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会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4,40(2):37-42
作为在道教名山风景范式成熟下发展鼎盛的道教名山,如何融合区域及山岳特色达到范式的在地化转换?为探究这一问题,选取鼎盛于明中期且具有独特区域文化特征、山岳自然特征的安徽齐云山为研究对象,利用古今图文资料进行特定背景下的名山在地化风景营建分析。结果表明:1)齐云山的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道教名山成熟风景范式下的“天路历程”时代特征,但也存在“九里十三亭”这类特殊地段,同时还因山岳较武当山、泰山等海拔较低而更倾向于通过横向逶迤布置不同空间序列及山体断裂抬升等来达到“天路”意境;2)在地域习俗及山岳特色地质地貌的影响下,齐云山将范式内的具体景观空间进行了较为明显的在地化,世俗空间以依山势连续有规律构建的名山建设孤例“九里十三亭”和居高临崖、民商融合的中国道教第一村“月华天街”为主,承担世俗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山岳的神圣性;神圣空间除道教名山一般具有的从“无”到“有”营建的宫观祠庵外,主要包括自然地景神圣化后形成的3类廊道式丹霞洞穴圣所和各类峰石神物,着重利用从“自然场所”到“自然圣所”的空间转换来实现宗教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鑫  唐孝祥  徐应锦  白颖 《室内设计》2023,38(3):127-133
为保护中国山岳景观的地域性、独特 性和多样性。选取粤中地区五处典型名山风景 区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特征的层级 结构理论,通过民族志、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 等方法,总结出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通过 组合自然景观要素和道文化、广府文化景观要 素,构建出“云山仙境”的格局特征、“均衡守 序”的序列特征、“自然向道”的意境特征。有利 于展现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的审美文化特色, 推动中国名山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一句俗谚:“天下名山僧占多”,这说明了我国佛教(也包括道教)与山岳、山岳风景的密切关系。就国内风景名胜区的现况看来,以山岳的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宗教人文景观之胜的为数不少。它们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 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 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 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 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 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 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 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 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 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 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 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 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宗教山岳作为中国风景的杰出代表类型之一,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秦至西汉年间的宗教名山发展对于后期山水胜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定向意义。在这一历史阶段,不同文化族群以祭祀为主要利用方式,向自然山岳注输不同的主观意念,规划了大尺度的宗教名山序列,实现了其文化性的转变。梳理了与山岳自然性相关的"山""名山""镇"等概念;总结了先秦至西汉年间五岳体系、昆仑蓬莱体系、秦十二山体系和汉八山体系宗教名山四大序列的整体发展。分析了先秦至西汉年间作为历史记录的宗教名山,它们是中国早期宗教思想、礼制、数思维、地缘政治等社会文化过程的生动体现。旨在发掘中国宗教名山蕴藏的传统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为当下宗教名山空间体系的整体保护提供历史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昕  陈捷 《华中建筑》2011,(10):156-159
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该地区长久以来形成了服务于周边佛教寺院群的诸多匠作门类.典型者如石作,在华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均属首屈一指.此类技艺既是现有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文化遗产地风土特色的保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该文首先通过动态的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初步理清出五台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名山的建筑遗产与其所在环境关系解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先研究了中国传统名山的功能发展历程,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帝王和儒、释、道等指导名山营建的文化背景与其建筑理念.由此总结出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传统建筑创作的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及其文化活动的需求,力求名山风景建筑从总布局到宏观、中观、微观的处理,均以自然环境为主,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作为中国名山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厚的、具有东方色彩的风景建筑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今天风景区建设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9.
