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Y12铝合金剥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用金相法,电阻法等研究LY12铝合金板材在EXCO溶液中的剥蚀行为,该合金的剥蚀是从点蚀发展到晶间腐蚀,并在内应力的协同作用下产生层状开裂与剥落。腐蚀深度与深度时间的对数呈直线关系,但分成有不同斜度的两个阶段。峰值时效合金的剥蚀敏感性比自然时效合金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以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为参数建立挤压力和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可以用这两个数学模型较准确地预测和控制挤压过程。 相似文献
3.
4.
LY12铝合金钼酸盐转化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浸渍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获得了深黄色的钼酸盐耐蚀转化膜。结果表明,本处理工艺简单,成膜速率快,铝合金的耐蚀性大为提高,具有较好的抗点腐蚀性能。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膜的微观形态由大小不一的球形颗粒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表明,转化膜表层中钼主要以MoO2形式存在,并含有少量的MoO3,在膜的内层钼以正4价形式存在。并讨论了钼酸盐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及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摩擦塞焊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经过初步试验,分析了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明显分为五个区域,即母材、母材与塑化区Ⅰ过渡区、塑化区Ⅰ、塑化区Ⅰ和塑化区Ⅱ之间的过渡区、塑化区Ⅱ.其中塑化区Ⅰ和塑化区Ⅱ的材料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和流动,但流动方式和变形方式不同;硬度分布则是从母材区开始,硬度值逐渐下降,在塑化区Ⅰ达到最低值,随后硬度值逐渐增大,在塑化区Ⅱ趋于稳定且与母材硬度值相当. 相似文献
6.
7.
8.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LY12铝合金铬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浸渍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上获得了浅绿色的铬磷化转化膜,并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铬磷化处理转化膜的成膜动力学及耐蚀性。电位-时间曲线表明,铝合金铬磷化处理的动力学过程为铝合金的溶解和随后的成膜,极化曲线测试表明,未经封闭的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很差,与空白铝合金的相似,而经重铬酸钾封闭后,耐蚀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预备热处理对铝合金LY12超塑性变形的影响.得出CZ供应状态的铝合金LY12不需采用通常的超塑性预备热处理工艺,在最佳超塑性成形温度430℃保温4 h,以最佳应变速率ε=1.67×10-4S-1变形,可获得超塑性延伸率45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提高武器零件海上抗盐雾性能,军方要求采用有效措施,使铝合金材料能通过GJB 150.11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中的96h抗盐雾要求,通过采用表面导电氧化加封固体薄膜保护剂的工艺方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具有抗盐雾功能的防护膜,依据GJB 150.11A-2009进行了96h抗盐雾试验,达到了海上产品考核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LY12铝合金在模拟酸雨溶液中的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方法 ,研究了模拟酸雨溶液 pH值对LY12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模拟酸雨溶液 pH小于 3 1时 ,LY12铝合金的腐蚀电位随pH值的升高而变负 ;当溶液 pH大于 3 4时 ,LY12铝合金的腐蚀电位随 pH值升高而变正 .在 pH小于 3 4的模拟酸雨溶液中 ,LY12铝合金的表面膜发生溶解 ,随着浸泡时间延长 ,膜厚度降低 ,膜阻抗降低 ,LY12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升高 .而在 pH大于 3 8溶液中 ,LY12铝合金的表面膜厚度基本不随浸泡时间发生明显变化 ,随浸泡时间增加 ,膜阻抗增大 ,LY12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 .从铝合金表面膜特性和离子吸附及腐蚀产物等方面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 LY1 2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超塑性 ,成功地挤压成一种复杂吸塑模的型腔 ,单件成形时间只有 2 0 min,其尺寸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与一致性均优于压铸和机加工模具。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表面BTSE硅烷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对LY12铝合金表面形成的BTSE硅烷膜在NaCl溶液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烷膜的存在,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铝合金的耐蚀性,另一方面并不影响合金电极在腐蚀介质中的电极动力学.这意味着BTSE膜对侵蚀粒子仅起到阻挡层的作用.提出了硅烷化试样在测试溶液中的合理等效电路,并对EIS数据进行了拟合.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硅烷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采用电极体系的极化电阻(由EIS拟合得出)来量化硅烷膜的耐蚀性.文中还对各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brazing mechanism of LY12 aluminum alloy at middle range temperature was presented. The CsF-AlF3 non-corrosive flux was utilized to remove the complex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LY12 aluminum alloy. The resultsrevealed that the oxide film was removed by the improved CsF-AlF3 flux accompani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reaction as well as dissolution and the compounds CsF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remove the oxide film. Actually, the high activity of flux, say,the ability to remove the oxide film, wa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compounds, such as NH4F,NH4AlF4 and composite molten salt. The production of HF was the key issue to accelerate the reaction and enhance to eliminate the oxide film by dissolu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rare earth element La at small percentage was not enriched at the interface. Moreover, the rare earth fluoride enhanced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相似文献
16.
LY12铝合金环氧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吸水与失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LY12铝合金/环氧电极在NaCl溶液中于不同浸泡阶段的阻抗参数进行了解析.根据涂层电容值(Cc)随时间的变化看出涂层中水的扩散是通过“两段吸收”来进行的,通过浸泡初期lnCc-t0.5曲线上的线性段求得了水在涂层中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根据电化学阻抗谱中Cl-参与成膜阻抗出现时间求得Cl-在环氧涂层中的扩散系数值为4.67×10~(-12)·cm2s-1.受涂层吸水的影响,涂层电容上升与涂层电阻下降主要发生在浸泡初期,而涂层电极开路电位(Eoc)值的变化贯穿整个浸泡过程.开路电位值经历4个变化阶段:在前期Eoc急剧上升,随后上升速度变缓,在中后期Eoc上升速率再次增大,在浸泡后期Eoc值开始下降,金属基体发生活化,涂层失效.实验表明,含Cl-盐膜的形成、生长及溶解等过程与Eoc间存在密切关系,在LY12铝合金/环氧体系的失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焊机对LY12铝合金/TC4钛合金进行电阻点焊,并在板材中间添加了镍颗粒.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极压力3.03 kN,预热脉冲焊接电流7.5 kA/10 cyc(1 cyc=0.02 s),焊接脉冲焊接电流12.1 kA/45 cyc,缓冷脉冲焊接电流7.5 kA/10 cyc,接头的最大拉剪力为7.12 kN. 铝合金侧熔核的显微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晶,钛合金侧熔核的显微组织为针状马氏体,IMC层由靠近铝合金侧的一层1~2 μm厚的NiAl3和在钛合金/铝合金之间散乱分布着的TiAl3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8.
LY12铝合金低温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温度对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低温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质量远优于常温氧化膜.研究了低温(-6~-9℃)条件下LY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分析了氧化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氧化膜颜色、厚度、显微硬度的影响,探讨了氧化电流密度与氧化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6~-9℃、电流密度1.6~1.8A/dm2、氧化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LY12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可以达到工件硬质阳极氧化膜厚35~45μm,硬度380~450HV的要求,且氧化膜颜色深而均匀,主要含C,O,Al,P,S元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