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检测北京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售常见新鲜食用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食用菌中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 (target hazard quotients, THQ),评估人体每日通过食用菌摄入重金属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 共采集食用菌样品5类42份,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均未超过国标限量要求,其中香菇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各种重金属在不同种类食用菌中含量差异变化较大;儿童、成人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THQ值和总THQ值依次递减。不同年龄人群膳食摄入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THQ值均<1。结论 本次采集的北京市售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中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 掌握本地区大米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采集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样品344个, 测定铅、镉、无机砷和总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并用可耐受摄入量对膳食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大米中无机砷、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平均含量分别为0.054、0.032、0.018和0.0023 mg/kg; 在344件样品中, 97%以上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6, 综合评价为安全、处于清洁水平的样品占99.4%, 没有轻度污染以上的样品存在; 通过大米摄入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的量远远低于可耐受摄入量, 但无机砷、镉在高暴露点位的膳食风险贡献率大于10%。结论 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乐观,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重金属安全情况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长沙县地区生产的散装白酒中铅的含量,并评价经居民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铅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长沙县内的76份散装白酒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散装白酒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其健康暴露风险。结果 76份散装白酒样品中铅的含量在ND~0.11 mg/kg之间,均未超标;所测样品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暴露风险指数THQ均小于1,表明样品中铅的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且不存在重金属铅的健康暴露风险。结论 长沙县地区白酒小作坊生产的散装白酒铅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对当地居民不会产生经膳食途径摄入铅的健康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4.26%、23.40%、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前市售食用菌的砷污染情况,评价通过食用菌摄入暴露的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分析食用菌中的6种砷形态化合物;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别基于非致癌风险和癌症风险临界值计算食用菌的安全消费水平(SCL)和安全摄入量(SIR)。结果表明:本批次新鲜食用菌和食用菌干制品中的总砷含量分别为0.0013~0.1240 mg/kg(以鲜重计)和0.0170~3.8488 mg/kg(以干重计),均未超过GB 2762-2017规定的总砷限量。除姬松茸干制品外,其它食用菌均为一级产品。不同品种的食用菌中存在的主要形态砷化合物存在差异。本批次新鲜食用菌和食用菌干制品的安全消费水平分别为5.33~104.38 g/(d·BW kg)(以鲜重计)和0.06~5.28 g/(d·BW·kg)(以干重计),除姬松茸干制品外均高于实际人均食用菌摄入量,对人体不存在非致癌的风险和癌症风险。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北京市售8种干食用菌中镉(Cd)、铅(Pb)、砷(As)、汞(Hg)四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评价法和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干食用菌质量等级及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种干食用菌中镉、铅、砷、汞四种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ND~9.332 mg/kg、ND~2.060 mg/kg、ND~24.690 mg/kg、0.004~0.448 mg/kg,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中安全限量值,只有2.2%的镉和2.8%的砷超标。干食用菌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姬松茸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p为1.41),达到轻度污染级,茶树菇的重金属污染达到警戒级(p为0.95),其他6种食用菌均属于质量安全等级。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姬松茸中As的THQ>1,姬松茸、榛蘑、竹荪中四种重金属的TTHQ>1,表明姬松茸、榛蘑、竹荪三种干食用菌存在潜在的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且姬松茸对镉、铅、汞三种重金属的贡献率均最大。本研究表明,北京市售8种干食用菌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苏州市地方特产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评价苏州居民经水生蔬菜膳食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8年在苏州市10个区县连续采集8种共198份水生蔬菜样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 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判定重金属超标情况;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 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和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水生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 水生蔬菜中铅和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5.29%(10/189)和0.60%(1/166), 镉和总汞无超标样品, 铅、镉、总汞和总砷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18、0.0066、0.0007和0.0526 mg/kg。3个年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完全相同, 水生蔬菜总汞水平存在种类间差异; 重金属污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水生蔬菜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7, 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 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区水生蔬菜中的铅污染对成人及95%的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对高食物消费暴露的儿童(5%)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水生蔬菜铅污染可能对小部分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9.
