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美国《核子周刊》1983年4月7日第8页报道】根据苏联原子能出口公司和苏联动力与电气化部的代表最近在南斯拉夫举行的核能讨论会上说,建在新沃罗涅什地区的苏联第一座100万千瓦压水堆已完成,现在对该堆的基本设计已做了重大的修改。会议上,对三种类型的核系统作了评定讨论:第一类是新沃罗涅什原型堆5号。该堆两年前已进行试运行,是运行中的唯一的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介绍了苏联压水堆核电站卧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二回路水的化学处理,汽水分离装置的设计,传热特性试验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苏联压水堆核电站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以及根据运行经验不断改进核电站系统的情况,并对苏联大功率压水堆核电站进一步改进的途径和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核子周刊》 1 997年 8月 2 1日刊报道】 法国官员本周说 ,法 -德联合的欧洲压水堆 (EPR)的额定功率可能将被扩大到1 80 0 MW(至今宣传的是 1 5 0 0 MW) ,以便与其他工艺的压水堆 (PWR)竞争。法国电力公司 (EDF)基础设计部副主任和该电力公司的 EPR高级技术负责人Bernard Appell说 ,EPR基础设计阶段在1 9 97年 6月结束后 ,预计此先进 PWR生产的每度电费比 1 4 5 0 MW N4型设计的最优化反应堆生产的每度电费约低 5 %— 1 0 % ,预计为 3.4美分。研究结果表明 ,这样的发电成本将可以与许多 (不是全部 )燃气电厂的发电成本竞… 相似文献
11.
苏联是积极发展核电的国家之一。1985年底苏联核电装机总容量为2810万千瓦,居世界第三位,在技术上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苏联核电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多。1986年7月,由国家计委、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大型电站设备考察团在苏联作了为期三周的参观访问,重点考察了苏联压水堆核电站的发展情况。代表团参观了查波罗什和新沃龙涅什两个压水堆核电站,列宁 相似文献
12.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1年9月第26页报道】苏联第一座100万千瓦(电)压水堆已在今年2月20日达到满功率运行。这是苏联建在新沃罗涅什核电站的第五座反应堆,从而使该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45.5万千瓦(电)。该电站是苏联压水堆技术商 相似文献
13.
目前,苏联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 BBЭP-210,BBЭP-365,BBЭP-440和 BBЭP-1000型反应堆,相应的ПГВ-1,ПГВ-3,ПГВ-4和ПГВ-1000型蒸汽发生器均为卧式。运行经验表明,各型卧式蒸汽发生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均能保证饱和蒸汽出口湿度不超过规定的指标(0.2—0.25%)。文献[1]对这几种型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传热特性的计算与试验,二回路水化学处理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压水堆核电厂及核潜艇的较重大事故的起因、过程及后果,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了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8年6月号第32页报道]由于作出是否建造切尔诺贝利5和6号机组(这两套机组与因事故被毁坏的4号机组类似,是RBMK-1000型)的决定,要推迟至1990年,以及1000MWe压水堆已取代计划建在科斯特罗马地区的两座RBMK-1500型3和4号机组,因此苏联建造中的RBMK型反应堆只有如下4座了:斯摩棱斯克3和4号机组(1000Mwe 相似文献
16.
17.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7年9月号第3页报道】苏联向印度出口440Mwe 型压水堆即将达成协议。印度一高级科学家委员会最近根据其总理拉吉夫·甘地的要求,撰写了一篇报告,报告叙述了印度长期接受苏联提供核电厂的条件。据认为,印度视为不容谈判的主要项目是:不要求印度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拒绝签署该条 相似文献
18.
【美国《核燃料》1987年第12卷第24期第12页报道】苏联国家原子能利用委员会部门负责人米克林在由芬兰 TVO 公司组织的一次“核燃料循环专家会议”上宣布,苏联已经开始建设一个用来贮存和处理1000兆瓦压水堆卸出的乏燃料的大规模工厂。这次会议是在1987年11月9日紧接着 TVO 公司新的乏燃料贮存设施 KPA 库落成典礼之后召开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核燃料》1987年11月16日刊第9页报道】随着16套混合氧化物燃料组件装入900MW级的圣洛朗-B1压水堆,法国电力公司真正进入了混合氧化物燃料时代。该堆完成换料后,计划于1987年11月25日重新启动。法国电力公司一位主管燃料的副经理 相似文献
20.
【美国《核子周刊》1983年4月28日第1页报道】据巴黎消息灵通人士说,苏联经过周密考虑,正在寻求法国帮助它的轻水堆工业。这些人士说,理由很明显:不久,法国工业的核设备制造能力将过剩,而苏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