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我所將人民勝利渠的野外测驗資料,就挾沙能力問題作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应用了許多方法:有的从理論方面分析;有的从經驗方面分析。本文僅为研究人民勝利渠挾沙能力經驗公式時的一个方法。本方法是根据Ray K. Linsley, MaxA. Kohler和Joseph L. H. Paulhus等著的“应用水文学”(Applied hydrology)第一版第650——655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多沙河流上引水灌溉时,由于渠道坡度較平,流速較低,泥沙在入渠以后,必然会大量停积,妨碍了渠系的正常运轉。例如人民勝利渠引黄济卫,其中东一干渠在1953年9~10月放水僅及19天,即因泥沙落淤,引水量减少將及一半,不得已停水清淤,动用人力6,000名,清出淤泥19,400公方。至于黄河河套各灌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北京召開的中苏灌溉系統新建及改建主要問題科学技術会議上,黄河水利委員会泥沙研究所提出了關于“人民勝利渠(引黄灌溉济衞工程)渠系挾沙能力的測驗研究”成果的報告。这項研究成果的報告,是將几年來人民勝利渠泥沙測驗的資料,就挾沙能力問題加以分析研究的初步結果。这一成果为黄河流域灌溉渠道的設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民胜利渠的含沙量很大,有些干渠已发生严重的淤积,因而不淤流速问题是急待解决的。以往我们都是采用一些经验公式来计算的,这些经验公式都有其一定的使用条件,为此在解决人民胜利渠不淤流速问题的同时,验证这些经验公式是必要的。以下就是我们首先验证经验公式,然后在验证公式的基础上寻找人民胜利渠不淤流速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河流含沙量高,引水明渠的泥沙淤积十分严重,但尚无确定输沙明渠不淤流速的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公式,早期对含沙量大小的影响考虑不够、后期不淤流速经验公式大多来自西北地区引黄灌渠的经验,适用于悬移质泥沙较细的情况、黄河洪水泥沙特性表明,含沙量越高、悬沙组成越粗,本文分析及试验验证,得到渠道的不淤流速表达式,充分反映了含沙量及其组成对不淤流速的影响,表明在其他水力因素不变时,输沙明渠不淤流速随着含沙量增加而变化,文中提出的不淤流速公式,可满足黄河高浓度远距离输沙明渠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河道阻力与输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阻力与水力特性、综合阻力主要组成单元、床沙组成的水力特性和运动特点,阐明了超低阻力的产生与床沙细、不均匀、含沙量较大、分布不均匀,使流速分布不均匀、卡门参数变小有关,是构成“大水出好河”、“多来多排”和远距离输沙的主要动力;超高阻力是大面积的沙波阻力所为,是造成“小水淤坏河”,河床不断淤高的重要原因.S<200kg/m^3时,细沙河床阻力用公式(4)和(5)联解,可获得良好的结果,最后指出开发超低阻力输沙技术,消除和避免渠、槽超高阻力的出现是根除黄河河床不断淤高,引黄渠道淤塞、沙化和发展远距离输沙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隨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設的迅速發展,根治和開發黄河的偉大事業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們必須遵循党的八次代表大会所指出的方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各項艰巨的治黄任务勝利地担当起來。人民治黄工作,已經經歷了十年的歲月。在这个時期里,我們取得了战勝“蔣黄”斗爭的勝利,進行了規模巨大的下游修防工作和治  相似文献   

8.
都江堰人民渠七期工程大英灌区,按省人民渠二处的安排和县政府的要求,该县人民渠管理所对6条干、支渠的淘淤工作突出抓“四早”,即:一是早动员。在年初,该所组织灌区4个镇乡6个办事处召开了岁修工作动员会,针对渠道淘淤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使灌区广大干部群众明白渠道淘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做到早安排。通过召开镇乡、村组干部会议和层层动员后,  相似文献   

9.
防止泥沙在管道中淤积是低压管道输浑水灌溉工程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文用实测资料对几个常用的临界不淤流速的公式进行了检验,并对瓦斯普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能够适用于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对含沙水流在低压管道的某些管段可能造成的回流和异重流淤积问题,提出了简单可行的防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最小能耗率原理认为,河流系统在某些约束条件下维持稳定平衡状态时其能耗率应为最小值。本文根据最小能耗率原理,以能耗率极小为目标函数,以渠道不冲不淤流速作为约束条件,利用优化计算方法对不冲不淤稳定渠道进行优化设计,并用泾惠渠、洛惠渠和渭惠渠三个灌区部分实测稳定渠道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一、用“無因次”法整理資抖的目的: 对于人民勝利渠挾沙能力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如相关分析法、圖解法等)來整理資料,但所得結果仍屬于純經驗范疇的。这次我們同样也利用这些方法,并也想用一些無因次組來作成果整理,企图得到一个半經驗半理論無因次的統計公式。二、無因次組选定方法: (1)用尺度分析法。 (2)利用水力学中現有的一些特征数例如: V~2/gR,VR/v……………等。 (3)从現有的經驗公式中去选定一些經常出現的無因次組。在选定工作中無因次組中所包含的水流和泥沙因子要使之滿足于ρ=f(w,i,S,V)函数式,因此在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在同苏联人民一样热烈地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國家。十月革命的勝利为人类歷史开辟了一个嶄新的时代,有力地鼓舞了一切被压迫階級和被压迫民族为了民主、独立、自由而解放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在这以前,社会主义还只是各國革命者的理想,从此科学的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活生生的現实。因此,十月革命不僅僅是苏联人民的勝利,也  相似文献   

