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磨浆浓度、进浆压力和磨浆通过量对纤维长度分布和纤维平均长度的影响。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磨浆浓度越高,纤维平均长度越长;进浆压力越大,磨浆过程纤维切断越少,成浆纤维平均长度越长;磨浆通过量越大,纤维平均长度越长。纤维平均长度越长,成浆纤维湿重越高。  相似文献   

2.
用圆柱型水力旋流器对针叶木BCTMP浆纤维进行了筛分的实验研究。借助Fluent软件,采用RNG κ-ε方程对圆柱型水力旋流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把纤维球形化后,利用DPM离散相模型来模拟纤维和水的分离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溢流中长纤维所占比例较大,在底流中短纤维所占的比例较大,与实验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用柱形水力旋流器对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了筛分.分析了分流比R(溢流量与进料量之比)和进料量QF对筛分效果的影响.不同浆流的纤维长度特性应用FQA(纤维质量分析仪)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平均长度和累计纤维长度分率X及纤维长度分率密度函数f.研究表明,分流比对纤维的筛分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在分流比为0.14到0.18之间可获得较好的筛分效果.  相似文献   

4.
因为淀粉分离旋流器内部流体流动的复杂性,所以只能依靠实测研究和经验方程去预测和检验设备的性能,但这些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旋流器分离机理.利用CFD分析软件对小直径的淀粉分离旋流器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RSM模型对单相流场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流场的速度场分布情况以及旋流器内广泛存在的循环流现象;进而在单相流场的基础上采用MIXTURE模型对旋流器内液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旋流器内压降和进口流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以前的实测结果和经验公式的对比,验证了流场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CFD(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是研究淀粉分离用旋流器的重要手段。应用Fluent软件中雷诺应力模型描述湍流,并采用混合相模型对分离大米淀粉的旋流器的内部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得到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淀粉浓度分布,通过对比所得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基本符合旋流器的运行规律,这就为用于大米淀粉分离的微型旋流器的优化设计和现场操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CFD的淀粉分离旋流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旋流器是淀粉分离的关键设备,应用CFD软件中雷诺应力模型描述湍流,并采用简化的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旋流器流场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淀粉颗粒的体积比分布,通过对所得结果分析,发现模拟结果基本符合旋流器的运行规律,这就为淀粉分离水力旋流器的优化设计和结构改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制浆造纸是我国的一个大工业产业,纸浆又分为高得率浆和化学浆,本文对高得率浆进行了分析。高得率的实质是利用机械研磨的方法使纤维分离,包括纤维的软化和纤维的分离。在造纸过程中,对纤维进行了分离的同时也进行了微细纤维的分离。本文对造纸过程中纤维分离过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江仲文  刘群 《轻工机械》2007,25(5):15-17
采用纤维质量分析仪(FQA)对纸浆纤维在圆柱形水力旋流器内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具体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柱形水力旋流器的工艺参数及几何结构提出了设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柱段长度有利于提高水力旋流器的处理能力与分级效率。  相似文献   

