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於跨度較大之單層廠房排架,常須採用桁架剛構,因此,在我國大規模工業建設中,桁架剛構分析的研究具有很实用的意义。分析多跨單層桁架剛構時,如採用最少功  相似文献   

2.
所謂“桁架剛構”即以桁架為横梁与柱相剛接之剛構。現下採用分析剛構之任一方法,以分析此項剛構时,均須採用種種特殊之假定而得近似之結果。據著者所知,中外書刊中似尚无此項剛構之正確分析法。於本文中,著者發表关於桁架剛構正確分析之兩項原理,即柱頂力矩作用与桁架跨变影響之兩项原理。前項原理使柱頂段之角夔与桁架端豎桿相同,以符合柱与桁架剛接处之連续性。後項原理指出桁架与曲梁(即拱)及折梁(即山墙式梁)相同係一種“跨变横梁”,故桁架刚構亦与拱式及山墙式剛構相同,係一種“跨变剛構”。若根據此兩项原理,分别计算柱与桁架兩端的撓曲常数,再用分析跨变刚構之任一分析法以分析此項刚構,則所得之枯果,与不作任何特殊假定用最少功法或变位法所得者完全相同。本文先說明此兩项原理及根據此兩項原理计算柱与桁架撓曲常數之方法。次取一最簡單之桁架刚構为例,證明此丙項原理之正確性。桁架刚構既与拱式及山墙式刚構同属於跨变刚構一類型,分析後者之任何方法均可用以分析前者,本文无須贅述。但取一兩跨之桁架刚構為例,列举所得之正確結果,与用近似法所得者相比较,藉以顯出近似法有相當巨大之差誤。關於階形之複式桁架刚構之分析,本文用“代替桁架”之辦法,但只說明其原則,不列出公式及算例。  相似文献   

3.
我的“剛構常數与剛構分析”(以下簡称“一文”)和它的補充“角变与不均衡力矩二种傳播法之研討”(以下簡称“二文”)兩篇論文在本学報第1卷第1期和第3期發表以後,有六位同志  相似文献   

4.
關於蔡方蔭先生的“剛構常數与剛構分析”這一篇文章和顧翼鷹先生對於這篇文章的討論,我也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寫出來請大家指教。(1)抗戰前林氏發表“直接撓矩分配法”論文時,我覺得他的方法此撓矩分配法須更多做一些初步計算工作,纔能動手分配;同時每結點須分配一次,結點相當多時,他的方法也不怎樣方便。譬如我們有五個結點,分配時我們要寫五行數字,再加初步  相似文献   

5.
自從本學報連續發表了蔡先生的兩篇論文,以及作者對該文討論以後,又發表了潘家錚,錢培風,以及金濤諸先生的討論,這說明“一次分配”法已經引起大家的注意,頗感興奮,但潘,金兩先生對“一次分配”的價值尚抱懷疑態度:潘先生認為“一次分配”與“多次分配”互有短長;金先生則認為“一次分配”雖具有理論之價值,但恐未必為多數實際工儲所樂用,作者深知其所以有此種懷疑,乃是因為蔡先生文中從理論方面發揮甚多,而照顧到實用近似方法較少,如此則不啻把“一次分配”法  相似文献   

6.
在一年來研究和試用我們的“力矩影響直接分配方法”的體會基礎上,對於蔡方蔭同志“剛構常數典剛構分析”一文寫出下列的討論。我們的“力矩影響直接分配方法”通過組織送中國科學院轉土木工程學報請求發表後,四月中承蔡方蔭同志指出本法所有的直接分配比,直接傳導因數等理論舆我國林、黄二氏在二十年前發表的文章是基本相同的,並承其將珍重收藏的“工  相似文献   

7.
蔡先生這篇論文,值得我們深入研读。近数十年來剛構分析法層出不窮的被提出,每種方法各有其一套常數和演算步驟。這種紛亂雜陳的現象頗使學習結構的人感到茫無頭緒,莫知所從。這篇論文將各種已發表的分析法作了全面性的整理和總結,溯共源本,衡共得失,於是各法之基本出發點及相互短長乃得一覽而知。無疑的,這篇綜合性的論文對今後的剛構研究工作將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本學報第一卷第一期,發表了蔡方蔭先生一篇內容非常豐富的巨作“剛構常數與剛構分析”。他將几十年以來國內外各學者在這方面的成就,作全面系統而且相互貫通的叙述,這使我們得到很大的啟發。由於蔡先生的比較,我們更能容易  相似文献   

9.
本學報第1卷第1,3兩期登載有蔡方蔭先生的兩篇論文。文中對於力矩一次分配法、角變傳播法、不均衡力矩傳播法,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將各該法與其他各法比較,找出各個常數間的關係,最後並推薦了改善後的不均衡力矩傳播法,這兩篇文章在結構力學理論上的貢獻颇大,可供此後從事科學研究者之參考,而蔡先生這  相似文献   

