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9月研制成功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自屏蔽式电子束消毒灭菌装置,用于邮件的灭菌处理。 该装置利用加速器的电子束产生高能电子,辐照在被照射物体上,当电子束的剂量达到足够高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健产品辐照加工工艺,对10 MeV电子束单双面吸收剂量分布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采用密度不同的PE板、雪弗板和高密度高压泡沫板等均匀材料,测量并分析了电子束的最佳穿透深度和深度剂量分布.结果表明:双面辐照时剂量不均匀度为1.0~2.6,医疗保健产品的最大可接受剂量辐照梯度不小于最低灭菌剂量的2.6倍;...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辐照唐菖蒲球茎对 M1代花粉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粉性状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超级"球茎,对其M1代的花粉进行了研究.花粉活力的检测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M1代花粉活力比对照略有下降,但小剂量辐照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辐照对花粉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达到显著水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M1代花粉的孢粉学特征与对照差异逐渐明显,并且出现了多种变异形式;通过对M1代花粉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剂量在120Gy以下的酶带与对照相同,但酶活性较对照变弱,剂量为160Gy和200Gy时出现了一条新的酶带并且有两条酶带消失,剂量为240Gy时酶谱出现了一条特异酶带同时有一条酶带消失,并且剂量大于160Gy的酶活性与对照以及其他剂量相比也略有不同.由此表明,电子束辐照对植株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对花粉的一系列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辐照对植株的诱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电子束对花粉母细胞的影响,用不同剂量的3 MeV电子束辐照唐菖蒲"超级"球茎,对其M1代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观察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唐菖蒲减数分裂时出现遗传损伤,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游离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离和微核等;在四分孢子期,则有较多三分孢子和多分孢子形成;小孢子的形状和大小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小孢子的体积变小.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及频率的统计表明,畸变类型以游离染色体和微核为主.SDS-PAGE分析观测到,电子束辐照能明显改变M1代花粉的蛋白表达,低剂量辐照即可产生明显作用,在不同辐照剂量下分别观测到特殊蛋白表达条带,剂量大于160 Gy时,蛋白表达条带较低剂量辐照时有所减少.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诱变可作为唐菖蒲育种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束辐照方法成功制备了微孔阵列聚丙烯(PP)膜,将微孔阵列掩膜覆盖在聚丙烯膜上,在电子束下进行辐照,然后将样品在蚀刻剂中进行蚀刻,即可得到微孔阵列聚丙烯膜,其孔径为200μm.在研究中采用XRD、GPC、DSC等仪器分别测定了不同剂量辐照的PP样品的结晶度和分子量,分析了它们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蚀刻工艺的影响,并对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蚀刻时间、蚀刻温度、蚀刻剂浓度等因素对蚀刻结果的影响;使用电子拉力机测定了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PP膜的力学性能;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微孔阵列聚丙烯膜图案和孔径进行了相关表征.  相似文献   

6.
对应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电子束邮件辐照灭菌系统的屏蔽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蒙特卡罗中心开发的EGSWIN系统,对电子束源项进行了计算,得到电子束打铝板所产生韧致辐射的能谱、方向和强度,从而给出等效光子源.通过验证和比较,说明了EGSWIN在源项计算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辐照降解二氯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氯苯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难以降解.利用束流为1 mA、电子束能量为1.5 MeV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邻,间,对-二氯苯的模拟废水.辐照剂量分别为35 kGy、70 kGy、105 kGy、140 kGy、210 kGy.实验表明电子束能够降解氯苯类废水且效果很好,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的降解率为50%时所需剂量分别为:38 kGy、35 kGy、46 kGy.辐照降解过程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增加,辐照后溶液呈强酸性,pH在2-3.根据实验结果,本文给出了二氯苯的辐照降解机理并初步探讨了辐解中间产物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经电子束、中子和γ射线辐照后,均产生生物效应。电子束对中子和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应(RBE)值均小于1,中子对γ射线的RBE值远远大于1。这说明电子束的M_1生物效应远远小于中子的M_1生物效应而与γ射线的M_1生物效应相近。对于电子束辐照,M_1的半致死剂量范围是185~370Gy,更靠近370Gy,致死剂量是740~925Gy。对于M_2的诱变效率,电子束>中子>γ射线。电子束辐照可以扩大突变谱,提高诱变效率,最佳诱变剂量范围是370~555Gy,中子比γ射线诱变效率高,较适宜的辐照剂量为25Gy。当M_1生物损伤稍大于50%时,用电子束进行辐照,M_2代的诱变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二氧化锡(SnO2)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束辐照剂量的增加,SnO2传感器对氢气、乙醇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系数逐渐增加,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时间逐渐缩短。考察了电子束辐照前后SnO2传感器稳定性。利用元件表面吸附理论分析了电子束辐照改性SnO2气敏传感器气敏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风味豆干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影响的差异性,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0、3.1、5.9、8.6、11.4 kGy)和电子束(0、2.7、5.5、8.2、10.8 kGy)辐照风味豆干,研究其对风味豆干中微生物存活数、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控制风味豆干菌落总数、霉菌及大肠菌群数,γ射线辐照杂菌和霉菌的D10值分别为1.82 kGy和1.72 kGy,电子束辐照的D10值分别为2.44 kGy和1.79 kGy,γ射线对风味豆干的杀菌效果强于电子束。两种辐照方式对风味豆干水分、蛋白和灰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辐照后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γ射线辐照后风味豆干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但5.5 kGy剂量条件下,电子束辐照会对缬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6种氨基酸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γ射线辐照对风味豆干过氧化值有显著的影响,与酸价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电子束辐照与风味豆干过氧化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会引起其酸价显著上升。