吴会  金荷仙  张江徽 《室内设计》2023,38(6):150-155
在利用文献总结名山风景区定义、历 史演变、特征及文化内涵、价值等的基础上,于 CNKI中对1982—2021年54处国家级名山风景 区进行学术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文献量的年 际变化以及各名山文献量的差异特征;进一步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排名前五的道教 名山和佛教名山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 突变分析,在整体总结名山风景区研究热点及演 进历程的同时,探索具有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名 山之间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研究差异。结果表 明:名山风景区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景区资源开发 保护利用、名山历史文化挖掘以及人文(文化) 景观分析方面;整体来看,佛教名山的研究热点 较之道教名山更为清晰,但个体来看,佛教名山 与道教名山研究热点类型并无太多区别;名山 风景区的研究热点演进历程可分为1982—2000 年、2001—2013年及2014—2021年三个时间 段,基本实现了从名山基础文化、典型景观的初 步探索,到名山大旅游资源的系统发掘,再到名 山地域文化深入探究、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步探 究的转变。并依据国家政策、行业热点提出几点 未来可拓展、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栖贤阁宾馆地处五台山南山寺北面约500米处,距台怀镇约10里。宾馆设计考虑到地处特定的环境,采用分散式多层次布局,尽量维护五台山寺庙群景观的完美性,外古内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该建筑被选定为全国有代表性建筑,刊载于《中华大厦》。 宾馆拥有各类客房100间,大小餐厅、舞厅、酒吧、商店、网球场等,是极好的避暑胜地。设计年代:1985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而如何树立景观生态的概念。并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景观生态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捷  陈梦菲 《风景园林》2018,25(5):21-25
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乡村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映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一定会是在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师需要从文化重建的高度去确立乡村题材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立足点并建立系统的工作框架。从操作层面看,设计师应视"乡愁"为魂,将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注入活的情感,让受众得到精神上的共鸣。列举了义乌缸窑村、绍兴禹陵村建设更新的规划实例,有助于对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袁敬  林箐 《风景园林》2018,25(5):12-20
乡村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要素的形态、空间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元化乡村景观特征具有文化、景观与生态等价值。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传统乡村景观衰败及消失,并引发景观特征减少、多样性降低。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是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探讨,包括内容、范畴以及具体措施和技术要点,以期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最终呈现,提供了一个实体可感知的媒介去理解和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特征进一步提供了理解与分析景观变化程度的方法与工具,而建立景观特征的分类体系则成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第一步,即建立特定区域的景观特征基准图则是判断与管理景观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与前提.基于遥感影像与空间数据,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shift by environmental agencies towards recognising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made by humankind to the creation of valued landscapes. This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Britain. Landscape is concerned with more than mere mark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with the associations that people attach to their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16.
周斌 《山西建筑》2011,37(24):198-199
溯源于中西方哲学思辨,从道路设计理念、建筑主从地位、水体驳岸设计、地形改造方式等硬质景观要素入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西方古典园林硬质景观差异,以期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shift by environmental agencies towards recognising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made by humankind to the creation of valued landscapes. This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Britain. Landscape is concerned with more than mere mark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with the associations that people attach to their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18.
景观材料作为景观设计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随时间变化直接记录场地时间维度的信息,称之为材料的时间语言.景观材料的感观属性、使用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影响时间语言的因素,不同材料对时间的敏感度各异,不同时间语言的材料共同作用体现场地的时间维度.通过时间语言的运用,可以追溯场地的历史感、记录时间的瞬间感、延伸场地的生命力;不仅拓展了场地时间的储存,丰富场地的效果,同时,营造时间维度和谐的景观,让有限的材料能够相互“共生”,体现可持续的设计观,营造“生长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景观规划管理的视角需要从最优美、最有价值区域的保护,转向对国土全域“自然系统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协调。景观链接了“自然”与“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强化必须从景观单元的尺度进行更为整体的思考。“通过景观(单元)规划”探讨了景观为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提供综合框架的潜力,景观特征评估则提供了将复杂连续的景观划分为多尺度、实体、可识别的整体空间单元的系统方法。通过对景观概念的系统梳理与阐释,论述了景观保护方法的转变、景观单元的空间意义,以及景观特征评估作为多尺度景观单元划分的先进方法在英格兰的全面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phemeral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have a significant, but hitherto unrecognized, effect upon the way in which it is perceived and evaluated. These ephemeral components, or landscape ephemera, are those which change with the weather, the seasons, the growth and decay of plants, the choice of farm crop, and so on. Their nature is explored, and they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more permanent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such as hedges, trees, buildings, etc.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hanges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preference theories and the work of artists in various media. It is argued that landscape regulation and the landscape literature have largely ignored such changes, and it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might have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for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