10.
本學報第1卷第1舆第3期所載蔡方蔭同志的論文“剛構常數舆剛構分析”可以說是極為適時的著作。半世纪來,剛構分析的新方法像雨後春笋地層見叠出,真如蔡同志所比擬之“百花齊放”。實際上因剛構常數的多種多樣,舆這些常數多種拼合的可能,只要玩弄數學,變化公式,就不難標新立異,創造出新方法來。所以有些所謂新方法往往不過是已經確立的方法的變形,並不比它们原來的有所提高;其中因為公式過於複雜、計算過於麻煩而無實際應用價值的提出問世,更是徒滋粉擾而已。我  相似文献   

11.
在結構學中,超靜定剛架的分析是一件極有趣的事情,因為它的方法變幻無窮,可以鑽研不盡。但就應用範圍來講,這些方法可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普遍適用的方法。這類方法可用來分析任何形式的剛架,不管其為連續梁、多層多間屋架、斜頂廠房排架或連框桁架,亦不管其為對稱或不對稱;也可用來分析任何剛架問題,如承荷  相似文献   

12.
對於潘先生的“一般式連框桁架的分析”一文,我有两點意見。(1)他说外加荷載不作用在结點上時須分兩步來做,這是不需要的,我用逐漸加值法計算這種框架時往往把荷載放在節點的中间,並不必分兩步來做,如果  相似文献   

13.
關於一般式連框桁架的分析方法,筆者曾在金涛教授领導下進行研究,得到“旋轉端撓矩法”及“假想對角線桿件法”,已刊載於金濤教授的著作中。潘家錚同志的論文雖是由錢令希教授的方法推出,但其主要內容是與“旋轉端撓矩法”相  相似文献   

14.
潘氏这篇論文對錢令希、胡海昌二氏的空腹桁架分析法,有了進一步的推廣。對一般性空腹桁架的演算,已能使其盡量簡化。在本討論中,著者引用了變位逆算方程。從這類方程,說明克勞斯(Cross)撓矩分配法与变位的关係。並且從這個觀點,說明對一切剛構,應用撓矩及剪力分配法的步驟,都可以從變位逆算方程近似解法的原理推導出來。最後,舉了一個實例來說明,怎樣應用本討論中的意見。來分析一個剛構問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為著者前文“剛構常數與剛構分析”之補充,其目的在將角變傳播法及不均衡力矩傳播法加以改善,以便實用。此二法均只需一個公式以計算剛構中所有各桿端之基本剛構常數(即任何二相鄰結點间之角變傳播係數),將此項公式與柯勞塞克之公式相比較,藉以指出前者較後者為便於應用,並亦可用之以直接分析較簡單之閉合式剛構,此外補充說明此法中之剛構常數與定點法之關係,剛構有側移時計算各結點角變所需之各項公式亦行求出。不均衡力矩傳播法係顧翼鹰同志最近研究所得者,既係直接以桿端力矩為計算之對象,而且只須採用不均衡力矩分配比將各結點作用於各桿端不均衡力矩之總和,一次分配,即得所求各桿端分配力矩之總值,實係力矩一次分配法之一大改進,著者將顧氏之法加以推廣与改善,使其原則簡明而計算便捷,著者認為此法係將林、柯、孟三氏法之所有優點熔冶於一爐,實可稱為现下最優之力矩一次分配法。最後列舉算例,以說明此二法在實際工作中之應用。  相似文献   

16.
筆者对潘家錚先生“拱应力及拱常数的簡捷分析法”一文,有如下四点补充意見。为便於讀者参照,文中所用符号均与原文相同。茲逐条簡論如次: 一.潘先生在求拱彈心的單位水平位移时(原文以I_y表之),仍系採用我國工程师过去習用的方法,未將軸向力的影响計入,似欠妥当。一般而言,拱彈心处的推力公式宜寫成如下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本学报第二卷第二期所载钱培風先生“連續拱結構計算的精簡”一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計算方法。錢氏以双跨的連續拱为基本結構,然后以逐次近似的步驟求出桿端的均衡力矩及侧力,其精神是好的。但笔者認为錢氏之法在其导得計算公式上尚有許多  相似文献   

18.
梯形渠道临界水深的計算,在实質上就是解高次方程的問題。黄同志所提及的各种方法,包括黄同志自己的方法在内,無非是或者取这一数值作变数,或者取那一数值作变数,然后將共間关系,用圖或表格來表示。故名称虽異,实質則一。这些方法,在实用上虽有繁簡的区别,但有一个通病,就是需要特制的圖、表。即使極其簡單明了,但如果手头沒有这些圖、表,也是無法运用的。  相似文献   

19.
一. 丁同志在討論文中,根据我原文的表格繪在对数紙上,得出近似式σ=0.78λ~(0.3),显然,我們在設計工作中,一般不会遇到一張簡單的圖表都沒有,正如我們也不会遇到一簡單的公式都查不到一样,一般来說,若有圖表利用,則会比代公式的計算来得簡單。虽然如此,丁同志提供的补充無疑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在本学报第三卷第四期上所刊載的“用不均衡力矩及侧力傳播法分析跨变剛構”一文中,作者魏璉同志在蔡方蔭先生的“不均衡力矩傳播法”啟示下,对跨变剛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簡捷精确分析法,使原为高次超靜定結構的跨变剛構的复杂計算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簡化,特別当“結搆受有多种荷載情形时,由于可以重复利用剛構常数,尤其具有显明的优越性”(見[1]第459頁)。且因該法的精神、原理及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