9.
进料量对长柱形水力旋流器分股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股比是影响水力旋流器运行和分离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长柱形水力旋流器在不同进料量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分股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节分股比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磨浆过程中P-RC APMP浆料及纤维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P-RC APMP制浆中,磨浆程度对最终浆料及纤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浆料纤维的筛分分析和纤维质量分析表明,在P-RC APMP制浆过程中,随着磨浆程度的增加,浆中长纤维组分含量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纤维粗度和纤维平均长度减小,同时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有所增加,纤维的柔软度增加.SEM观察发现,随着磨浆的进行,纤维彼此分离并发生不同程度的细纤维化,同时伴随着纤维细胞壁的破损.提高磨浆程度,纤维细纤维化程度加强,所得纸页表面平滑,具有较少的空隙,纸页中具有较多的细小纤维和纤维碎片.增加磨浆程度,浆料强度提高,这是由于纤维细纤维化程度的提高及由此引起的纤维柔软度的增加而最终导致纤维结合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盘磨机磨区内纸浆流动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制浆过程中盘磨机磨区内纸浆纤维、水及水蒸气三相流体的复杂流动,阐述了磨区浆料流动对磨齿捕获冲击纤维、磨齿的优化及磨浆效果的影响。重点对国内外盘磨机磨区内浆料流动的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旋流器用于含油污水的除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旋流法含油污水除油进行了研究 ,探讨多种结构参数 (溢流口径、进料口径和尾管长度 )、操作参数 (分流比和入口流量 )、物性参数 (进料浓度 )对液液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 ,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即去油率 )可达 99%以上 ,这为开发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13.
基于CFD方法优化离心式中浓浆泵湍流发生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FD方法在FLUENT 6.0软件平台上模拟了湍流发生器作用下中浓纸浆悬浮液的三维流场,并根据模拟结果对离心式中浓浆泵湍流发生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表明,优化结构的湍流发生器在较低能量消耗的前提下对中浓纸浆悬浮液的湍流流动、气体分离都有更好的贡献。因此在工程实际中,CFD方法对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资金消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精磨前用纤维素酶预处理杨木化学机械浆对磨浆的影响,探讨了纤维素酶用量对能耗、纸浆物理性能和纤维形态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磨浆能耗逐渐降低,但是纸浆的物理强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酶处理后,纤维在打浆过程中容易分丝帚化和断裂,纤维长度下降,这也是纸浆物理强度性能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绒毛浆板在解离过程中纤维缠结会影响绒毛浆的弹性、吸湿性能和无尘纸的外观质量。研究棉短绒绒毛浆板解离过程中的缠结现象,旨在提出评价棉短绒绒毛浆板解离难易程度和解离优劣程度的简易方法。结果证明:两种解离过程对同一样本解离存在差异,但都在解离50s时达到最佳分散状态;棉短绒绒毛浆板的水分对纤维解离程度也有影响,水分为9.2%时解离情况最好;显微观察证明棉短绒绒毛浆的均整性差,纤维表面细小纤维是纤维易缠结的原因,同时也与抄遣工艺条件有关。调节起绒速度和绒毛浆板的水分会减少绒毛浆板解离时纤维的缠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可用于高得率浆纤维柔顺性的一种测量方法.利用纤维筛分仪和纤维长度测定仪测定各纤维组分的重均和数均纤维长度,然后对Bauer-McNet纤维筛分的理论长度作图,根据相应曲线的斜率计算得到纤维的柔顺性系数.纤维的柔顺性系数用来表征纤维的柔顺性.  相似文献   

17.
李友明 《中国造纸》2015,34(10):70-75
从我国造纸工业环保压力及纤维浆料过程流污染物质流程分析入手,揭示了制浆造纸纤维过程流源污染的实质因素,提出新观念,以期让学术界和行业内进一步认知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实质,调整研究思路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纸浆纤维特征的有效测量将直接关系到成品纸的质量。为了准确测量纸浆纤维的长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纸浆纤维交叉分离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在测量单根纤维长度等参数时无法对两根交叉纤维进行精确测量,产生严重误差的问题。通过Visual C++实现的交叉纤维分离的结果和大量数据,显示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非硅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剂(PP-1+PP-2)对蔗渣压力过氧化氢漂白浆强度性能和纤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PP-1+0.5%PP-2的稳定剂后,蔗渣压力过氧化氢漂白浆的白度达到85.0%ISO。与使用硅酸钠的漂后浆相比,非硅稳定剂(PP-1+PP-2)漂后浆的抗张指数提高了2.6N.m/g,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基本相当。(PP-1+PP-2)作为稳定剂的蔗渣漂后浆的纤维长度、宽度和粗度与Na2SiO3漂后浆的相当,但纤维卷曲指数和细小纤维的含量低于Na2SiO3漂后的蔗渣浆。(P-1+PP-2)漂后的蔗渣浆与Na2SiO3的漂后浆相比,纸浆的表面电荷和羧基含量较高,而Z电位较低。  相似文献   

20.
纸浆泵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明  王灿星 《轻工机械》2011,29(1):112-115
通过分别对近年来关于纸浆泵内流动介质在简单管道中和整机的数值模拟方法的概括总结,介绍了包括纸浆流动特性和纸浆泵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研究的特点及其不足,并对纤维悬浮流模型在纸浆泵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前景和湍流模型研究的发展对于模拟准确性提高的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