析结果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