1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浑水渠灌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网淤积堵塞是制约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浑水渠灌区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实践经验,总结了管网淤积堵塞的形式及成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淤堵技术措施和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证明其技术措施是可行的,并具有显著的节水、节地和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原文讨论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很有意义,其中有些论点尚值得探讨商榷. 任何河、渠(包括分洪工程的引河及其闸下游)的冲淤变化取决于来沙量与挟沙能力之间的对比关系,挟沙能力小于来沙量则发生淤积.通常在分析河、渠挟沙能力时可以发现含沙量ρ与流量Q间近似地有线性关系,即ρ=KQ.(5)但不同河、渠之K值远不相同,甚至同一段河、渠在不同时期K值也不同.黄河下游人民跃进渠,汛期K  相似文献   

15.
费祥俊 《人民黄河》1999,21(11):17-20
远距离输沙到低地或直接入田,是当前引黄灌区泥沙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沙渠道设计首先要保持不淤,并在渠道周界可动条件下要保持渠道稳定。输沙渠道设计的基本关系式应是水注挟沙力关系、河相关系、水流连续原理及阻力公式。已有的这些关系式多数经验性太强不能反映他们彼此独立而又相联系的特点。如已有的流速为主要变量的渠道挟沙力经验式中没有把阻力系数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水流连续公式中没有反映出断面形态的影响,而确定渠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4,(8):137-140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的计算方法,在室内用U-PVC管道,以黄河泥沙为沙样,进行了90、110、125 mm三种管径、两种泥沙颗粒级配条件下,不同含沙量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在含沙量、管径相同时,浑水中泥沙粒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管径、泥沙粒径相同时,含沙量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泥沙粒径、含沙量相同时,管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小。依据试验成果,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许新庆 《人民黄河》2006,28(8):23-24,37
采用实地微差爆破方法可知,爆破形成的引渠沟槽在时间顺序上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不符合起动流速公式和不平衡输沙方程,第三阶段原则上应该符合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和不平衡输沙方程,但沟槽边壁的泥沙组成和级配与爆破前不同。基于耗能最小假说,从水流运动方程和边界切应力关系式两个角度分析可知,水流要求的过水断面具有半圆趋向性,河道过水断面的半圆趋向性能否实现受4个条件控制,引黄闸前大比降引渠冲刷的过水断面应是半圆或是非常接近于半圆的椭圆。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冰盖流条件下的非黏性泥沙起动公式,揭示冰期河道断面强烈冲淤变化的机理,基于Einstein假定,推导得到了同时适用于明渠流及冰盖流的统一的非黏性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所得公式与已有冰下泥沙起动流速试验数据符合良好。当冰盖糙率为0时,冰盖流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即化为明渠流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公式。应用所得公式,比较了明渠流、冰盖流、冰塞条件下的起动流速及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关系,冰塞条件下起动流速最小,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最大。2014年冰期黄河头道拐断面发生强烈冲淤变化,是冰花集聚形成冰塞引起可起动最大泥沙粒径增大所致。所得公式及所揭示机理,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河道冰期泥沙输移规律提供重要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田灌溉的几项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人民胜利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引黄灌溉工程。自1952年开灌以来,围绕节水灌溉,先后进行了不同材料的渠道衬砌防渗试验,采用U型混凝土衬砌渠槽防渗防淤试验,在旱作地区采用涌流灌及在水稻区采用湿润灌等试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率达到20% ̄50%,特别是在水管理上,采用0-1整数规划进行轮灌组合,使配水工作更加科学,不仅能缩短灌水时间,而且还能达到节水减淤的目  相似文献   

20.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2008年进行了西输沙渠缩渠改造。依据西输沙渠改造后的设计指标,利用水力学公式计算出设计条件下不同引水流量的挟沙能力,及当渠道发生溯源淤,积时的水流挟沙能力.并对改造前后的实测水沙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改造后的西输沙渠输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提出减少渠道淤积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