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光率脉动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常规浊度水处理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尤其原水浊度对以R值为控制参数的控制系统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为此 ,对常规浊度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提出以 β值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来控制混凝剂的投加 ,并通过试验证明 β值与混凝剂投加量、沉后水浊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 ,并且对于不同浊度的原水 ,β值与沉后水浊度之间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β值有望替代R值控制混凝剂的自动投加。  相似文献   

2.
透光率脉动絮凝投药自控系统配置的工程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悬浮液透光率脉动絮凝检测技术用于水厂生产性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我们经过对比试验研究,找到了这项新型检测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取样系统的配置的基本规律并用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可以充分保证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高浊度水澄清方法是向原水中投加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通过混合、反应、分离等过程而获得清水.由于投加的药剂浓度较大,混合分散较 难,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发挥絮凝剂的作用.为此,1988年张有威等老师研究了如图1所示的清水回流新工艺.把药剂投入到回流的清水之中,可极大地降低絮凝剂的工作浓度.由于清水量多,易与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并应用了一种全新的光电检测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它利用悬浮液中颗粒组成的随机脉动变化特性,分析和检测出悬浮液中颗粒的聚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该检测技术可进行流过式连续在线检测,可记录颗粒聚集状态变化过程的每个细节,得到一个连续和完整的检测结果,从而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其有效的检测输出值为脉动信号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它不受仪器透光壁面的粘污和电子元器件老化漂移的影响,仪器不需要进行清洗和标定,极大地简化了使用程序.成为该技术的一个突出优点.该技术的光透射式的特点,即检测仪器与被测定液体不发生直接接触,使得多种复杂水质的颗粒聚集状态变化过程的检测成为可能.这些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高浊度水透光率脉动单因子絮凝投药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透光率脉动絮凝检测是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投药控制新技术。浊水中泥沙颗粒在絮凝前后大小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水的透光率及相应输出电流信号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水的絮凝程度。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只需要测定絮凝水的相对透光率脉动值一个参数,便可实现投药控制,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适应水中泥沙浓度急剧变化的情况,能有效地进行高浊度水的投药控制。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絮凝研究现状,认为现有的絮凝机理未完全揭示絮凝真相,在絮凝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对紊流的作用和要求不一样,网格的构造形式所决定的能量输入和网格间距是影响适宜的涡旋产生的因素。进行了针对南方低浊度水的中试研究,并根据中试运行结果确定了以聚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进入后续的生产性试验研究。在生产性试验中,通过相同条件下传统网格絮凝池与强化网格絮凝池实际运行的对比试验,着重考察了:各絮凝工艺中絮凝体的生长状况及其沉淀性能;各絮凝工艺对水中浊度、CODMn、藻类、NH3-N、颗粒物等的去除效果;各絮凝工艺水…  相似文献   

7.
以模拟集雨窖水为实验原水,通过改变电絮凝过程中的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极板间距等因素值的大小,研究电絮凝在原水浊度去除中的的最优参数组合。得出影响浊度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依次是: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当电流密度为18.89A/m2,极板间距为1 cm,反应时间为13 min时为电絮凝去除浊度的最优组合,浊度去除率为92.94%,同时对窖水中的CODMn、UV254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的以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受污染高浊度水新技术 ,是在目前我国地表水源水普遍受到污染 ,供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 ,而采用深度净化又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比较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新技术。为我国处理受污染高浊度水找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河高浊度水混凝沉淀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时HPAM(水解聚丙烯酰胺 )一次投加、HPAM分步投加、PAC HPAM联合投加的试验。结果表明 :PAC HPAM联合投加与HPAM一次投加相比 ,处理后水的浊度可降低 1 15~ 9 2 7倍 ,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并且在沉淀后浊度大致相等时 ,HPAM用量可减少 4 0 %~ 6 0 % ,有利于降低饮用水中单体丙烯酰胺含量和其它有机物 ,保证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黄河高浊度水的絮凝形态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万春  金同轨  梅胜  李冬梅 《人民黄河》2006,28(5):10-11,58
在黄河泥沙高浓度悬浊液中投加阳型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沉降试验时,借助电镜观察、图像分析技术与“分维”特征参数,探讨了不同絮凝阶段含沙高浊水絮凝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絮体的粒径呈广义的正态分布;絮体自由沉速的变化规律不能用传统的Stokes定律解释;不同泥沙浓度对应的絮凝形态学特性的发展变化规律相似;理想絮体分形结构出现在絮凝过程的中间时段,此时,絮体粒度分布集中、密实程度高、孔隙率小、沉速快、分维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
阴阳离子混合型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高浊度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以兰州地区黄河水为例,进行了由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季胺盐(DMDAAC)组成的阴阳离子混合型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合成及处理高浊度水的研究。该混凝剂的分子中由酰胺基、阴离子、阳离子三个功能基团组成,三个功能团之间的含量的比例将决定药剂的各方面性能。试验证明对试验水样最佳比例为:阴离子度30%,阳离子度35%,酰胺基35%。  相似文献   