对天津市市售大米进行了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并通过经大米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大米中铅、镉、砷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8,0.062 7,0.027 3和0.008 7 mg/kg。所采集的大米重金属含量与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和NY 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规定限量标准相比较,铅、镉、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市售大米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和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说明经大米途径摄入的铅、镉、砷和汞对居民的健康危害风险较低。但是THQ成人THQ儿童,表明成人经大米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定市市售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体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食用菌中铅(Pb)、镉(Cd)、汞(Hg)、砷(As)的含量,对比分析不同食用菌种类以及不同栽培模式下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食用菌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保定市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Pb(0.28 mg/kg)As(0.22 mg/kg)Cd(0.20 mg/kg)Hg(0.016 mg/kg)。采集的所有样品中有12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17.1%。平菇重金属含量达重度污染水平(P综=3.58),其As平均含量超过标准限值0.62倍,榛蘑、鸡腿菇和香菇中重金属含量均达轻度污染水平,其它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均为安全水平。平菇不同部位相比,根部As平均含量比食用部位高4.15倍(P0.05),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栽培模式相比,野生香菇中重金属含量与栽培香菇差异不显著(P0.05);栽培黑木耳As平均含量比野生黑木耳高8.72倍(P0.05),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食用菌中的As(TTHQ儿童=2.60,TTHQ成人=1.98)和Cd (TTHQ儿童=2.36,TTHQ成人=1.80)对人体健康构成明显风险,并且儿童摄入食用菌的潜在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1.
栽培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某省栽培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经食用菌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4种食用菌样品中Pb、Cd、As、Hg含量,并与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2000年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通过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TTHQ)的方法预测食用菌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151份食用菌样品中,1.45%香菇中的Pb,10.14%香菇和1.82%平菇中的Cd,5.80%香菇、3.64%平菇和11.11%黑木耳中的As,1.45%香菇中的Hg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金针菇中的4种重金属均不超标;从单一重金属风险来看,成人摄入所调查的4种栽培食用菌虽然尚属安全,但As应引起重视,尤其是香菇和黑木耳,儿童经膳食途径摄入所调查的4种栽培食用菌可能存在As的膳食摄入潜在风险,尤其是香菇、平菇和黑木耳。此外,香菇中的Cd也应引起重视;从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来看,成人和儿童摄入所调查的4种栽培食用菌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的潜在复合健康风险主要由As、Cd引起。结论 As和Cd是该省4种栽培食用菌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成人和儿童摄入香菇、平菇和黑木耳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儿童因摄食食用菌导致的重金属潜在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楚雄州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估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健康相关风险。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Hg)、镉(Cd)、铅(Pb)、砷(As)的含量进行测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86份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检出率为100.00%,重金属总体超标率为44.19%,Hg超标率高于Cd、As、Pb(P0.01);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食用菌样品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样品质量评价为三级;干食用菌和新鲜野生牛肝菌的食品安全指数(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IFS)大于1。结论食用菌中的Hg、Cd、Pb、As等4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野生牛肝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均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应高度关注并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主要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功效。食用菌具有富集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且对镉和汞的富集能力最强,而各地食用菌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利用食用菌富集有益于人体健康物质的特性的同时,也要规避其对重金属富集作用而产生的健康风险。本文在分析和汇总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已有的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全区290件食用农产品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290件样品中的4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水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蔬菜和稻谷中重金属污染物残留较多,属于尚清洁水平。谷物和蔬菜中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残留,靶标危害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未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5.
沈霞  郭新东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2):276-284
目的: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的26种元素含量并进行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中Li、Be、B、Na、Mg、Al、K、Ca、Cr、Mn、Fe、Ni、Cu、Zn、As、Se、Sr、Mo、Ag、Cd、Sn、Sb、Ba、Hg、Tl、Pb等26种元素含量,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干食用菌质量安全等级及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6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K、Mg、Ca、Na、Al、Fe 6种元素含量较高,均大于100 mg/kg,Li、Be、Cr、Ni、As、Se、Mo、Cd、Sn、Sb、Hg、Tl、Pb等元素含量较低,均小于1 mg/kg;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安全限量值,铅、镉、汞、砷、铬的超标率分别为0.00%、11.12%、5.56%、2.78%、1.86%。干食用菌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红菇、牛肝菌均达到中度污染等级,姬松茸、羊肚菌、竹荪均达到轻度污染等级,榛蘑达到警戒等级,其余12种干食用菌均属于安全级别。重金属膳食暴露...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测评。方法调查选取北京大、中型超市常见食用菌5个品牌的4种食用菌共20个样品,进行清洁、烘干、磨粉、过筛和硝酸高氯酸湿法消解,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重金属As、Pb、Cd含量。结果所测样品As、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标准的32%、60%和NY/T 749-2003的81%,总体上是安全的;其中,金针菇超标率为26.7%,杏鲍菇为13.3%,平菇为6.7%,蟹味菇未检测到超标;20个检测样品中,3个Pb超标、4个Cd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5%和20%。结论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As、Pb、Cd污染较轻,总体安全,但个别样品Pb、Cd含量超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