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莺 琼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 ,天然气成因类型多 ,迄今为止 ,除在该区浅层和中深层发现以成熟—高成熟的热成因腐殖型气 (煤型气 )为主的天然气藏外 ,也发现了一些生物气及生物—低成熟过渡带气气藏 ,且均具较高的产量和一定的储量规模 ,其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边缘莺―琼盆地及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成因类型多,是一个具有多种勘探领域和颇大资源潜力的大气区。由于勘探及研究程度尚低,在该区浅层及中深层勘探中所发现的天然气藏多以成熟―高成熟的热成因腐殖型气(煤型气)为主,但也发现了一些生物气及亚生物气(生物―低熟过渡带气)气藏且具较高的产量和一定的储量规模、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广阔。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与关注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只要加大勘探投入力度和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深度,在该区生物气勘探领域获得突破是指日可待的  相似文献   

3.
莺―琼盆地生物气及生物―低熟过渡带气特征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莺―琼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成因类型多,是南海北部陆架边缘盆地一个具有多种勘探领域和广阔资源前景的大气区。由于目前的勘探和研究程度尚低,虽在该区浅层和中深层所发现的天然气藏多以成熟―高熟的热成因腐殖型气(煤型气)为主,但亦发现了一些生物气及生物―低熟过渡带气气藏。后者均具较高的产量和一定的储量规模,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非常广阔,应是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值得进一步加深综合研究和加大勘探风险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迄今在该区浅层及中深层除发现大量成熟-高熟偏腐殖型气(煤型气)资源外,在浅层还发现了大量生物气与亚生物气显示和单独成藏的生物气与亚生物气气藏。为弄清该区生物气与亚生物气资源前景、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成矿成藏模式等关键性地质问题,根据历年来天然气勘探所获得的大量地球化学资料,结合该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深入分析和阐明了南海西北部莺-琼盆地及东北部珠江口盆地生物气与亚生物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新近纪及第四纪生物气与亚生物气烃源岩的展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预测和估算了莺-琼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生物气的生成量与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生物气与亚生物气资源丰富,完全可作为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源;同时,通过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析,亦进一步证实该区目前勘查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应属“自源扩散型”生物成因成矿的水合物类型,其气源供给主要来自原地或其附近以生物气为主的混合气,而水合物成矿成藏模式则属于原地及其附近近源运聚的 “自源扩散型”成因模式,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成因气的类型划分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生物成因气直接来源于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是经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富含甲烷的气体,其可以大规模和大范围地生成。依据生物气的形成途径和成因机理,可将广义生物成因气划分为早期生物成因气、低熟气、晚期生物成因气、原油降解次生生物气和浅层油气次生蚀变改造型天然气等5类,其分别属于原生型生物气和次生型生物气。运用天然气组分特征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指标,可以对生物气进行类型识别。由于生物成因气主要分布在浅层,易于开采,而且天然气性质好,勘探成本较低,认为应加大生物气的勘探力度。指出虽然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现了约30个生物气藏,但除柴达木盆地外,大多以小型气田为主,且对生物气形成机理和富集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而对生物气的准确评价,不仅可以为浅层气来源提供依据,丰富有机地球化学理论,还可以以此追索油气运移的路径轨迹、发现新的隐蔽油藏和烃源岩等,因此生物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大大拓宽油气勘探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阳  金强  王浩  陈玉荣 《断块油气田》2011,18(3):326-329
生物气是特殊成因天然气,由于生成机理尚未明确,成因法难以准确预测其资源量.在对生物气成因类型和生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评价单元,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待发现生物气资源量预测的新方法,即应用截头移位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各评价单元待发现生物气藏的规模分布,然后构建三角分布函数预测待发现生物气藏数量,最后用Monte Carlo...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北部生物气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生物气资源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0%~20%,中国已发现了一些生物气田。文章统计了松辽盆地北部生物气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层位,针对主要分布生物气的3个地区进行地化特征对比,分析其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生物气主要分布在西部斜坡区的萨尔图油层和高台子油层、长垣-古龙地区的黑帝庙油层和朝长-王府的葡萄花油层以及扶余油层;各地区生物气组分和同位素特征有各自的特点;其成因主要有3种:①传统的甲烷生物气;②原油菌解生物气;③亚生物气。  相似文献   

8.
