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工混凝土标号的两种分级体系现行的《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207—82)将水工混凝土设计标号分为两种分级体系:一是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厂房等),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系指设计龄期边长为 15 cm 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其同批试件(n≥30 组)统计强度保证率最低不得小于 90%;二是按许可应力法设计的结构(如大坝等),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系指设计龄期边长 15 cm 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其同批试件(n≥30 组)统计强度保证率最低不得小于 80%现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207—82)用两个分…  相似文献   

2.
该文叙述了国标GBJ107—87规定的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着重介绍了水工钢筋混凝土、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以及浆砌石坝胶结材料用混凝土的试件尺寸、期龄、保证率、混凝土标号和强度等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新旧规范的区别旧规范规定:混凝土标号应由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新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由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由此可见,新、旧规范的不同点主要有下列3个方面:1.1新规范不再称作“混凝土标号”,而改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1.2标准试件由200mm立方体改为150mm立方体;1.3新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由…  相似文献   

4.
夏鹏  宋础 《人民长江》2007,38(1):52-53,71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采用混凝土标号而不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这一做法有悖于国际标准及国内其他规程规范。对此,从多方面分析论证了宜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利于国内外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对比、利于与其他规程规范相统一,便于施工和设计及技术交流且不致于增大水泥用量、利于减少错判概率、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建议按ISO3893规范的规定,且与GB50010—21302相协调,将坝工混凝土标号的指标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供规范修编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鹏  宋础 《人民长江》2007,38(1):52-53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采用混凝土标号而不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这一做法有悖于国际标准及国内其他规程规范.对此,从多方面分析论证了宜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利于国内外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对比、利于与其他规程规范相统一,便于施工和设计及技术交流且不致于增大水泥用量、利于减少错判概率、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建议按ISO3893规范的规定,且与GB 50010-2002相协调,将坝工混凝土标号的指标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供规范修编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中对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如下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由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 cm的立方体试件,在28 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相似文献   

7.
论坝工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水坝工程过去一直采用混凝土标号,1997年《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改用混凝土强度等级,目前已经出版和正在编制的坝工设计规范,有的继续采用混凝土标号,有的已改用强度等级,颇为混乱.对此,笔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根据水坝工程的特点,坝工混凝土仍以采用混凝土标号为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的标号和强度等级间的关系,以及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和强度标准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陈观福  周建平 《水力发电》2005,31(12):71-73,82
目前,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关于水上混凝土强度分级的规定仔在混凝土标号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两种情况。根据我国有关水工混凝土设汁、施上规范的发展历程,以及昔通水工混凝土、大坝常态混凝土和大坝碾压混凝土在原材料品种和组成、结构受荷时川、设计龄期和强度保证率等方面的差异。又本着将各行业共性技术问题设计方法统一、非共性技术问题设汁方法相对独立的原则,提出了水工混凝土采用不同强度分绒休系的观点,并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利水电行为惯用的大坝混凝土强度等级体系与国内外通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体系不一致,不利于行业交流和国际交流,新设置的大坝混凝土强度等级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可使大坝混凝土水泥用量维持现行水平,新体系可供修订《混凝土重主设计规范》、《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35低强度等级机制砂水工混凝土受不同石粉含量的影响作用,试验研究了4组不同石粉含量试件的工作性、开裂性、力学性能、电通量和微观孔结构。试验表明: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早期抗裂性能,有利于优化内部孔隙结构;过量的石粉不利于混凝土强度,使得早期开裂风险明显增加,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制时控制机制砂石粉含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2.
黄国兴 《水力发电》2006,32(1):39-41,83
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验收批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要求的合理性,以及与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等有关规范进行比较等方面,对现行的《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和《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认为,前者概念正确,取值合理;后者概念错误,取值不合理,建议修订,并暂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之规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标准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室内试验,探讨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长龄期水工混凝土的强度关系,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构建了长龄期混凝土强度关系数学模型。试验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法低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法检测的各龄期混凝土强度;由于养护环境的差异,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的自然养护构件换算强度高于室内标养的试件强度;两种方法检测强度与龄期均表现出指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燕基  唐奇端 《红水河》2003,22(1):69-72
针对低强度等级泵送碎石混凝土存在胶凝材料较少、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性低而难以泵送的问题,通过柳州防洪堤工程对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可泵性的研究及应用,从配合比设计、优化及施工浇筑工艺上,较好地解决了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可泵性、经济性、质量保证的三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工艺简单、投入少,成本降低5%-1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c与中国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的比较,是若干概念比较中最基本的部分。从混凝土配置强度角度比较fc相当于中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fc=3000psi接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0.8C25;从按保证率要求的强度折减角度比较,0.8fc相当于中国的混凝土标准强度;美国90%保证率的fc比中国95%保证率的0.8C25值略大。  相似文献   

17.
贺保国 《中华建设》2007,(11):75-76
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是控制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性能较直接的手段。《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强调应留置的三种混凝土强度试件:第一种为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第二种为用于确定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第三种为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对此了解不够,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总结现有试验结果和已有混凝土尺寸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影响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控制性裂纹的长度,并从脆性材料细观破坏机理出发,分析了混凝土在轴拉、劈拉和轴压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得到了不同形式荷载下的混凝土内控制性裂纹长度,研究了最大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最大骨料粒径的增加,混凝...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标准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福田 《水力发电》2008,34(1):48-49,53
DL/T 5144-200l<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第11.5.6条对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作了较大变更.取消了我国水工混凝土质量验收沿用已久的标准.对此进行了研究讨论,建议恢复原有的验收标准,并采纳美国ACI 214标准小样本质量验收方法.对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第11.5.6条提出了修改建议,供有关机构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DL/T 5113.8-2000在应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包括碾压混凝土分部工程划分,新规范、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标准内容的要求,增加或修改检测评定项目,明确监理抽检数量,标准的实施难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供进行碾压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