γ射线辐照不会对风味豆干硬度、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弹性产生显著影响,电子束辐照对其硬度、内聚性和胶着性的影响不显著,但5.5 kGy以上剂量辐照会对其咀嚼性和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γ射线和电子束对风味豆干的辐照效应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均具有在豆干加工中应用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豆干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交感神经阻断对辐照小鼠的T细胞、T细胞亚群的影响.小鼠受0.5Gy、3Gy、6Gy辐照后,6-羟多巴胺阻断交感神经.阻断两周后小鼠眼眶处取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T细胞亚群的数量以及它们活化细胞数量.交感神经阻断对受辐照小鼠胸腺指数具有极为显著的降低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受辐照小鼠的T、Th和Tc/Ts细胞数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相同辐照剂量下,虽然阻断组的T细胞数量小于未阻断组,但是Th和Tc/Ts细胞数量均明显大于未阻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受辐照小鼠的CD3+CD25+、活化Th细胞和活化Tc/Ts细胞数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反而有所提高,并且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阻断组的CD3+CD25+、活化Th细胞和活化Tc/Ts细胞数量均明显大于非阻断组.表明交感神经阻断进一步增强了受辐照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新  付日强 《核技术》1995,18(10):635-637
用^13CCPMAS方法监测了丙烯酰胺的辐射聚合过程,确定了丙烯酰胺固态临界辐射聚合剂量在1.1-5.5kGy。研究了辐射聚合产物结构及其大分子逻运动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xyge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PP irradiated by gamma ray. The released gases from the sample in irradiation process were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gen release from the irradiated PP is independent on the irradiation atmosphere. It is only dependent on the irradiation dose that could be interpreted by a simple model. The microstructure of PP samples irradiated under different atmospheres is studied by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sub-peaks in free volume distribution of PP irradiated under helium, while only one peak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P irradiated under air. It is the direct evidence to the argument that the new voids are formed in the irradiation process under inert gas and the oxygen may induce the voids to merge together. The influence of oxygen on the crystalline of PP irradiated by gamma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含脂食品被辐照时,食品中的脂肪酸和酰基甘油会分解形成相应的同碳原子数2–烷基环丁酮(2-alkylcyclobutanones,2-ACBs)。自发现以来,2-ACBs一直是含脂辐照食品研究的热点。作为含脂食品辐照的标志性化合物,2-ACBs可用来检测含脂辐照食品。2-ACBs的产生及其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辐照剂量、辐照温度与贮藏条件等。同时,2-ACBs的毒理性也一直是含脂辐照食品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利用2-ACBs检测含脂辐照食品方法的研究现状;影响2-ACBs的产生和稳定性的因素;以及2-ACBs的毒理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辐照进行天然宝石改色,能显著提升宝石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但经反应堆辐照后的宝石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会对相关人员产生照射。本文利用γ能谱分析方法对辐照宝石进行了直接放射性测量。采用实验和蒙特卡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辐照宝石的几何结构、密度对其γ能谱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得到探测效率与能量、样品质量的修正公式,从而实现了无需磨制过程的辐照宝石放射性的γ能谱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6.
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ESR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Co发出的γ射线于0,0.5,1.0,3.0,5.0,10.0kGy剂量范围对干燥的红辣椒粉、花生和提取出的草莓籽进行了辐照处理,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来分析研究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及相关性R2.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ESR信号与剂量正相关,其中草莓的ESR信号随剂量增长最慢,红辣椒粉的计算最为精确,花生的次之.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剂量与ESR信号关系清晰,可作为建立ESR方法检测辐照食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SBS与聚丙烯的共混物的辆射硫化效应。辐照一定剂量后,由于辐射交联和裂解的进行,使PP/SBS的流变性能和结构及内耗行为发生大的变化,PP与SBS两者玻璃化转变温度距离变小,从而改善了PP/SBS的相容性。PP和SBS在辐射引发自由基的情况下,分散相SBS形成交联结构,连续相PP发生裂解,体系的表观粘度下降,但PP的玻璃化转变激活能仍然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小鼠RBC为模型观察了不同剂量体外照射对SeGSHPx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全身照射时RBC SeGSHPx活性降低的原因、RBC体外照射SeGSHPx活性变化特点以及SeGSHPx在抗辐射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结果是,RBC悬液和全血体外照射SeGSHPx活性都不降低,温育可使受照RBCSeGSHPx活性增高,与受照RBC K~+渗漏和溶血程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VE对体外照射RBC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无保护作用,但对体外照射SeGSHPx受抑制的RBC则显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及中子探测器的γ能谱响应曲线标定实验需用能量范围为100~2700keV的系列准单能γ射线源。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西安脉冲堆的跑兔辐照系统制备系列准单能γ射线源的方法,讨论样品辐照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样品活度测量中干扰核素影响的扣除方法。最后给出低、高强度源的HPGeγ谱仪和剂量仪活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两组辐照饲料对Wistar大鼠进行了110天和150天喂养,观察其骨髓多色性红细胞(PCE)的微核效应。一组为混合辐照饲料组,辐照饲料占80%;另一组为辐照蔬菜组,辐照蔬菜占总饲料的3%,辐照剂量为2KGy,是实际需要的辐照剂量2倍以上。同时设有普通饲料的阴性对照组,和用环磷酰胺处理或给以全身整体照射的阳性对照组。微核测定采用Giemsa染色法、Harris苏本精复染法和荧光染色法,两批实验均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不论是喂养混合辐照饲料还是辐照蔬菜,都未见到大鼠骨髓PCE微核细胞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