我国浅层生物气气藏的压力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气是有机物处于低温未成熟阶段,在厌氧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下产生的天然气,它与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形成的热解气的化学成分有着明显差异。“八五”后期,继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杭州湾地区发现生物气气藏之后,我国又在云南第三系的杨林、陆良、保山等盆地钻获商业性生物气气流,并获得了一定的储量。对国内已发现的生物气气藏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气藏压力系数绝大多数为0.9~1.1,属于常压气藏。常压特征形成机理,在于此类气藏地层具有相对开启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成岩作用弱,孔隙度、渗透率高,盖层的封盖能力相对较差,砂岩百分含量高);经受的地层温度低(40~69℃);构造作用弱(发育生物气气藏的新生代盆地被改造程度较低,基本保留了原始沉积盆地的状态);气藏高度小(圈闭高度与圈闭层埋深的比值一般为5%~6%,最大不到7%)。鉴于我国浅层生物气气藏的压力特征,钻探中不宜使用密度过高的钻井液,否则会造成对气层的污染,甚至破坏储集层。结合钻井安全系数的规定,在此类气藏钻探中,钻井液密度不应超过1.25。图1表1参16(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气-低熟气藏形成条件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根据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生物气-低熟气资源约占世界天然气资源的14.5%。生物气一低熟气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特点为:①气藏分布符合“源控论”,气藏距气源岩较近。②有机质以腐殖型为主并保存良好,时代新、沉降幅度较大并具还原水介质条件的沉积盆地有利于生物气形成,气候寒冷、水介质微成对有机质保存有利。③盆地内构造活动相对平静、盖层稳定发育、不整合面少的区块有利于形成生物气一低熟气气藏。④气藏有多种圈闭类型,以古隆起或同沉积构造最为有利。⑤三角洲滨海相、滨浅湖(海)相沉积生储盖层组合优越,有利于形成生物气一低熟气气藏。对比中国及世界的地质条件,推测中国的生物气一低熟气资源量约为6万亿m^2,是具重要价值的找气新领域。根据中国4个生物气低熟气气田的勘探实例,认为中国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生成生物气低熟气资源潜力巨大,应加强相应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生物降解成因气及其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具有与北美盛产生物气的白垩纪诸盆地最为接近的地质条件,无论维度上还是源岩质量均可以进行类比。目前,松辽盆地已探明17个具生物气特征的气藏:干燥系数大(C1/ΣC1+大于0.95);甲烷稳定碳同位素较轻(δ13C1分布在-60‰~-50‰)。因此,对这个地区的生物气潜力一直给与了极大的期望,这些气藏的赋存条件研究也成了找寻该区生物气聚集的主要立足点。然而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目前探明的"生物气藏"以次生型生物改造气藏为主,是热成因油气遭受生物降解产生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热成因甲烷混合而成。主要证据如下:①生物降解导致异构烷烃含量增加、丙烷含量明显减少;②湿气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具有生物降解痕迹;③天然气中氮气含量越高,反映生物活动有关的特征越明显;④生物气藏伴生液态烃均发生过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降解程度、保存条件以及后期热成因天然气有否补充是造成生物降解气特征复杂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尚未探明原生型生物气的赋存,主要原因是松辽盆地自晚白垩纪-古近纪以来长期处于抬升降温状态,不利于原生生物气的持续形成,更加不利于构造部位原生生物气的保存;只有在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区块发育的岩性圈闭中,才可能有原生生物气藏的赋存。最后,总结了次生生物气藏的判别方法和标志,以为同类地区浅层生物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2.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3.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4.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5.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6.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7.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8.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19.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20.
GAS AND PO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