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分析吉林省旱情旱灾发生发展趋势、水资源供需状况,结合现有抗旱能力,指出了抗旱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和抗旱减灾管理的抗旱减灾体系的构想,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科学抗旱,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河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等问题,以应对干旱的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作为切入点,从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和旱情监测评估、水资源调配、支撑管理3个层面,开展大型灌区旱情实时监测和需水评估技术、基于龙羊峡水库旱限与小浪底水库汛限水位优化控制的大型水库群调度技术、黄河流域旱灾应急响应机制和应对干旱的风险管理保障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了黄河流域洪旱灾害监测与预警、抗旱水源调度与管理等综合适应技术体系,科学揭示了黄河流域旱灾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阜新市是易旱地区的典型代表,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意义重大。从科学制定抗旱规划、完善抗旱工程体系、加强抗旱管理服务、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节水技术以及落实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采取综合系统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农业旱灾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旱灾对农业系统造成的损失日益加剧,同时也增大对区域资源的压力,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区域农业旱灾风险分析是防旱抗旱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据.该文分别从农业旱灾风险分析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研究3个环节进行综述,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深入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1949~2010年旱灾特点,结合新形势下全区经济社会可发展的新常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从经济转型升级、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旱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宁夏抗旱减灾对策,为全区未来一段时期的抗旱减灾工作整体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际干旱管理进展简述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干旱与旱灾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若干干旱指标、管理模式与政策法规作了简述。国际干旱管理的总趋势是由过去被动的应急抗旱和危机管理模式向主动的风险管理转变。通过归纳国际几种不同的典型干旱管理模式和部分法规细则,本文提出我国欲走科学化的干旱管理道路须制定明确的干旱管理目标与量化标准,须维持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可持续能力,切实恢复和保护地下水、将地下水作为抗旱战略储备物资,走量化管理之路。国务院近期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为我国抗旱工作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国际上一些干旱管理法规的实施细则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规建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抗旱工作中常用术语概念的分析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多年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抗旱工作中常用的干旱、旱情、旱灾、抗旱等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探索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干旱基本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抗旱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回溯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旱减灾研究团队2005年成立的背景入手,结合初步构建的以旱灾学、防旱学和应急抗旱技术为主体的抗旱减灾学科体系,系统梳理了研究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旱情监测预警技术、旱情预测预报技术、旱情旱灾影响评估技术、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抗旱规划编制、抗旱预案编制、应急抗旱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翟大明 《中国水利》2013,(16):16-18
旱灾是陕西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分析总结了陕西省的旱灾特点、旱灾发生成因,以及综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今后5年抗旱规划实施方案,通过抗旱应急水源建设试点、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加快出台陕西省抗旱条例实施细则等措施,努力推进实施方案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农业干旱及其风险的内涵,从农业干旱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3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干旱风险的研究机理.建立了理论框架;归纳总结了农业干旱风险指标体系、风险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农业干旱风险研究方法应用方面主要是针对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及对策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为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最后总结了我国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农业干旱及其风险的内涵,从农业干旱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3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干旱风险的研究机理,建立了理论框架;归纳总结了农业干旱风险指标体系、风险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农业干旱风险研究方法应用方面主要是针对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及对策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为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最后总结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历程,简述了各阶段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旱减灾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余年以来全球范围干旱及其灾害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抗旱减灾研究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干旱监测评估技术、干旱预报技术、旱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旱灾管理战略等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抗旱减灾研究脉络及进展,进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技术难点,指出干旱监测评估呈现由单指标向多指标综合发展、由单一站点强度分析向强度-时间-范围多个特征变量综合分析发展等趋势,干旱预报呈现由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干旱预报向基于气陆耦合的旱情预报技术发展的趋势,旱灾风险评估呈现由基于数学方法的评估模型向基于物理机制的评估模型发展、由静态风险评估向静态和动态风险评估相结合发展等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提出区域旱灾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干旱灾害防治区划研究,从风险管理角度定量评估和区划干旱灾害风险,以县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计算农业干旱灾害和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度,并采用等分间距法开展农业干旱和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区划,最后根据最不利原则确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北部地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位于皖西皖南山区;城镇干旱灾害无高风险区;6个县级行政区干旱灾害综合为高风险区。风险区划成果有助于掌握安徽省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可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受水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区为黄淮海流域,干旱问题已经成为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对受水区内的干旱风险做出准确评估.区域干旱风险可以理解为区域内暴露于干旱下的承灾体,在外部致灾因子扰动下,由于自身的脆弱性,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及可能的损失程度的大小.区域干旱风险评估的任务是明晰发生干旱时暴露于干旱下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确定引发干旱的自然致灾因子,分析承灾体的脆弱性,预测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并通过数学方法合理量化风险的大小,同时确定造成各部门、地区和人口风险的主要原因,即干旱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寻求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现以南水北调某一特定受水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旱灾害的成灾机理,对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及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行了讨论,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式,对干旱灾害风险提出了量化的方法.并结合南水北调受水区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实践证明该风险评估模式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能揭示旱灾风险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是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可为制定旱灾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旱灾风险的基本概念、识别、评估和调控4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旱灾风险及旱灾风险系统的定义,归纳了旱灾风险评估的3类主要方法,简述了旱灾风险调控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未来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中国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推进旱灾管理的科技化进程,本文首先阐释了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并采用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全国层面的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旱灾危险性区域分布规律较明显,大致表现为:西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农业旱灾暴露性区域分布规律较明显,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暴露性较大,大致排序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地区处于高脆弱等级和较高脆弱等级,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高于南方,中东部高于西部,其中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北东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风险相对较高,是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水旱灾害管理的战略需求与治水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今防洪抗旱减灾形势的分析,总结了国外推进水旱灾害管理的主要特点与趋向,提出我国加强水旱灾害管理的战略需求,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治水方略.研究认为,我国的治水方略必须克服期望靠短期高投入一举消除水患的倾向,以及克服盲目照搬他国"最新理念"的倾向;在治水方略的制定与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最后提出,治水方略的调整应综合考虑防洪抗旱与环境保育的需求;水旱灾害风险管理需把握适度,要重点关注减灾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