12.
高浊度水管式混凝动力学机理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浊度水混凝时宜采用管式混凝方式 ,对其动力学机理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并通过试验提出了最优综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东湾水厂高浊度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湾水厂为世行贷款第三期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 ,其水质浊度高 ,含油量大 ,水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气浮、过滤和消毒 5个环节 ,实现了水质优化  相似文献   

14.
黄河高浊度水自然沉淀某些规律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进行了大量的黄河浑水干扰沉降试验的基础上.对干扰沉降曲线提出了新的解释和沉速的关系式. 根据国内外诸家对泥沙絮体结构的研究和黄河泥沙的电镜照片,本文提出了泥沙絮体结构模式;对黄河泥沙沉降曲线中第二等速段的产生作了假设;并指出第一等速段的沉速与颗粒比表面积有关.结合试验所得数据,提出了第一和第二等速段沉速经验式;最后还提出了沉泥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HCA-1复配PAC净水剂的试验与研究,提出了HCA-1复配PAC处理黄河高浊度水的几种复配比例、经济投量和适用范围;介绍了该方法在生产应用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高浊度水二级电凝聚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采用二级电凝聚、二级斜管沉淀、二级沉淀泥渣回流、三层滤料过滤等工艺组合而成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将浊度为10000mg/L的原水在42min内一次净化为浊度小于3度的饮用水.在该工艺中采用电凝聚装置代替常规的混凝剂溶解、调配、计量、投加等一系列设备,操作程序简单、节约制水时间、设备规模小,并可随原水浊度不同而任意变换操作电流大小,保证出水水质,特别适合于小型高浊度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新型淹没式透光率脉动传感器的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光率脉动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已经在水处理中得到一定的应用 ,尤其在高浊度水处理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对于常规浊度水 ,原引水式管型传感器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以四川泸州某水厂的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为例 ,介绍一种新型的淹没式传感器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PDA在黄河高浊度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光散射颗粒分析仪 (PDA)的检测原理 ,通过理论分析把平均透光强度 (对应于DC值UD)确定为原水特性的表征参数。并通过试验得到 ,单位体积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SP 与DC值具有幂函数关系 :SP =c(UD) d ,且与原水中颗粒性质有关 ,对于黄河青铜峡泥沙来说 ,c =38 35 8,d =- 0 791 ,R2 =0 977。建立了高分子絮凝剂投药量D与原水DC值之间的幂函数关系 ,即在一定的浑液面沉速下D =f(UD) =e(UD) f ,平均相关系数达到 0 981 ,从而得到了新的投药量公式  相似文献   

19.
黄河高浊度水处理中絮凝剂投药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黄河高浊度水絮凝过程的投药在线控制,利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高分子投药量进行了研究,把平均透光强度(对应于PDA输出电压DC值)确定为原水特性的表征参数,并通过试验证明单位体积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SP与DC值具有幂函数关系,建立了高分子絮凝剂投药量D与原水DC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新的投药量公式。应用所得到的关系式,不需知道原水各项参数,只要用PDA检测进水DC值,就可实现自动投药控制,且无时间滞后,从而简化水厂自动投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絮凝剂对黄河高浊度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的有机污染使黄河水不符合我国饮用水水源标准。根据黄河水质的特点 ,进行了利用高分子絮凝剂沉降高含沙量的同时 ,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分子絮凝剂对黄河水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达 75%以上。而这种高去除率是去除吸附在泥沙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及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网捕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